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大同市召开发挥职能优势 凝聚民企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新闻发布会

政府网站

关注

转自:大同发布

大同市召开发挥职能优势 凝聚民企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新闻发布会

12月26日,中共大同市委宣传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发挥职能优势 凝聚民企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相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主持人:中共大同市委宣传部三级调研员  曹广涛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本场新闻发布会。

近年来,市委统战部和工商联紧紧围绕中央、省、市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引导民营企业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集体增富、村民增收、企业增效。为帮助大家全面了解相关工作,本场发布会我们邀请到:大同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秦尚松同志,大同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孟伟同志,大同市工商联经济联络科科长刘日荣同志,请他们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市委市政府新闻中心副主任张志同志也出席今天的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议程有两项。首先,有请秦尚松同志介绍有关情况。

大同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  秦尚松: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我市统一战线和工商联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大同市工商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万企兴万村”行动工作的有关部署要求,立足职能定位,充分发挥工商联和商(协)会的平台优势,积极引导商(协)会和广大民营企业依托产业优势参与项目对接,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同市工商联被省联评为全省“千企帮千村—精准到户”扶贫行动组织工作先进集体。根据新闻发布会工作安排,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将相关情况介绍一下。

一是强化思想引领,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市委统战部和市工商联高度重视引导我市商(协)会、民营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及时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上来,高位有序推动各项工作。我们联合市有关部门、金融机构,成立了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制,发挥各自职责,整合优势资源,将“万企兴万村”行动与乡村振兴工作相结合,引导民营企业、商(协)会组织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在产业发展、就业安排、捐赠济困、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帮扶振兴,确保“万企兴万村”行动有力推进。截至目前,全市直接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民营企业总数194家,兴村项目总数223个,兴村总数173个。其中,公益民营企业总数78个,公益兴村项目总数89个,公益兴村总数61个,工商联直接组织公益捐赠金额429.13万元、捐物折合金额330.95万元。

二是开展特色帮扶,公益助农促共兴。广泛动员企业发挥自身经营特色优势,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公益活动。组织大同异地商会、行业协会、部分会员企业采购重点帮扶县农产品,在元旦、春节、中秋等重大节日期间,自愿通过直接采购、帮扶购销黄花、黄芪、黄小米等扶贫产品,开展慰问走访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工商联直接组织帮扶采购累计金额1331.4万元;同时组织开展慰问困难群众、医疗健康扶贫义诊等活动,鼓励各类商贸、物流、酒店等民营企业与乡村联合发展,通过网购、直播带货等方式,拓宽消费帮扶渠道;大同市民营企业服务中心金融专班在农业方面投放有效贷款9327.5万元,持续推动“万企兴万村”行动走深走实。

三是立足优势产业,项目兴村助发展。注重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因地制宜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打造一批工作推动力度大、民企参与产业发展好、村企共建成效显著的“万企兴万村”示范项目和基地,在促进产业发展上用力。目前,全市打造“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省级典型实验项目7个。其中,华联农业发展(阳高)有限责任公司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依托全国华联成熟的商业体系和品牌价值,打造晋北预制菜加工集散中心;山西合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古城镇农业产业综合项目,采取托管经营、年终分红模式,实行“公司+贫困户”的方式,带动贫困户脱贫;山西锦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中药材种植产业园项目,配套上下游产业,结合自身业务,引入农业科技技术,将原有农业变成精品农业,将农作物向农产品转化,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带动产业发展,形成上下联动的产业链。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优势、主动作为、靠前服务、搞好联动,充分发挥重点企业和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发动更多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在共谋共建中做大特色产业,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秦尚松同志的介绍。

下面进入答问环节,提问前请各位记者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开始提问。

山西日报记者:

您好!请介绍下,如何激励民营企业在助力乡村振兴中更好地展现责任担当?谢谢!

大同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  秦尚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力量,工商联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一战线促进“两个健康”的有力有效抓手。民营企业投身乡村振兴,既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机遇。要大力弘扬“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光彩理念,将“万企兴万村”打造成为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独特优势的特色品牌,打造成为体现民营企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响亮名片。

一方面,以激励扬“义”。通过培养树立先进典型,推进实验项目体系建设。自我市“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以来,山西合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获全国工商联“万企兴万村”先进单位;山西青草香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广灵县北野食用菌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天镇县博诚蔬菜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合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西锦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大同民之源黄花食品有限公司、山西北岳神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获批省级典型实验项目。我们通过大力宣传涌现出的先进企业,增强民营企业的使命感、成就感、光荣感,为行动开展营造浓厚氛围,凝聚精神动力。

另一方面,以共赢保“利”。“万企兴万村”同时关注企业如何在参与中兼顾实现好自身发展,只有企业不断得到发展,支持乡村振兴才更加可持续。我们将因地制宜,帮助企业选好参与切入点,加大政策支持,搞好服务协调,让企业在参与中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加强引导规范,激励民营企业将自身发展与农村发展、农民富裕有机结合,促进企业、村集体和农民在致力共同富裕过程中,同频共振、多方共赢。谢谢!

山西经济日报记者:

请问,如何发挥工商联桥梁纽带作用引导民营企业家回乡投资建设?谢谢!

大同市工商联经济联络科科长  刘日荣:

“万企兴万村”行动是一项各级工商联自上而下开展的重点工作,是全国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统一工作品牌。多年来,市工商联在巩固拓展活动成果的同时,着重开展“回报家乡”专项行动,不仅引导异地晋商企业回乡投资,让民营企业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在人才回流方面持续发力,鼓励在外人才带技术、资源支持家乡建设,回报家乡、造福桑梓。

一是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家熟乡情、重亲情、懂管理、善经营、有实力、讲信誉、受尊重、乐奉献等优势特点,开展“回报家乡”专项行动。教育引导民营企业继续弘扬“义利兼顾、以义为先”光彩理念,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到乡村投资兴业,用丰硕成果回报家乡、造福乡亲。

二是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和总体目标,以市直异地和行业商(协)会为抓手,以“四好”商会建设为载体,坚持“指导”“引导”“服务”六字方针,充分共享商(协)会人脉、资金、信息等优势资源,引领更多的会员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打造一批工作推动力度大、民企参与产业发展好、基地+公司+农户共建成效显著的“万企兴万村”示范项目。推荐一批回乡创业典型案例:华联农业发展(阳高)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特色农业产品种植,技术服务、开发、咨询、交流、推广,农产品加工,精深加工,电子商务,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发展公司,产业园产业布局依托全国华联成熟的商业体系和品牌价值,打造晋北预制菜加工集散中心,同时融合农产品生产加工、农产品交易、农产品种植、农业会展、电商服务、农业观光、康养旅游等产业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园区可提供创业就业岗位1000个以上,年接待休闲、康养、农旅消费者20万人次以上,带动阳高县20万亩特色杏果和10万亩设施蔬菜转型发展,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山西锦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植、收购、生产、深加工销售绿色无公害产品的现代化科技型农业公司,公司流转土地达到5.5万亩,季节性雇佣农民达到1000余人次。通过种植项目建设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机会,通过技术培训辐射带动农户脱贫致富,通过保底回收解决农民后顾之忧等多种方式精准扶贫,并每年从企业预算经费中拿出足够资金补贴当地农民,为乡村振兴工作贡献力量。

设施农业是我市特色优势产业,它铺就了大同农民增收致富路,引领大同农业走向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的快车道。引深“万企兴万村”活动,引导企业家回乡投资建设,通过“试点先行、典型引路、分步推进”,坚持落实上级部署与尊重基层创新相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相结合、加快农业农村综合改革与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相结合,准确把握“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基本要求,要凝聚多方合力,强化组织领导,注重宣传引导,保护好、发挥好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确保“万企兴万村”行动取得实效。谢谢大家!

山西画报记者:

请问大同市工商联“万企兴万村”大同行动在下一步有哪些推进举措?谢谢!

大同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孟伟: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下一步,市工商联将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坚持做贡献与受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开展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消费帮扶“三项帮扶”,稳步推进“万企兴万村”大同行动,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拓宽农村居民增收渠道、提高乡村建设水平。重点做到三方面工作:

一是开展产业帮扶。组织引导民营企业参与高效农业、优质种业、特色种养殖、休闲康养、民俗旅游发展和园区建设,开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积极对接助力乡村振兴产业项目,推动县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是开展就业帮扶。组织引导民营企业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在重点帮扶县建立生产基地、帮扶车间,吸纳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实施劳动技能培训,帮助有劳动能力的群众提升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加大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以企业为平台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就业、创业。

三是开展消费帮扶。组织引导民营企业开展消费帮扶、产销对接等活动,积极采购重点帮扶县农产品,帮助做好农产品包装加工,打造产品品牌,搭建销售、电商等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化销售水平,提升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助力乡村产业发展。谢谢!

主持人:

谢谢孟伟同志。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感谢三位嘉宾的情况介绍和问题解答,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

“万企兴万村”行动,是党中央立足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实际、着眼民营企业特色优势作出的重要决策,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希望新闻媒体持续关注、加大宣传报道力度,为我市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