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小土豆”涌入冰城,带来了什么?

中国甘肃网
最近,很多人的社交媒体被在哈尔滨玩雪的“南方小土豆”刷屏,由此也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哈尔滨旅游热。而据统计,仅今年元旦假期三天哈尔滨旅游热度环比上涨240%,总收入达59.14亿元!这个现象级热点的成因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效应引发思考。
发掘地方特色,凝聚人民力量。由去年年末开始的哈尔滨旅游的走红,实际上发源于一个个人社交账号发布的短视频。原博主通过对自身旅游经历的分享,以其诙谐的语言,让在哈尔滨旅游的南方年轻人以“南方小土豆”的身份火遍全网。随之,全国各地的网友也纷纷表示想要去一趟哈尔滨一探究竟。还有的网友便化身智囊团,积极为当地文旅局出谋划策,分享出珍藏的小众旅游景点和不走寻常路的旅游攻略。除了经典的历史名人和先天的自然风光,后天形成的网红打卡地、别具一格的玩乐项目以及以往“不足为外人道也”的民俗烟火气都成为了吸引外地游客的有力手段。众人拾柴火焰高,群众自发性的“吆喝”宣传激发了旅游开发的更多可能性,旅游地相关的正面宣传报道也同样增强了群众的文化自信。
搞好基础建设,做足揽客底气。打铁也须自身硬,一方面现今更多的“宝藏旅游地”的发掘要依靠网络“叫卖”和数字信息散播的快捷性;另一方面,便捷的交通条件,良好的食宿环境等硬件条件也成为影响能否将网络热点由“点”扩展成“面”的重要因素之一。哈尔滨文旅局能抓住此次机遇,放大本地旅游业优势,实现旅游业营效的飞升,除了对网络热点的及时追踪,更离不开背后成熟旅游服务链的支持保障。独特多样的旅游项目体系,完善的高铁、飞机、大巴交通
接驳网络,无不在为哈尔滨旅游的持续发热提供强劲动力。若有后来者想要效仿哈尔滨的成功之路,必要看到打好基础建设这块地基的重要性,保有可持续发展的远见,做足揽客留客的底气,别让一时的热度只化为短暂的热闹。
春节将近,相信全国各地的文旅局都在严阵以待,想要抓住热点和机遇加以造势,为地区旅游业引流。在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网络热词被创造出来,下一个红的会是”湖南小辣椒“、“新疆大红枣”还是“青海老牦牛”?这些我们都尚未可知。我们唯一能探察到的是现今全国旅游业发展势头向好,未来也可能影响带动各行各业经济复苏。“南方小土豆”的到来不仅仅给哈尔滨旅游业带来了生机,也给全国各行各业重振旗鼓带来了新的希望。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