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蜜雪冰城冲击IPO风险大 美团、高瓴坐不住了

市场资讯

关注

原标题:蜜雪冰城的VC坐不住了 

文章来源:金角财经

随着蜜雪冰城再度冲击上市,新茶饮赛道又一次被放到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

1月2日,在A股上市事项迟迟没有实质性进展后,成立26年、主打现制低价茶饮的蜜雪冰城转战港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蜜雪冰城可谓是新茶饮赛道的巨无霸。截至2023年9月30日,它旗下各品牌门店合计超过3.6万家,实现出杯量约58亿杯。以门店数、出杯量为口径,蜜雪冰城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现制饮品企业。

不过,随着新茶饮赛道内卷日益严重,在2022年后,蜜雪冰城营收和净利润都出现明显的增长瓶颈,门店数据更陷入了“一边疯狂开店,一边大量关店”的尴尬局面。

同时,随着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资本市场也开始用脚看衰茶饮品牌。截至2024年1月3日,与蜜雪冰城同属新茶饮赛道的奈雪的茶股价收3.13港元,相比去年高位已经跌超6成,距离上市初期的股价更是跌超8成。

这意味着,蜜雪冰城在冲击IPO过程中,除了要面对最后能不能上的问题,还要面对在资本市场看衰的背景下,上市后股价会否出现大幅波动甚至破发的风险。

上市时间点欠佳

蜜雪冰城的融资进程一直备受市场关注。

早在2020年12月,蜜雪冰城就完成过一轮融资,彼时引入了美团龙珠旗下龙珠美城、高瓴资本旗下高瓴蕴祺、CPE源峰旗下天津磐雪三家机构,分别持股4.00%、4.00%、2.00%,对应投资额分别为9.33亿元、9.33亿元、4.67亿元。以此计算,该轮融资后蜜雪冰城估值为233.33亿元。

随后,蜜雪冰城开始筹划A股上市。2022年9月22日,据中国证监会披露,蜜雪冰城拟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不过,到了2023年,A股上市风口收紧,政策偏向于让更多有资金需求的科技企业上市,而对连锁经营的消费类企业则变得严格,后者被划入“不鼓励上市”之列,蜜雪冰城的A股上市事项也不了了之。

无奈之下,蜜雪冰城被迫于近期转战港股IPO,由美银、高盛和瑞银集团作为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蜜雪冰城上市募资主要用途为产能扩张、改造和扩建现有设施、提升物流系统的灵活度和效率以及海外业务扩张;其次将用于品牌的IP建设和全渠道市场推广;此外,所募资金也计划用于加强各个业务环节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能力。

对于蜜雪冰城在近年着急上市,有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拓展下沉市场还是海外市场,茶饮品牌都需要充足的资金来支持扩张计划;除此之外,完备的供应链建设、市场竞争的压力、新产品的开发和迭代都需要大量的资金。

不过,蜜雪冰城选择此刻冲击IPO,可能并非处于一个好时机。

根据目前资本市场的情况看,众多新消费概念股在上市后的表现并不理想,包括新茶饮在内的新消费泡沫开始面临破灭风险。

截至2024年1月3日,与蜜雪冰城同属新茶饮赛道的奈雪的茶股价收3.13港元,相比去年高位已经跌超6成,距离上市初期的股价更是跌超8成。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月,奈雪的茶完成C轮1亿多美元的融资,领投方为亚洲知名PE机构太盟投资集团(PAG)。该轮融资后,奈雪的茶估值近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0亿元。

但按1月3日收盘价计算,奈雪的茶总市值只有50亿港元左右,显著低于上市前一级市场融资估值。

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相比几年前,对于新茶饮行业来说,二级市场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宏观经济增长迅速,大家对于未来的前景都很乐观,但现在投资人会更加关注企业的实际经营数据,信心也不比从前。

“如果茶饮品牌想做大营收,完全可以强迫加盟门店扩大采购,从而形成虚假业绩繁荣。”银河证券消费行业分析师尹晓飞说,由于茶饮品牌的营收来自内部采购,投资者很难获知门店对采购商品的消化情况。一旦茶饮品牌这样操作,不仅会损害加盟商利益,对品牌长期发展不利,也会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更有投资者根据招股书分析称,蜜雪冰城本身就是一个金融产品,通过收取加盟费、为加盟商提供产业链服务而获得利润。这种模式的风险点在于,投资者无法根据茶饮品牌的收入和利润,准确预估企业未来发展的情况。

一边疯狂开店,一边大量关店

蜜雪冰城业绩高增长背后,是门店数量的快速增长。

根据招股书数据显示,2021-2022年底和2023年前三季度末,蜜雪冰城加盟商门店数分别为19954、28929和36093家;意味着2022年净新增了近9000家,2023年前三季度净新增约7000家。

但尴尬的是,蜜雪冰城加盟商门店数在快速增加同时,关店数也开始大幅增加。

2021-2022年和2023年前三季度,蜜雪冰城加盟商门店关店数分别为577家、696家和856家。

其中,蜜雪冰城要求关闭的门店数量分别为371家、432家和453家;加盟商自行关店的门店数为206家、264家和403家。加盟商自行关店门店数增加明显。

同时,蜜雪冰城加盟商数量也有所变化。2021-2022年和2023年前三季度,蜜雪冰城新增加盟商数量为3856人、4559人和3448人,同期减少的加盟商数量为438人、718人和792人。

这意味着,蜜雪冰城的新增加盟商数量在减少,而终止合作的却在增加。

长期以来,蜜雪冰城将“极致性价比”作为卖点,主打5-10元的现制饮品。至此,旗下包括奶茶连锁“蜜雪冰城”和大众咖啡品牌“幸运咖”以广袤的三四线城市为基本盘,进行全方位的快速扩张。

其中,蜜雪冰城的加盟模式起到了关键作用,即主要为向加盟商售卖原材料,通过自有或三方物流仓储发送至各地门店。截至2023年9月30日前九个月,商品销售收入占其总营收超过九成,设备销售、加盟相关服务收入分别占3.9%、1.8%。

2021-2022年和2023年前三季度,蜜雪冰城分别实现营收103.51亿元、135.76亿元和153.9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1.18%、31.2%和46.0%;同期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9.12亿元、20.13亿元和24.53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02.53%、5.3%及51.1%。

此外,蜜雪冰城现金流状况良好,账上资金充裕。截至2023年11月末,该公司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49.16亿元,2022年末为27.64亿元;2021-2022年和2023年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分别净流入17亿元、24亿元、31亿元。

不过,由上述业绩数据也可以看出,在踏入2022年后,蜜雪冰城营收和净利润增长率都出现较大幅度下滑,行业内卷带来的增长瓶颈引发关注。

对此,蜜雪冰城解释称,主要是由于疫情影响了门店的正常运营,同时,为减轻疫情对加盟商的影响,2022年公司下调了69款向加盟商销售的门店物料与设备的价格,平均降价幅度约15%,此部分降价物料与设备于2022年的销售收入占当期总收入的23.1%。

扎堆上市,行业内卷加剧

近年来,各大新茶饮品牌不断跑马圈地开门店,试图抢占更多市场份额,赛道内卷情况越发激烈。

据相关媒体报道,腰部品牌沪上阿姨、霸王茶姬、甜啦啦都在2023年开出了超2000+门店。

过去不支持加盟的头部品牌,也被迫开放加盟抢夺市场份额。

喜茶于2022年开放加盟,去年该品牌新开出超2300家加盟店,有65%的加盟商开出2家及以上的门店;奈雪的茶也在2023年7月开放加盟,在中期财报会上,公司CFO申昊表示“低线城市将成为合伙门店的主要市场”。

有业内人士认为,茶饮赛道已经进入了“无界”阶段,各家茶饮企业都在纷纷杀入各自的腹地;无论是在一线热点城市,还是在三、四线下沉市场,无处不是茶饮企业的天下。

对于这些新茶饮品牌来说,在扩张版图的过程中,获得资金支持至关重要,如果能更早上市,就能获得更多竞争优势。这导致了自2023年以来,多家茶饮品牌扎堆冲刺上市。

去年8月,茶百道正式向港交所提交IPO招股书,由中金公司独家保荐。除茶百道外,沪上阿姨、霸王茶姬等品牌也接连传出上市消息。

就在蜜雪冰城递表港股的同一天,以门店数、市占率为口径位列奶茶行业第二的古茗也向港股递交了上市申请,后者在2020年引入美团龙珠等资方后,投后估值51亿元。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蜜雪冰城和古茗都是新茶饮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它们上市将进一步推动新茶饮行业的发展和竞争。此外,这也可能会引起其他新茶饮品牌的关注和跟进,从而加剧行业的竞争。

“可以说,很快就会有新茶饮企业上市,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茶饮产业的未来充满了机遇,但也同样面临着诸多考验。品牌不仅需要在外部市场竞争中保持敏锐洞察力,还需要在内部持续修炼内功,确保品质、创新与服务始终与消费者需求相匹配。只有这样,才能在茶饮市场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真正获得长期的竞争力。”江瀚称。

他补充,各家企业的逻辑是非常简单的,谁能率先上市谁就能在一众茶饮企业之中脱颖而出,无论是为了品牌的影响力,还是市场的竞争力,上市都成为不少企业必须考虑的选择。

不过,除了经营考虑,也有投资者认为,面对着市场越来越大的压力,其实各家茶饮企业的发展也让资本们有了获利了结、落袋为安的想法。“毕竟茶饮赛道已经到了现在的阶段,正是各家资本收割市场的最好时间,选择催促上市无疑是各家资本巨头所形成的一种共识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为应对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局面,蜜雪冰城把出海视作新增长空间。

据了解,蜜雪冰城将东南亚作为其重点市场,并于2018年把首家海外门店开在越南河内。截至2023年9月30日,蜜雪冰城已在海外11个国家开设约4000家门店,门店数在东南亚市场排名第一。

同时,为支持海外业务发展,蜜雪冰城在东南亚四个国家建立了本地化仓储体系,包括共计约6.6万平方米的11个自主运营仓库,其配送网络覆盖海外四个国家的约300个城市。

事实上,蜜雪冰城近年急于上市,也与其出海规划有关。一名蜜雪冰城内部人士告诉媒体,蜜雪2017年以前态度都是不上市,2018、2019年开始松动,一方面是上市企业对人才吸引力更强,另一方面是要走向海外,上市是必经之路。

然而,无论是基于加码内卷、规划出海的经营考虑,还是背后资本希望离场的意图,在证券市场日渐看衰茶饮概念的背景下,蜜雪冰城即便能艰难冲破上市屏障,最后结果恐怕都难以如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