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动能推动广西经济总体恢复向好

中国经济网

关注

转自: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1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了2023年全区经济数据。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全区生产总值27202.3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1%。就如何看待2023年广西宏观经济数据,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广西有关部门。

“2023年,全区经济发展韧性增强,结构继续调整优化,新动能加快释放,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综合处处长黄保荣说。

从供给端看,新产业新动能加快成长。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增速比上年加快2.4个百分点,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33.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3%,占规上工业比重为6.5%,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工业自动调节仪表与控制系统、智能手表、集成电路、城市轨道车辆等产量增长较快,分别增长4.9倍、93.7%、24.2%、19.9%和39.8%。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加快形成,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比上年增长15.5倍。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增长7.1%,光伏玻璃产能跃居全国前列,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产量增长47.3%。1-11月,规上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9.4%,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倍。

从需求端看,需求结构持续优化。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38.7%,比上年提高6.0个百分点。能源转型提速发展,风力发电项目完成投资增长66.8%,太阳能发电项目投资增长20.8%。文旅消费增长亮眼,全年全区接待国内游客比上年增长1.4倍,比2019年增长33.9%。外贸运行实现扩规模优结构,“新三样”产品(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出口额首次突破150亿元,达155.7亿元,比上年增长1.9倍,“桂品出海”等经贸活动持续开展,广西特色产品柑橘、螺蛳粉、六堡茶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0.8%、47.1%、25.8%。

从效益端看,企业效益和居民收入实现增长。1-11月,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4.9%,增速位居全国前列。规上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3.1%,10个门类行业均实现盈利。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7%,高于GDP增速。

从民生领域看,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9.90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1.8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55万人,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全年民生领域财政支出4848.8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9.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下降0.2%,重要民生商品价格总体平稳。

对于广西2024年经济形势,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处副处长那鹏认为,国家及自治区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不断发力显效,经济逐渐复苏回暖,广西2024年经济发展韧性足、潜力大、预期好。

从产业新动能上看,工业振兴三年行动顺利收官,工业投资总量三年超万亿元,年均增长17.5%,新建项目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50%,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万家,工业经营主体突破11万家,新增冶金、有色、食品3个产值3000亿元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30%。2023年广西推进486个“双百双新”和1028个“千企技改”项目,千亿元、五百亿元、百亿元产值园区分别达到4家、6家和50家。同时,随着新材料、智能制造、高端家居等一批延链补链重大工业项目落户,将对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起到强有力的支撑。

从发展后劲上看,2023年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完成投资5285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488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5.2%,新签约项目投资总额同比增长19.3%。新引进“四类500强”、专精特新等强优企业235家,开工10亿元以上项目85个,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平陆运河主体工程全线动工建设,黄桶至百色铁路实现开工,贵南高铁等一批项目竣工开通,全面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在全国率先实现所有行政村“双千兆”网络覆盖等,将为广西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此外,随着中越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随着国家支持广西加快建设沿边临港产业园区、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平陆运河和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等重大项目,随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落地,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也都将推动广西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那鹏说。

当前,广西经济仍处在消除疫情影响的恢复期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有效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经济恢复基础仍需加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要早谋划抓落实,推动一季度经济实现良好开局,要聚焦工业振兴,推动工业经济提质扩量;强化项目支撑,着力挖掘有效投资增量;激发消费潜能,促进服务业提质发展;加快新动能培育,着力增强发展后劲。”黄保荣说。

【均胜电子再获知名自主品牌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域控订单】 近日,均胜电子在智能辅助驾驶领域再获突破,将为某知名自主品牌车企多款车型,提供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解决方案。目前,均胜电子已经开发了基于不同芯片平台的从L1到L4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包括前视一体机、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舱驾一体化方案、中央计算单元等。

【深圳市将加快布局脑机接口等领域】5月15日,深圳市政协召开“政情通报会”(第十五期),邀请市科技创新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要负责同志通报相关情况。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副局长邵钢在通报深圳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关情况时,总结了深圳打造四大科创战略平台等九个方面的做法,以及下一步我市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硬核力”、产业体系“竞争力”的举措。如在发挥深圳企业科创优势方面,我市将60%以上的财政科技资金投向企业需求,推动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全社会研发投入实现两位数增长,多措并举助力企业在牵头或参与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中取得突破。在助力国家抢滩科技产业革命风口方面,我市将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机器人,实现从语言革命到生产力革命,同时推动低空和空天产业发展,重构三维城市空间。此外,我市将立足未来五年的颠覆性技术浪潮,加快布局脑机接口、量子科技、可控核聚变等领域,为国家科技创新输出更多深圳智慧。

【阳光电源新设子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合肥阳光源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李晗,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阳光电源全资持股。

【均胜电子再获知名自主品牌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域控订单】 近日,均胜电子在智能辅助驾驶领域再获突破,将为某知名自主品牌车企多款车型,提供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解决方案。目前,均胜电子已经开发了基于不同芯片平台的从L1到L4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包括前视一体机、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舱驾一体化方案、中央计算单元等。

【深圳市将加快布局脑机接口等领域】5月15日,深圳市政协召开“政情通报会”(第十五期),邀请市科技创新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要负责同志通报相关情况。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副局长邵钢在通报深圳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关情况时,总结了深圳打造四大科创战略平台等九个方面的做法,以及下一步我市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硬核力”、产业体系“竞争力”的举措。如在发挥深圳企业科创优势方面,我市将60%以上的财政科技资金投向企业需求,推动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全社会研发投入实现两位数增长,多措并举助力企业在牵头或参与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中取得突破。在助力国家抢滩科技产业革命风口方面,我市将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机器人,实现从语言革命到生产力革命,同时推动低空和空天产业发展,重构三维城市空间。此外,我市将立足未来五年的颠覆性技术浪潮,加快布局脑机接口、量子科技、可控核聚变等领域,为国家科技创新输出更多深圳智慧。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