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四川广安:山区农民“鞭打春牛”,开犁了!|新春走基层

封面新闻

关注

四川广安:山区农民“鞭打春牛”,开犁了!|新春走基层

01:24

韩云政 封面新闻记者 汪仁洪

“第一鞭风调雨顺、第二鞭五谷丰登、第三鞭六畜兴旺,开犁了……”2月4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立春。当天,四川广安华蓥市阳和镇蔡家湾村村民余兴孝,在吆喝声中,赶着一头戴大红花的健壮耕牛翻耕冬水田。在广安山区,至今还保留着立春日“鞭打春牛”的民俗,祈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牵牛。 摄影 汪仁洪

春牛戴上红花犁田

上午,穿着下水裤的余兴孝等村民,牵着耕牛、扛着犁铧、拿着鞭子往自家的冬水田赶去。鞭子就是一根带竹叶的小竹竿。犁铧和鞭子上都扎着红绸子。

冬水田水盈盈。经过一个冬天的浸泡,水中稻桩已经变成肥料,露出水面的还在寒风中坚挺。“翻耕冬水田,将水面稻桩压在泥里,让它们变成肥料,可以大大增加水田肥力。”余兴孝说。

阳和镇蔡家湾村位于华蓥山山区,翻耕冬水田,主要靠耕牛。牵着牛走过几根田坎,到达自家的冬水田。余兴孝把耕牛赶下田,然后拿出一段红绸子,在牛头上扎了一朵大红花,再戴上架挡、扣上犁铧。余兴孝挥舞着鞭子在耕牛背上轻轻打三下,并吆喝起来:“第一鞭风调雨顺、第二鞭五谷丰登、第三鞭六畜兴旺,开犁了……”

休整了一个冬天的耕牛,满血复活。在余兴孝的号令下,一个劲儿翻耕水田,泥土也随着犁铧不停翻滚。

戴花。 摄影 汪仁洪

“破田开犁,寓意是‘破田有喜’,戴大红花、扎红绸子,以示丰收的兆头。”余兴孝说,村里“鞭打春牛”的民俗保留至今。

鞭牛。 摄影 韩云政

“鞭打春牛”的变与不变

“鞭打春牛”始于先秦时期,盛行于唐、宋两代,成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主要流行于汉族、侗族和满族等多个民族中。“鞭打春牛”这个习俗在立春日或春节期间举行。

“鞭打春牛”民俗有个演变过程。最初是鞭打“土牛”(泥土塑造的耕牛)。过了许多年,“土牛”换成“纸牛”(纸糊的牛)。又过了许多年,“纸春牛”又换成了“真春牛”。立春这天,人们把牛牵到田里,抽个响鞭,牛走了,犁动了,名副其实的开始春耕了。

开犁。 摄影 韩云政

鞭打“真春牛”的打法,各地不尽相同。“‘鞭子’做法各有特色。”华蓥市庆华镇左家坪村老农民陈友华告诉记者,有的地方用红鞭子打春牛,有的地方用绿鞭子。

“在小竹竿上拴或者缠红绸子、红布,就是红鞭,拴或者缠绿绸子、绿布,就是绿鞭。并且鞭打春牛时,也不是使劲鞭打。”陈友华说,现在立春了,春耕生产陆续开始,种子、薄膜、肥料、农药都可以准备了,春种春管也不能闲了,希望牛儿越长越壮实。

无论“鞭打春牛”民俗在各地有什么变化,但这一点不会改变: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美好期盼。

【官方通报沈阳2名消防员因公牺牲】据沈阳消防通报:2025年4月2日17时许,沈阳市铁西区建设东路29号一综合楼发生火灾。接到报警后,沈阳市消防救援支队立即调派力量前往处置,安全营救出41名被困群众。在内攻搜救人员时,腾飞二街消防救援站站长王勋、班长宋思玉遇火情突变,被困火场,救出后立即送医救治,因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缅甸地震已致5名中国公民遇难】来自中国驻缅甸使馆的消息,截至北京时间4月4日上午11点,在缅甸地震中,中国公民已有5人遇难,13人受伤。(央视新闻)

日本首相石破茂:无论韩国新一届大选结果如何,两国合作将是日本的首要任务。

【官方通报沈阳2名消防员因公牺牲】据沈阳消防通报:2025年4月2日17时许,沈阳市铁西区建设东路29号一综合楼发生火灾。接到报警后,沈阳市消防救援支队立即调派力量前往处置,安全营救出41名被困群众。在内攻搜救人员时,腾飞二街消防救援站站长王勋、班长宋思玉遇火情突变,被困火场,救出后立即送医救治,因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缅甸地震已致5名中国公民遇难】来自中国驻缅甸使馆的消息,截至北京时间4月4日上午11点,在缅甸地震中,中国公民已有5人遇难,13人受伤。(央视新闻)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