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养生 祛风除湿 还看茯苓

新民晚报新民网

关注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这个时节气温回升、降水增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早晚温差大,寒湿之邪较易困阻于脾,可能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徐熠说,此时节养生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中药中有这样一味药,它被誉为“祛湿圣药”——茯苓。

茯苓是一种十分常见且营养价值较高的中药,民间素有“一两茯苓一两金”的说法,宋代文人黄庭坚也曾诗咏茯苓:“汤泛冰瓷一坐春,长松林下得灵根。吉祥老子亲拈出,个个教成百岁人。”

徐熠介绍,茯苓是一种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块状,小者如拳,大的能到数斤,“外皮黑而细皱,内坚白”。茯苓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对于茯苓的食用方法,大家较熟悉的是茯苓饼、茯苓糕等点心。徐熠表示,确有湿气的人,可以用茯苓煮水代茶饮,或者茯苓研末冲服;如果体质偏寒湿,可配合生姜同煮;如果体质偏湿热,可搭配薏苡仁共用。

此外,经常出现胃肠不适的人群,可以将茯苓、莲子、山药和芡实煲汤食用。

“茯苓为渗湿之品,‘补少利多’,所以不宜长期、大量服用。”徐熠提醒,“茯苓中淀粉含量较高,糖尿病人群需要严格控制摄入量。”

本报记者 郜阳

茯苓

味甘性平,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等功效。茯苓能“利小便”,通过渗利小便将水湿之气祛除体外。现代研究发现茯苓含茯苓多糖、三萜类及麦角甾醇、卵磷酸、胆碱、组氨酸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抗衰老等药理作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