新浪财经

尴尬!英媒探访援乌“挑战者2”主战坦克在乌军中高光时刻,却目睹其陷入泥潭

环球网

关注

作为援助乌克兰最积极的国家之一,英国率先提供“挑战者2”主战坦克,它也因此成为乌军获得的第一种西方先进坦克。但在俄乌双方的战报上,这种坦克却几乎看不到踪迹。英国媒体近日探访装备“挑战者2”坦克的乌军部队时才发现了真相——这玩意在乌克兰实在是不好用啊……

英国《太阳报》11日报道称,重达64吨的英国“挑战者2”主战坦克时常陷入乌克兰肥沃松软的黑土里,这已经成为该坦克在乌克兰面临的头号问题。该报记者原本是想去探访“挑战者2”坦克在乌军中的高光时刻,没有想到的是,这种重型坦克却在训练场上现场展示了“沉底”的尴尬场景。从视频中可以看到,英国记者原本登上一辆乌军的“挑战者2”坦克炮塔上进行现场报导,结果它直接陷入泥地里无法脱身,尽管坦克乘员全力开启油门试图提供更多的动力,但仍然没有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坦克在泥潭里陷得越来越深,整个底盘几乎都被淹没了。

总之,英国记者眼睁睁地目睹了这辆坦克陷入泥潭的全过程……

报道承认,“挑战者2”过于沉重的车体已经成为它在乌克兰发挥作用的最大障碍。乌克兰肥沃的黑土蕴含着大量的有机物,具有显著的保水能力。当暴雨侵袭时,黑土可以容纳大量的水份,转而变成令人生畏的泥地。而乌克兰黑土还富含黏土成分,反过来又降低了土壤的渗透性,导致积水向下排出的速度十分缓慢,进一步加剧了地面的积水和泥泞。事实上,不仅是“挑战者2”,西方提供的其他主战坦克,包括美国的M1A1和德国的“豹2”系列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它们的重量普遍在55吨以上,非常不适应泥泞的乌克兰土地。

应该说,如果西方援助乌克兰坦克的时候略微回顾一下历史,就应该看到过类似情况——二战期间,德国“虎”式重型坦克在东线不止一次遭遇过这样的困境。而苏联/俄罗斯汲取了这些经验教训,俄军当前装备的各型主战坦克重量通常在45吨以下,而且采用了宽大的履带,因此能够在泥泞的乌克兰野外保持一定的机动能力。

更糟糕的是,乌军原有的装甲抢救车辆都是为俄式坦克而研制的,牵引力有限,无法拖动沉重的西方主战坦克,这使得一旦西方主战坦克在前线遭到损伤或受困时,想要将它们及时拖离变得非常困难。而西方向乌克兰提供的各种装备中,缺乏配套的装甲抢救车辆。外界热衷于讨论乌克兰获得了多少主战装备,却经常忽视了它们需要各种配套设施才能充分发挥作用。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例如西方同样忽视了提供扫雷和装甲工程车辆,使得乌军长时间无法突破俄军用地雷和工事修建的坚固防线。

报道还提到,西方坦克过于沉重,使得它们穿过乌克兰桥梁也变得困难。乌克兰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大都是按照苏联时代的标准修建,是为了承受俄式坦克的重量而设计的,无法承受西方坦克的重量。这也导致了乌军这些重型装甲车辆的战场机动性大打折扣。

但话又说回来,设计于冷战时期的西方主战坦克是为在西欧大平原上对抗苏联的钢铁洪流,原先就没有考虑过需要在泥泞的东欧原野上作战,实在不能责怪它们不适应乌克兰战场。只是乌克兰当前严重缺乏重型装备的状况,哪里还顾得上东挑西选呢?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建议汽车行业从注重规模增长向注重规模和效益双提升转变】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3月29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表示,过去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增大、内部挑战增多等复杂严峻形势,汽车行业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推动产业发展取得一系列新成绩。但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建议行业企业重点把握好4个转变:汽车行业企业应从注重规模增长向注重规模和效益双提升转变,以质为先,行稳致远,把竞争重点从拼价格转到提质量、优服务上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应用技术创新向底层技术创新转变,强化产学研协同,加快突破电化学操作系统等底层技术,力争取得更多原创成果;从汽车产业向多产业融合转变,发挥汽车产业的带动效应,加快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深度融合,实现相互赋能协同发展;从单纯出售产品向提升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转变,延伸价值链微笑曲线,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让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上证报)

【缅甸强震遇难人数升至1007人】据缅甸国管委新闻信息组29日下午公布的最新数据,28日发生的强烈地震已造成该国所有受灾地区1007人死亡、2389人受伤,另有30人失踪。根据缅甸国家管委会新闻组29日的通报,强震造成曼德勒地区1591栋房屋、670座寺庙、60所学校、3座桥梁和290座佛塔被损毁,随着灾情统计的细化,基础设施的受损数据有可能进一步增加。(央视新闻)

【奥动新能源联席董事长:电动车“换电”将成风光能储能支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于3月28日至3月30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夯实电动化 推进智能化 实现高质量发展”。奥动新能源联席董事长张建平表示:“未来的新兴电力系统,煤是一定会去掉的,光风都是间接电源,间接+储能才是优质电源,所以一定是风光储,换电将来就成为这个行业的储能式支柱,换电是桥梁。”(新浪科技)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建议汽车行业从注重规模增长向注重规模和效益双提升转变】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3月29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表示,过去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增大、内部挑战增多等复杂严峻形势,汽车行业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推动产业发展取得一系列新成绩。但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建议行业企业重点把握好4个转变:汽车行业企业应从注重规模增长向注重规模和效益双提升转变,以质为先,行稳致远,把竞争重点从拼价格转到提质量、优服务上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应用技术创新向底层技术创新转变,强化产学研协同,加快突破电化学操作系统等底层技术,力争取得更多原创成果;从汽车产业向多产业融合转变,发挥汽车产业的带动效应,加快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深度融合,实现相互赋能协同发展;从单纯出售产品向提升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转变,延伸价值链微笑曲线,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让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上证报)

【缅甸强震遇难人数升至1007人】据缅甸国管委新闻信息组29日下午公布的最新数据,28日发生的强烈地震已造成该国所有受灾地区1007人死亡、2389人受伤,另有30人失踪。根据缅甸国家管委会新闻组29日的通报,强震造成曼德勒地区1591栋房屋、670座寺庙、60所学校、3座桥梁和290座佛塔被损毁,随着灾情统计的细化,基础设施的受损数据有可能进一步增加。(央视新闻)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