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大连:红色金融再出发

金融时报

关注

转自: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一个旅顺口,半部近代史”。晚清时的大连是列强争相掠夺、大打出手的战略要冲。抗日战争胜利后,大连成为解放战争前为数不多的由我党实际控制的大城市。当炽热的革命实践碰撞优越的地缘禀赋,共产党人在经济金融领域展现出了卓越的治理能力和非凡的斗争艺术,其历史经验至今仍熠熠生辉,启人奋进。

1945年,大连和旅顺地区(以下简称“旅大”)全面解放,面对战后百废待兴、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全面封锁的局面,支援前线斗争、整饬金融秩序、恢复民生经济成为当务之急。就在辽沈前线鏖兵犹酣之际,由关东公署(时为旅大最高行政机关)领导的关东银行正式成立。该行虽仅存三年,却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用“钱袋子”充实“枪杆子”

旅大红色金融事业起步的同时,当时,党领导的第一个大型军工企业——大连建新公司,开足马力为淮海战役的前线生产军需物资。

在当时币制混乱、揽储乏力的艰苦条件下,关东银行一方面专门成立“吸收存款对策研究委员会”,号召群众“节约储蓄、投向生产”,银行职工带头向银行存款,打消群众对战争的疑虑。另一方面,大力支持建新公司资金需求与关东贸易采购物资。粟裕在总结淮海战役胜利的原因时曾高度评价说,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山东人民的小推车和大连生产的炮弹。

“用钱换钱”让百姓越换越富

由于旅大曾被日本殖民长达四十年,解放之初的旅大市面上流通着日本银行币、朝鲜币、伪满币以及苏联红军票等多种货币。最危险的是,国民党反动当局还计划恶意投放巨额货币以收买人心,甚至制造通胀。但这些计谋都被旅大党组织一一化解了。他们先是抢在国民党之前完成“贴票”币改,规定凡是没有在公告发出一周内加贴官方“贴票”的钱币均禁止流通;同时设定兑换限额,超额货币均要存入银行,导致前来大连的国民党人“有钱没地花”。

1948年,关东银行又推出旅大地区首个统一的区域币制“关东币”,同样是限额兑换,限额以内全额兑换,限额以上差额兑换。这一规定,等于变相缩减了富户的钱款,绝大部分连限额都够不上的普通群众,他们的购买力却扎实提高了,物价也降了下来。当年11月币改工作日报记录了当时一位旅大工人的心情:“去年钞票盖章翻了身,今年又翻了身,政府处处让我们翻身”。

精准支农惠农的光荣传统

1946年,中共中央发布的《五四指示》,让土改之风吹向了渤海之滨。

在《一九四八年的土地改革工作和整党工作》中,毛泽东主席明确作出“发放必要的和可能的农业贷款”的指示。为贯彻落实这一指示,关东银行将大量金融资源配置到农业领域,创新推出“实物信贷”,如种子贷款、蔬菜贷、果树贷等。这些实物不是质押品,而是“贷款本身”,这虽是当时银行资金短缺的无奈之举,却能精准满足农民需求,有效盘活农业生产资料,极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以当时旅大重要的农产区金县(现大连市金州区)为例,关东银行1949年上半年累计发放农业贷款占贷款总额七成以上,超98%的农业贷款精准投向贫农和中农,贫农获得贷款占比达73%以上。

百年风华再出发

1950年,关东银行并入东北银行,后改为中国人民银行旅大分行,也就是中国人民银行大连市分行的前身。如今,全国红色金融教育基地、大连金融发展史陈列馆及各行史馆都坐落于此,供后人瞻仰学习。

追忆这段历史,人民银行大连市分行在全辖开展红色金融史主题巡展、课题研究和旧址保护。延续这段历史,红色金融精神正指引着大连金融人继续赢取更高荣光,如今的大连金融系统正按照“两先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和“三个中心”(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蓝图,聚焦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持续发力,建成东北首个“首贷中心”,实现“整村授信”全覆盖,在全国唯一的边境海岛打造普惠金融生态示范岛,探索东北首个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