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没有寄出的新年贺卡

北京晚报

关注

▌零露

亲爱的安可

在你的桌子上,发现你已经写好的一摞新年贺卡还在那里放着,你写完这么久了,这些贺卡居然还压在你的手里没有寄出!对你这样拖延行事,我真是一脑门子的火儿,所以,当时一定是说重了你。在回北京的飞机上,为这个事,我郁闷了一路。

我知道你是个重情义的人,和你认识的人也都了解你的心地。之所以给你写信说这个事,是想提醒你:在人际交往上,特别是对那些需要你帮助的人和帮助过你的人,有好的愿望一定要把它化作行动,让对方及时感受到,这样对彼此才有意义。

不知你住在纽约这一年有没有察觉,西方人和我们表达心意的方式并不大相同。他们少有含蓄,大都是感情外显,这和我们东方人内敛的言行对比鲜明,甭管大事小事,他们老有个“谢”挂在嘴边儿。

记得第一次出国,听老外说话,我反应的速度特别迟,加上在国内并不总说客气话儿,所以,往往说“谢”的时间比对方预想的要慢上三秒钟。当人家以为我已经没有下文了,我这儿又冒出个“Thank you”,搞得老外得重新想想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情况听上去虽然有些可笑,但和你现在为人处世慢半拍的风格是不是有点像呢?在社会上,如果他人向你提供了帮助或向你表示友好,你一定要在恰当的时间尽快地反馈你的谢意,否则,会让对方误会你是个冷漠的人。很多时候,你和他人的交往也许仅仅只是一面之交,并没有日久见人心的机会,所以,礼尚往来就更要讲个及时,做事“及时”这一点也适用于生活中的其他领域,所谓“时髦”,就是要“髦”的合“时”才会让人感到舒服。

把我上面这些话放在一边,我当然也忘不了那天你的争辩。你一边不急不慢地糊着信封,一边用“君子之交淡如水”“大谢不言”来顶撞我。你说我们这些成人太注重形式上的东西,好多客气话有“巧言令色”之嫌。

回家的路上我也隐隐意识到,你说得也不无道理。现在想清楚了,之所以我急你不急,根子在于咱俩说的敢情不是一档子事。妈妈说的是“交往”,而你脑子里装着的是“交友”。若是这样,我倒是应当敬佩你对朋友发自内心的那份真感情了。要知道,在这个手机高度发达的时代,在人们都把手写贺卡的事几乎快忘干净的时候,你肯冒着纽约的严寒,跑到一里地以外的商店,一张张亲自挑选那些贺卡,然后在紧张的期末考试的间隙,一字一句地写下那许多感恩的话,还费劲巴拉地亲手折一只祝福的千纸鹤夹在里面……这一切,我想着心里都热乎乎的。即便是你的朋友没有按时收到你那些贺卡,这又有什么关系,实心实意的感情哪里会囿于时空的约束呢。

在这件事上,我从你身上看到了那种对朋友不刻意表达的真诚,想到这层,我心中不免为那日对你发火的事感到歉意。但即使是这样,我还是不大后悔对你“随性儿”的脾气发出上述忠告的。哈哈,我说这句话是不怕你笑我的!新的一年,要想方设法地笑起来才好!

再叙。妈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