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冷门科技小馆如何“火出圈”

北京晚报

关注

从田间地头建起的“农田科技馆”,到高端科技演变出“流动博物馆”;从提供“实战”体验的科普馆,到感受光学、应急等细分科技……本市“科技馆之城”启动建设一年多来,在京科技馆、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科技科普主体资源“串珠成链”,特别是市科协先后发布30条“主题科学游”路线、“畅游·无边界”手绘地图等,让一批鲜为人知的冷门科技类“宝藏小馆”被发掘出来,参观热度明显提升。

绿农兴云合作社理事长岳巧云讲解玉米种植技巧

北京交通大学讲师李振坤组织开展科普活动

田间果园建起“农田科技馆”

“在离农业最近的地方做科普”

“快看,草莓都挂果了。”最近,位于平谷区的北京绿农兴云果品产销专业合作社格外热闹,这里俨然成了一座广阔天地间的“农田科技馆”——脚下坚实的土地是展厅,茁壮生长的蔬菜、果树就是展品;讲解员则是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和技术骨干,平时他们忙碌在田间地头,遇到市民参观就打开了“话匣子”。

从春天漫山遍野的桃花到秋天沉甸甸的丰收,从农业生态种植技术到智慧农业体系,这里一年四季的“展品”都不同,“知识点”随处可见。在平谷大桃的生长季,果树间常有无人机、机器人穿梭,果园的智慧管理模式一目了然;漫山遍野的野菜,是最生动的科普“教材”,讲解员带着观众走上一圈,常见的野菜就能认个遍;冬天来参观也不怕,大棚里的温度维持在20摄氏度左右,走进去感觉暖洋洋的。

“我们都是在生产之余,在离农业最近的地方做科普。”绿农兴云合作社理事长岳巧云自豪地说,“来的不是游客,而是观众,我们希望把科学栽培的知识传递出去。”

面向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岳巧云和同事还分别设计了讲解词。她举例,老年人不仅想了解农业知识,更想体验亲自采摘的乐趣,“秋天有一批老年观众来参观,正赶上收红薯,大家挽起袖子就下了地。”大学生到这里,则是要感受原汁原味的农民生活。“今年夏天,我们凌晨三点带着大学生们到地里摘桃,五点再到市场卖果儿,孩子们适应之后都干劲满满。”岳巧云听说,这段实践经历已经被学生们写进了论文。

三个月吸引近万观众

今年9月,首批100家“科技馆之城”科技教育体验基地名单发布,合作社就在其中。名单发布仅三个月,已有近万名观众来到这里,领略农业科技的魅力。

科研成果变身“流动科技馆”

“让中小学生见证前沿科技”

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磁控4D打印平台是常设展厅中展出的一个高科技。如今,这台设备已经走出展厅,成为孩子们身边的“流动科技馆”。

一片黑黑的、不起眼的十字形橡胶片,用磁铁慢慢靠近,竟突然拱起了身子,随着磁铁移动,用四条“腿”在金属板上“爬行”起来。旁边的烧杯里,黏稠的黑色液体遇到磁场,表面瞬间“泛起涟漪”并固化,像是石子落入水中的瞬间画面被定格。

“这太酷了吧!”“这是‘毒液’吗?”上周,在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神奇的现象,让孩子们联想到科幻电影《毒液》——电影中,被操控的黑色液体既能随意流动、变形,还能瞬间固化成为武器。

这个“流动科技馆”走进校园,离不开北京交通大学讲师李振坤的付出。作为磁控智能材料研发者,他和团队开发出了全球首款流变机器人。这款机器人有着柔软的身体,能像单细胞生物阿米巴原虫一样运动。不过,李振坤并没有满足于此。

“小时候我就喜欢琢磨一些小发明,但那时候没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科研环境,只是自己闷头做。”李振坤坦言。现在,他希望弥补这个遗憾,让科技前沿成果走到中小学生之中。于是,在忙碌的科研之余,把成果转化成为科普产品也是李振坤的工作重心之一。

“科普和科研是不同的领域,绝对不能生硬地拿来就用,必须用心开发。”李振坤对记者说。原本接近一人高的磁控4D打印平台,被李振坤“瘦身”到了半米多高,放进车里就能“说走就走”,让孩子们亲眼见证:随着针头运动,短短几分钟,细如面条的液体材料就变成了软体机器人。

通过科普活动,李振坤还收了几个“小徒弟”,西城区复兴门外第一小学五年级学生程果就是其中之一。利用课余时间,程果借助磁控4D打印技术设计出了一款软体机器人,并在西城区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中荣获二等奖。“我希望开发功能更强大的软体机器人,让它们进入人体,代替医生治疗病人。”

今年,磁控智能材料软体机器人科普产品得到了市科协“科技馆之城”公共服务展教示范项目的支持,李振坤也为自己制定了计划,不仅要每周至少开展一场科普活动,还要发动身边更多的学生和青年科研人员一起加入。

高端科技向公众开放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端科技资源正在科普工作者的推动下走出实验室,向公众开放。作为全球大科学装置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怀柔科学城不仅建设“大国重器”,还推动它们成为科技教育的体验基地。包括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力学所、大气所等科研单位在内的50家教育科研场所、文旅场所、企业园区组建起怀柔科技馆联盟,从科创到科普的渠道越发畅通。

“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开展特色科普,这是我们作为科研‘国家队’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科普工作相关负责人说。今年,力学所的参观接待量一直保持在高位,前来参观的观众,特别是中小学生热情非常高。

中国科学院多家院所在怀柔科学城集中落户,将联合开展科普活动,形成立足北京、辐射全国的示范效应。

高新企业创办“光科技馆”

“科普活动可接近能参与”

在阵阵惊呼中,有人从冒烟的教室弯腰逃生,有人在“山摇地动”后逃避余震,有人挥舞安全锤击碎公交车车窗……前不久,北京公共安全体验馆变身“竞技场”,参与2023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复赛的选手在救护、地震、消防等场景中,沉浸式答题。“这回是‘真刀真枪’!”一名参赛选手直言,到科技场馆中身临其境参与“实战”,才能检验学到的应急知识是否扎实。

提供真实的应急场景体验,正是这处场馆的特长——普及公共安全知识、提升公民的应急避险能力。“‘科技馆之城’的建设,让我们基层科普单位能更好地对接市民,组织开展活动。”体验馆副总经理苏春阳说。

这样可接近、可参与、可自主学习的科普活动,逐渐成为不少小馆的标配。丰台区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经常举办航空特色活动;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有以传统教育为特色的粹空间;“科技馆之城”还在本市新华书店的特色门店,将纸质阅读、科学实践与前沿科技相结合,让他们亲身感受科学与文化跨界融合的奇妙魅力。

“‘科技馆之城’建设的过程中,这些小馆的参与度很高。”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不仅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积极参与,不少高新技术企业也很热情。例如,本市企业良业科技发挥在生产经营中积累的经验,在中关村地区建起了光科技馆。即使是“小众”的科技领域,展示内容也能引人入胜。展厅内处处有“光”,棱镜折射出美丽的彩虹,光纤的巧妙运用让地下室也能拥有良好的采光,一天24小时、一年四季的户外光也能实现逼真模拟。

“作为从事光科技产品研发的企业,向公众科普‘光’,既是我们的特长,也是我们的责任。”光科技馆市场拓展总监魏丹表示,截至今年11月,已经有超过1.86万名中小学生探访科技馆,近期游客数量一直平稳增长。

社会科普资源充分释放

市科协表示,自“科技馆之城”启动建设至今,本市各类科技场馆的参观热度不断攀升,社会科普资源效能充分释放。预计到2025年,本市将实现至少打造100个前沿科技资源科普化示范项目、推动1000家场馆基地做优科技教育体验、动员10万名科技科普志愿者参与科普服务的目标,打造一座科普场馆随处可见、科技“触手可及”的“科技馆之城”。

本报记者 刘苏雅 受访者 供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