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母亲的拐杖

南宁晚报

关注

2022年12月,一向风风火火、雷厉风行的89岁老母亲,意外摔了一跤。出院后,我们发现她的腿脚不像过去那般利索,走路打战,摇摇晃晃。

我家先生上网给母亲淘来一根多功能拐杖。这根多功能拐杖顶端有四个叉,可以帮助母亲保持平衡,还能根据母亲的姿势和行走节奏自动调节高度和角度,帮助母亲更加稳定地走动,自带手电筒功能的这根拐杖成为母亲的贴心伙伴。

刚开始拄拐杖,母亲很不习惯,说:“拄着拐杖意味着自己老了,你们看,我现在还可以走,用不着拐杖。”我就告诉她,拐杖有一个很文雅的名称叫“文明棍”,在古代既是老者扶拄而行,又充满风雅的一种佳物。《礼记》中写道:“是月也,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拐杖象征长寿,用来表达晚辈的美好祝愿。母亲听后非常高兴,对这根拐杖爱不释手,开始拄着拐杖在房间里来回走动,这让我省了不少心。

母亲从小聪慧丽质,曾就读私塾,是老一辈中少有的、要强的、独立的知识女性,1987年退休。她既不喜欢打麻将、玩牌,也不喜欢串门,除了买菜和散步,大部分时间都在家看电视、看书报,偶尔背背古诗。

母亲喜欢看新闻、法制和体育节目,有时也看电视剧,战争剧。看到精彩时,会开心地大笑,拍手鼓掌,把欢乐分享给我们。看电视让母亲有了精神寄托。

读书、看报、背古诗也是母亲喜欢做的事。母亲退休后,家中每年都订《南宁晚报》。早上起床洗漱完毕,她会拄着拐杖到阳台读书看报,抄写古诗,既锻炼了思维,又保持了大脑灵活,同时拥有了良好的心态。她很少因家庭琐事而烦心,也不和我们计较、斗气,晚年生活过得非常幸福。

母亲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她每天会锻炼腿力,还会拄着拐杖擦擦桌子、扫扫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时还打趣道:“百年之后,这拐杖不用随我一起走,因为那边是没有疾病和痛苦的。”对于生老病死,她看得很淡,并能泰然处之。

拐杖既是母亲的支柱,也是母亲的胳膊和腿。由于年纪越来越大,她的记忆力有些减退,很多人和事在她的心里开始模糊。她说话总是离题万里,东扯一句、西拉一句,说得最多的都是陈谷子烂芝麻的事,有些事已经远去很多年,甚至有些事是我从未听说过的,有时一件事反反复复唠叨好多遍。

人生能有几度春,岁月无情催人老。看着满头白发、脸上布满皱纹的母亲,每天柱着拐杖站在阳台目送我上班,我心中思绪万千,母恩重于泰山,我希望能做母亲的拐杖,替母负重前行,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李毅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