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成都:蝶变中的公园城市

深圳特区报

关注

■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艳玲 吴喆

府河以东,沙河之滨,有一片约16.4平方公里的区域,曾被称为“东郊”,是成都最早、最大的工业集中发展区。视线向南,兴隆湖畔,天府绿道上欢歌笑语,成都科学城错落有致,一批重大项目和创新平台拔节生长。

位于中国西南的成都,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不断更新。城绿相合,聚人兴产,如今,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一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天府画卷徐徐铺开。

老报道:

中国工业大后方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激情点燃了成都东郊工业的火种。成都作为全国八个重点建设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规划在这里建设以电子、机械、仪表工业为主体的大型工业区。

1980年4月19日,《成都日报》见证了成都无缝钢管厂成功研制周期式轧辊自动堆焊机床的关键时刻,这一突破填补了我国空白。同年7月28日,《成都日报》又刊发了新都机械厂在国内首创超硬材料立方氮化硼和滚轮式数控弯管机的报道……改革开放后,东郊企业翻开新篇章。

在红光厂的车间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支黑白显像管、第一支投影显像管和第一支有电子工业“原子弹”之称的彩色显像管……印象中的红光厂,贴满了很多“第一”“首个”的标签,一句“北有首钢 南有红光”述说着厂里的高光时刻。

1992年4月24日,《工人日报》以“时代弄潮儿”为题,报道了李铁锤与红光厂的故事,并配发了《大胆地试,大胆地改》的评论员文章。

李铁锤用改革“救活”了一座厂。成都,也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开始了新的尝试。

1978年,国务院批准成都无缝钢管厂、四川化工厂等6家国营企业,率先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成为国有企业改革乃至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起步的标志。1982年,市委市政府印发通知,给予企业生产、经营等14项自主权,此举在全国和全省领先。

东郊工业区,曾是成都工业的重要基础和主要支撑,工业总产值一度占全市的50%以上。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产业布局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新世纪钟声敲响后,经过一番“腾笼换鸟”,成都三次产业结构首次实现“三二一”结构转型。从2001年开始,成都对东郊工业区进行结构大调整,对160余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大搬迁、大改造。

当年的无缝钢管厂厂区,如今已经变身为高楼林立的“天府门廊”,而红光厂的旧址,也被成都传媒集团以工业遗存保护的模式改建成了“东郊记忆”。

高大的锅炉罐体和工业烟囱、充满情感记忆的红砖厂房、具有工业符号感的构筑物……成都传媒集团东郊记忆对不少成都人来说,代表着一段经典岁月的记忆。

新故事:

高质量发展的公园城市

城市的东边,充满荣耀与回忆的文化产业园成为潮流涌动的地方;南边,工业向园区集中,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成都逐渐呈现产业经济错位发展的态势。

成都,“公园城市”首提地,人口超过2000万,GDP站上2万亿元台阶。如今,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成都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和超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 “公园城市”画卷渐次铺展。

40多年前,李铁锤带领红光人“大干一场”的阵势与雄心,是改革开放初期“锦江春色来天地”的生动缩影。

40多年后,同样是工业加速发展,却有了迥然不同的场景:一个个数字化、智能化无人车间,处处散发着科技的气息。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成都正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道路,加快构建“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城市形态。

一句“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描绘的是成都的美好,也是生活在成都所能遇见的未来。

今年3月,海归博士李治用一段理工科式的“浪漫”描述了他与这座城市的未来——科技创新决定了一个地区或城市能够达到的高度。

李治所在的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位于兴隆湖畔。数千亩湿地一望无际,水天一色,勾勒出一幅水清、岸绿、业兴、人和的画卷。

生态之美,只是一部分。在此集聚的“国之重器”,更显活力之美。

放眼成都,从歼20到国产C919大飞机,从“天宫二号”到“蛟龙号”,从“华龙一号”核电设备到世界上首款采用高温超导技术的磁浮工程样车,近年来,一批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的大科学装置陆续启动,为一项项创新突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这些举世瞩目的“国之重器”背后,成都力量几乎从未缺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