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复盘2023 | 胶原蛋白“钱景”广阔,入局者众多但商业化受限

新经济IPO

关注

2023年已画上句号,复盘来看,这一年尽管医美行业面临挑战,但胶原蛋白领域却逆势而上。在过去一年里,巨子生物和锦波生物的业绩和股价均取得显著增长,一级市场对胶原蛋白的关注度也持续升温。

此外,欧莱雅等国际巨头也纷纷涉足胶原蛋白领域,进一步推动了这一市场的繁荣。从资本市场到产业端,胶原蛋白的热度不减,前景可期。

不过,要将一种生物成分大规模应用在医疗、医美消费领域,安全性、量产、成本等各方面因素都需要综合考虑。而量产、成本等供给端的限制,极大地限制了胶原蛋白的商业化。

入局者众多

胶原蛋白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生物高分子,它在动物结缔组织中占据核心地位,同时也是哺乳动物体内含量丰富、分布广泛的功能性蛋白。它占据了蛋白质总量的25%至30%,在某些生物体中甚至高达80%以上。

随着合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胶原蛋白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突破与进步。作为一种新型的胶原蛋白材料,重组胶原蛋白展现出更加优越应用前景。尤其在医美端,胶原蛋白正中爱美者痛点,比如其具备美白、改善肤质等效果,能满足求美者从单一的填充塑形需求发展为美白、抗衰、紧致等多元需求。这让胶原蛋白在国内医美行业中掀起了一股热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

从上市公司来看,已有10余家企业布局胶原蛋白,包括巨子生物、锦波生物、创尔生物、敷尔佳等。其中,巨子生物是国内最早对重组胶原蛋白展开研究的公司,并于2011年推出了全国首个用于医疗器械的重组胶原蛋白产品。2023年上半年,巨子生物营收、利润均实现高增长,双十一可复美系列销售额更是爆炸。

而锦波生物于2023年7月份上市后,已成为十足的大牛股。截至12月28日收盘,锦波生物报收251.50元/股,相较于今年7月份在北交所上市时的发行价112.6元/股,总市值已然翻番,期间公司股价还一度冲破300元/股。

业绩层面来看,锦波生物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17亿元,同比增长105.6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92亿元,同比暴增173.75%。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01亿元,同比增长106.4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284.27万元,同比增长168.75%。

创尔生物业绩增势也表现喜人,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12亿元,同比增长24.47%;前三季度净利润为334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58.50%。

除上述主要参与者外,不同角色的企业也争相入局。2022年,华熙生物斥资2.33亿元收购了北京益而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51%的股权,正式进军胶原蛋白产业。与此同时,欧莱雅推出了胶原蛋白产品。

丸美生物、江苏吴中、未名拾光、美神生物等一批公司也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快速加入这一市场。不仅是二级市场,一级市场也在追逐胶原蛋白明星公司,包括创健医疗、聚源生物、东万生物都完成了融资。

众多企业入局胶原蛋白领域,已经印证了胶原蛋白市场的火爆程度。但实际上,胶原蛋白的潜力远未得到释放。根据锦波生物半年报预计,2027年胶原蛋白市场规模能够达到1738亿元。因此,众多企业纷纷布局,希望抢滩蓝海市场。

“钱景”广阔

从市场规模看,胶原蛋白市场在2023年整体表现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根据YH市场研究报告,全球胶原蛋白市场销售额在2023年达到了126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8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5.5%(2024-2030)。欧洲是第一大市场,约占34%的市场份额,其次是北美,约占24%的市场份额。

在胶原蛋白市场的快速增长中,中国市场表现尤为突出。2023年中国胶原蛋白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88.2亿元,显示出强大的市场潜力。主要得益于医美、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生物科技的不断突破。

在技术方面,重组胶原蛋白在专业皮肤护理领域的应用增长迅速,其零售额复合增速在2017-2021年间达到了67.5%,超过动物源性胶原蛋白、透明质酸和植物活性成分,成为增速最快的专业皮肤护理材料。这表明在技术和研发投入方面,研发实力强、有核心技术且资金相对充足的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此外,医疗健康领域是未来胶原蛋白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板块。到2027年,医疗健康领域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11.17亿美元。同时,中国胶原蛋白的市场规模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15.76亿美元,约占全球市场的6.96%。

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重组胶原蛋白行业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难以实现量产就是其中最致命的。

难以量产

要将一种生物成分大规模应用在医疗/医美消费领域,安全性、量产、成本等各方面因素都需要综合考虑。而量产、成本等供给端的限制,极大限制了胶原蛋白的商业化。

80多年前,玻尿酸被发现于牛眼玻璃体中,但由于提取困难,其研究与应用发展缓慢。动物组织提取法存在诸多问题,如原料有限、工艺复杂、质量低、成本高、产能有限且污染环境,导致玻尿酸量产受限。上世纪70年代,技术限制使得从200多公斤鸡冠中仅能提取1公斤透明质酸,医用级透明质酸价格高达10万美元/kg。

80年代,日本采用微生物发酵法成功生产玻尿酸,成本大幅降低。这一突破也带动了国内玻尿酸行业的发展。山东省药科院实现了生物技术生产透明质酸钠及药物制剂的科技攻关,并实现了玻尿酸的量产。到2018年,华熙生物注射级透明质酸原料销售价格为11.38万元/kg,生产成本约1.02万元/kg。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玻尿酸在医美市场逐渐崭露头角,并被广泛应用。从天然提取到微生物发酵生产,再到量产并在医美领域的应用,玻尿酸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科技与产业结合的巨大潜力。

但时隔这么多年,胶原蛋白的量产还在路上。

胶原蛋白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分子,从制备方法来看,全球范围内,由于具备工艺成熟、提取制备的胶原活性强等优势,动物组织胶原提取技术仍为主流胶原制备技术。其生产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包括提取、纯化、结晶等。这些步骤都需要精细的操作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因此生产成本较高。

另外,胶原蛋白的生产还受到原材料的限制。所谓动物组织胶原提取,是指通过对鱼、鸟、牛、猪等动物组织去杂质、溶解、分离提纯,然后提取胶原蛋白。这样获得的胶原能保持完整的三螺旋结构,生物活性较强,但有可能携带可传播的疾病,同时也可能产生异种或异体排斥反应。

目前看,这一制备技术的难点,在于如何降低动物源性材料的病毒风险、提高纯度、降低成本。根据华创证券,奥精医疗牛胶原采购成本为14万元/kg,而双美注射针剂生产成本则高达 200万元/kg,远远高于玻尿酸成本。

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动物福利问题的关注,一些生产商也开始寻求更环保、更人道的原材料来源,这也增加了生产成本。此外,胶原蛋白的生产还需要大量的研发和生产设备投入。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生产商需要不断更新设备和技术,这也会增加生产成本。

除了原料规模化生产尚未取得突破,分子结构差异导致胶原人工合成壁垒更高,交联技术尚不成熟、成本高效期却短,这些也是困扰胶原蛋白更进一步的难题。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胶原蛋白的生产成本一直较高,难以实现量产。据悉,当前国内胶原蛋白原料价格高达 20-40 万元/千克。这导致了市场上胶原蛋白产品的价格较高,难以满足大规模应用的需求。

某种程度上,直到现在,胶原蛋白的量产路径仍较模糊,如何提纯、大规模稳定地生产,将产量放大至公斤级甚至吨级,还是待解之谜。

未来趋势

因此,尽管胶原蛋白一致被认为是第二个“玻尿酸”,未来有望接替玻尿酸成为市场新的宠儿,然而胶原蛋白本身尚存的待解之谜令其备受困扰。

红塔证券研究所”研究显示,与玻尿酸注射剂相比,目前胶原蛋白植入剂的劣势在于价格和维持时间,导致市场难以完全打开。

胶原蛋白植入剂的价格劣势主要体现在获批品牌较少,且产能有限、价格较高。维持时间方面,胶原蛋白单次注射维持时间一般在3-12个月,玻尿酸注射的维持时间一般在6-12个月,长效玻尿酸维持时间可达2年以上。胶原蛋白植入剂效期短主要系当前交联技术尚不成熟。

不过,目前我国胶原蛋白针剂产品较少,赛道并不拥挤,重组胶原蛋白针剂为蓝海市场。这意味着后来者依然有机会颠覆行业。

随着布局者的增多,企业对未来的规划需要更加深思熟虑。目前,可以看到几个明显的趋势正在形成。

首先,销售渠道正在经历一场变革。以巨子生物为例,最初他们的功效护肤产品主要进入公立医院的皮肤科和整形科等场所进行销售。然而,近年来由于竞争的加剧,他们开始将重心转向了个人消费者市场,并且这种转变的力度正在逐渐加强。

其次,产品领域也在发生变化。虽然巨子生物的拳头产品仍然集中在功效护肤和二类器械等领域,但这已经不再是未来的主流趋势。相反,注射剂市场由于其更高的进入壁垒、定价和利润空间,正成为企业竞相争夺的目标。

此外,应用场景也在发生改变。福瑞达推出的胶原蛋白产品珂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瞄准了一个相对较小的市场——术前术后护理市场。福瑞达高级产品经理刘璇在珂谧品牌的发布会上表示,他们将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提供科学的轻医美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方案,并快速布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矩阵,以打造一种全新的轻医美护理新方式。

最后,产品类别也在发生演变。虽然市面上仍然有许多III型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的产品,但企业们已经开始在差异化布局方面展开竞赛。一些企业已经开始研发II型和XVII型重组胶原蛋白等新型产品。

虽然国内胶原蛋白产业体量庞大,发展迅速,但发展质量层次不高,市场并没有完全细分。作为一个复合型产业,胶原蛋白产业包含多个产业环节和链条,完善产业链对营造可持续发展的胶原蛋白产业至关重要。而降低胶原蛋白生产成本、扩大产能,已成为胶原蛋白市场亟需攻破的壁垒。

克里姆林宫:目前谈论俄罗斯未来是否会参与会谈还为时过早。我们不知道乌克兰谈判代表是否会出现,以及会谈的进展情况如何。

【春晖智控:春晖仪表终止挂牌获批】 春晖智控公告,公司参股的浙江春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终止挂牌已于2025年5月16日生效。春晖仪表目前正在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终止挂牌手续,其股票自2025年5月16日起终止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持有春晖仪表股份1602.33万股,占春晖仪表总股本的38.69%。春晖仪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终止挂牌不会影响其正常业务的开展,亦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客户办理业务期间离世!刚刚,农行公布事件时间线】 近日,有网友发布消息称,其姑妈被家人用轮椅抬至农行株洲田心支行取钱用于看病,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姑妈不幸离世。期间客户亲属提出要求上门办理,但农行拒绝。 对此,农行株洲分行副行长许君接受采访,称事情发生后,分行第一时间开展善后处置,做好家属沟通,并配合公安调阅监控资料。经初步调查得知,5月14日下午,客户彭女士(62岁)的大女儿陈某带着彭女士的定期一本通及两人身份证到柜台支取定期存款,连续三次输入密码错误后,陈某表示会带彭女士本人来网点办理业务,但并未和工作人员说明彭女士的身体情况。 16点09分,彭女士大女儿陈某、小女婿推客户本人到达网点,我行员工发现彭女士双目紧闭,状态不佳,与其沟通也无应答。网点立即引导客户到柜台绿色通道,启动特殊流程,并告知陈某这种情况其实可上门服务。内勤行长表示在客户处于急救紧急状态时,也可以直接将钱打到医院进行救治,陈某现场未表态。 16点36分,家属表示已不打算送老人去医院,要求直接支取存款用于办理后事。内勤行长再次告知可以由大女儿陈某留下办理,要小女婿带老人先回去休息,客户还是予以拒绝。 在等候过程中,亲属发现彭女士状态不佳,拨打120急救,后抢救无效离世。 对于此事的发生,农行株洲分行深表遗憾,向逝者致以哀悼。农行正在配合公安调查事件发生全过程,并将协助家属做好善后事宜。下一步,株洲分行将持续优化金融服务,不断提升客户体验。 (极目新闻)

克里姆林宫:目前谈论俄罗斯未来是否会参与会谈还为时过早。我们不知道乌克兰谈判代表是否会出现,以及会谈的进展情况如何。

【春晖智控:春晖仪表终止挂牌获批】 春晖智控公告,公司参股的浙江春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终止挂牌已于2025年5月16日生效。春晖仪表目前正在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终止挂牌手续,其股票自2025年5月16日起终止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持有春晖仪表股份1602.33万股,占春晖仪表总股本的38.69%。春晖仪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终止挂牌不会影响其正常业务的开展,亦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