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地产十大人物 谁风光不再?谁勇闯难关?

新京报

关注
港股k线

港股k线

2023年,对我国房地产行业来说是动荡的一年。政策调控、市场变化、债务危机等因素导致不少房企陷入困境。在风云变幻的背景下,地产人物也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

这一年,有人被抓已近90天,陷入重重危机;有人在最后一刻断臂求生,赢来一线生机;有人退居幕后,实现新老交接;有人壮志未酬,猝然长逝;还有人主动降薪,“砸锅卖铁”支持公司……

新京报房产新闻部盘点在2023年房地产行业内产生重大影响的十位人物,通过这些人物的众生相,不仅可以看到行业的变迁,或许还能窥见到未来的走势。

1 许家印被抓

2023年以来,许家印的热议一直居高不下。从千亿资产到公司债务高达万亿,其上演了一部跌宕起伏的商界大剧。

自恒大债务危机爆发,许家印开始经历创业以来最冷的“寒冬”。2023年9月28日,中国恒大发布公告称,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此消息震惊社会,导致恒大股价和债券崩盘。

在业内人士看来,许家印的垮台有其必然结果。他以大杠杆、大举债、大扩张的方式拿地、建房、卖房,将恒大的规模和市值推向巅峰,但这种做法也给恒大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尤其是“三道红线”政策出台后,恒大的资金链严重紧张。恒大不仅面临千亿债务违约,还涉嫌非法集资、投资者欺诈、逃税等犯罪行为,引发调查和监管干预。

值得一提的是,为避免走到破产清算,恒大很早便启动了境外债务重组,并在2023年3月份发布拟议的境外债务重组公告。然而,许家印被采取强制措施,给正在进行中的恒大债务重组带来了变数。时至今日,恒大仍未见转机。不过,恒大清盘呈请聆讯押后至2024年1月29日,这使得恒大暂时喘了口气。

点评:恒大之所以跌落,成败关键很多系于许家印身上。恒大爆雷事件也绝不仅仅是其一家的事情,对整个房地产行业都是一个巨大的教训。

2 王健林闯关

上市、债务、对赌协议,这是王健林2023年身上压着的三座大山。2023年是珠海万达商管冲击港股IPO的第三个年头,当年6月28日,珠海万达商管第四次递交招股书,也于12月28日失效。

资金承压之下,2023年以来,王健林甚至不惜卖出万达电影控股股东——北京万达投资有限公司,将其转让给了上海儒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此外,2023年5月,万达先后将上海松江万达广场、西宁海湖万达广场、江门台山万达广场售予大家保险。10月份,大家保险再次收购了上海周浦万达广场。

时至2023年底这一关键时刻,王健林凭借“朋友圈”好友鼎力相助赢得了一线生机。12月12日,太盟投资集团与大连万达商管集团共同宣布签署新投资协议。太盟投资集团将联合其他投资者,在其2021年的投资赎回期满时,经万达商管赎回后,对珠海万达商管再投资,这让万达暂时松了一口气。

点评:万达的一系列动作,表明王健林面对外界压力和经营困境,想尽一切办法力保经营、不爆雷的态度。

3 郁亮发声

万科常年稳居行业龙头,其掌舵人自然也成为业内公认的“带头大哥”,万科董事长郁亮的话语也常被解读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从定调“白银时代”,聚焦“管理红利”,再到“活下去”,万科持续用前瞻的姿态居安思危。

2023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行业局势,郁亮的思路十分清晰。10月20日下午,万科举行媒体交流会。对于当前房地产政策与市场,郁亮仍坚持之前的观点:“短期有压力,长期有信心。”

郁亮表示,房地产自身会产生向上修复的力量,压缩得越厉害,反弹越大。政策虽然不是万能的,但肯定有用,市场已有好转,是市场本身修复与政策调整共同的作用。

对于当下楼市的阶段,郁亮给出了自己的判断:“行业阵痛比自己预想中更长、更痛,目前仍未结束,当前的状态有点像马拉松的‘撞墙’,熬过去就跑下去了。”

谈到企业如何穿越周期,郁亮还说,借用海尔的一句话,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顺应时代变化,做时代需要的事情,才能成功一些。要跟客户、跟城市同步发展。

点评:郁亮关于企业如何穿越周期的话,不仅适用于万科,对行业内的其他企业也都适用。

4 孙宏斌浴血归来

自2022年融创出险后,昔日活跃幽默、金句频出的孙宏斌就鲜少公开露面了。2023年,随着房地产市场预期的转好和多项利好政策落地,包括融创在内的部分出险房企,加快出台化债方案。2023年3月底,孙宏斌再次在公众面前发声:一方面总结反思,再度向投资者致歉,另一方面,也向外界传递公司能恢复正常运营的信心。

2023年11月20日,融创中国发布公告称,其境外债务重组各项条件已获满足,于当日正式生效。这意味着历时18个月的融创境外债务重组正式宣告成功,融创成为首家完成境内外债务重组所有流程的大型房企。

此前,孙宏斌在机构、合作伙伴间游走斡旋,试图让融创走出困境。同时,孙宏斌不惜打折出售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项目,以换取流动资金。他的努力没有白费,解决了悬在融创头顶的债务问题,赢得了3年的喘息时间。

随着境内外公开市场债务的全部重组完成,融创中国整体化解约900亿元的债务风险,经营基本面也迎来全面好转的契机。接下来,孙宏斌可以轻装上阵,把更多精力放在经营上,因为企业运营改善的核心还在于销售端,修复基本盘、依靠销售回款来恢复企业自身的“造血能力”才是关键。

点评:经历了长达18个月的困境,孙宏斌终于带领融创完成债务重组,为房地产行业提供了一个“浴血重生”样本。

5 凌克辞任

第一代地产大佬、金地集团创始人凌克的突然辞任,让本不平静的房地产行业增加了波澜。

2023年10月16日,金地集团发布公告称,凌克因身体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和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由公司董事、总裁黄俊灿代为行使公司董事长职务。

金地集团之所以一直保持理性与稳健,与它的掌舵者凌克的经历和性格息息相关。出生于1959年的凌克,自1992年从金地商贸进入金地集团,先后担任集团副总经理、总经理的职务,并于1998年成为金地集团的董事长。凌克执掌金地集团25年,带领公司从深圳福田走向全国,经历了金地上市、销售额破千亿等多个重要节点。

在金地集团举办的2022年度股东会上,凌克曾表示,面对如今全国房地产行业进入的深度调整期所带来的成交、投资的萎缩,金地早在2021年下半年便察觉到并适时做出改变。“我们主动进行了开源节流,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是抓销售;二是控支出,包括控制土地投资及开工的支出。”

如今,凌克迎来了自己在金地故事的终章,而黄俊灿能否和凌克一样,带领金地再度穿越周期,答案还需要交给时间。

点评:作为金地创业以来的灵魂人物,凌克深刻影响了金地的风格与气质。伴随行业进入下行转型期,凌克等“创一代”相继隐退了。

6 杨惠妍“砸锅卖铁”

自陷入债务困境后,碧桂园一直处于风口浪尖。2023年12月8日,在碧桂园集团召开的月度管理会议上,杨惠妍表示:“家族肯定会砸锅卖铁支持公司的。”这一声音出来后,随即引发业内外较大关注。

据悉,在当天召开的月度管理会议上,杨惠妍还表示,未来12个月公司主要有三项工作:保交付、保经营和保信用。在保交付方面,未来12个月,交付挑战会进入深水区,2024年碧桂园交付量预计超过40万套,数量仍然庞大。在保经营方面,一方面是保团队,另一方面是保销售。在保信用方面,“资产负债表的修复非常重要,路径非常清晰,也是可以达成的,大家要有信心共同努力去谋发展。”

4天后,碧桂园高管的降薪动作就落地了。2023年12月12日,碧桂园发布公告称,结合行业和公司实际经营需要,公司执行董事杨惠妍、莫斌、杨子莹及非执行董事陈翀主动提出降低薪酬请求。其中,杨惠妍年度薪酬由37万元调整至12万元。

碧桂园的人才高薪曾屡创行业纪录。但是,在当下时刻,高管降薪代表的是一种姿态:管理层和公司同甘共苦、杨氏家族是愿意积极解决问题的。

点评:靠降薪、行政开支缩减而来的费用,毕竟还是杯水车薪,并不能稳住碧桂园的经营局势。不过,“砸锅卖铁”的说法,至少说明了碧桂园在一定程度上的决心。

7 陈国祥离世

浙系“黑马”房企祥生集团的创始人陈国祥因病离世。2023年4月16日,祥生集团官网发布一则讣告,祥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国祥因病救治无效,于4月16日00:26与世长辞,享年73岁。

资料显示,上世纪90年代,陈国祥在浙江诸暨创立了祥生集团,也是诸暨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其楼盘项目遍布全城,故有“一座诸暨城,半部祥生史”之说。

2014年,陈国祥把集团大本营迁往杭州,确立“立足杭州,生辉上海、深耕苏浙皖,辐射全国”的战略规划。2018年,祥生控股实现销售收入1029亿元,挤进全国30强。2020年,祥生控股迎来高光时刻,成功在港交所上市。

2022年3月,祥生控股未能按期支付一笔2亿美元的利息,正式宣告违约。此后,祥生控股一直在努力自救,包括变卖旗下项目、收缩战略等,还将优质的物业、健康产业对外出售。这些自救行动目前尚未使得祥生控股转危为安。

在公司仍遭遇危难时,陈国祥的离世给这家公司未来的发展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目前,祥生控股的2022年年报未能如期发布,公司股票处于停牌中。接下来,祥生能否在“二代”陈弘倪的带领下走出危机、恢复正常经营,仍面临诸多挑战。

点评:陈国祥的离世,是一个时代足音渐行渐远。“二代”接棒后,将把祥生带往何方,能否再续昔日传奇,令人拭目以待。

8 姚振华风光不再

任谁也想不到,一个纵横商界数十年的资本大鳄,竟然会被人围堵。2023年7月31日,姚振华被围堵的视频在社交平台热传。在视频中,姚振华被一群人围追堵截,眼镜被“打掉”。

在巅峰时期,宝能系曾经是南玻A、韶能股份、南宁百货等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近年来,宝能系在债务危机下不断“割肉”,在上述公司的持股比例逐渐降低。

早期的姚振华非常低调,很少露面,直到盯上万科股权,引发2015年著名的“宝万之争”,由此,姚振华走进大众视野。最终,这场“宝万之争”以恒大将手中的股权转让给深铁而结束,姚振华放弃了万科第一大股东的身份。不止万科,2016年底,姚振华还将手伸向了格力,由此,姚振华成为当时最著名的资本“野蛮人”。

自宝能集团深陷债务危机,宝能旗下多处物业资产也被摆上了货架。截至2023年12月28日,据天眼查显示,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存在63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362.09亿元,此外,该公司还存在多条限制消费令、失信被执行人和终本案件信息。

点评:以地产起家、以资本运作和借用杠杆知名的宝能系,正处于至暗时刻,姚振华能否扭转局面?

9 朱荣斌成“乙方”

朱荣斌有了新身份。2023年5月24日,合富辉煌发布人事变动公告称,朱荣斌获任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负责制定集团的整体发展策略及业务规划。履新的朱荣斌任期3年,年薪为216万元,且有权收取每年不超过184万元的酌情花红。

该公告一出,引起行业轰动。朱荣斌被称作“打工皇帝”,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他曾先后任职多家品牌房企,包括中海地产、碧桂园、阳光城等,并且身居要职。他曾是带领碧桂园实现从1000亿元到3000亿元跳跃的功臣之一,后又用两年时间把阳光城带上2000亿元规模,是名副其实的明星职业经理人。

2022年初,他选择离开阳光城,以“创业者”身份重新出发,第一个项目“心海”落地在海南雅居乐清水湾地块,得到了不少资本力量支持。同年8月,他首次以“海南雅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身份站在演讲台时表示:“要有思想准备过苦日子,要降低预期,要重新评估提升个人的工作能力,要永远保持工作热情。”

当外界都以为朱荣斌已开启一段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创业新旅程时,他又回归了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区别在于,他从过去传统开发迈向“代理平台”,从职业经理人到创业者,再次回归职业经理人。

点评:昔日“打工皇帝”重返职场,由甲方变成了乙方。朱荣斌的到来会给合富辉煌带来怎样的变化?市场充满期待。

10 “二代”接班

时至今日,意气风发的地产“创一代”,很多已鬓染霜雪。随之,传承大幕徐徐拉开。

2023年12月,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的长子孙喆一接任融创北京区域总裁,荆宏担任融创北京区域董事长。资料显示,孙喆一于2014年加入融创中国,曾在融创中国总部及不同区域公司担任与资本市场、土地获取及项目运营相关的不同职位。2017年5月,孙喆一出任融创中国董事会执行董事,进入融创核心高管层。目前,孙喆一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北京区域总裁兼文化集团总裁,主要负责文化集团全面经营管理工作。

无独有偶,2023年9月12日,融信服务发布公告称,欧宗洪为专注于其他业务工作,已辞任董事会主席。同时,欧国飞获任为新董事会主席,年薪50万港元。资料显示,欧国飞是欧宗洪之子,自2015年就在融信打理业务,负责过融信的融资工作,也掌管过融信重仓押注的沪苏区域公司。而此次欧国飞接班担任融信服务董事会主席,意味着其正在逐渐接近融信权力顶峰。

然而,在地产周期深度调整之际,“地产二代”或是压力最大的一批人。他们亟须找到新的增长曲线,带领公司完成蜕变,这无疑比其父辈们所做的事更加充满挑战性。

点评:地产“二代”如何接好父辈的接力棒,并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开辟新的道路,将是未来行业最值得关注的话题之一。

B06-B07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晓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