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国家卫健委、国家疾控局最新提醒!

政府网站

关注

转自:深圳发布

今天(12月10日)

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

邀请相关专家

介绍我国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

中国疾控中心

建议学生、教职员工

及时接种疫苗

不带病上课上岗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呼吸道传染病室主任彭质斌介绍,学校、托幼机构、公共交通工具等区域人员密集且内部相对密闭,是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的重点机构和场所。针对学校、托幼机构、公共交通工具的特殊性,建议可加强以下措施:

针对学校和托幼机构:一是建议及时接种疫苗。学生、教职员工应尽早开展流感等疫苗接种,强化自身免疫屏障,降低发病风险。二是建议加强环境清洁,保持教室内卫生,定期开窗通风,促进室内空气流通,提高空气质量,不过冬春季室外温度低,开窗通风期间注意做好自身保暖。三是建议加强健康监测,做好晨午检、因病缺课登记等,学生、教职员工坚持不带病上课上岗,防止将传染病引入学校或班级。

针对公共交通工具:一是要做好交通工具内部的清洁消毒,定期通风换气,保证交通工具内部空气质量。二是建议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佩戴口罩,降低暴露和发病风险,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

国家疾控局

近期出现过感冒症状痊愈后

还建议尽快接种流感疫苗

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司长夏刚介绍,如果已经出现过流感样症状,在没有确诊、自行痊愈后,这种情况建议继续接种流感疫苗。

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多种病原感染可能都会出现发热、头疼等流感样症状。但出现这样的症状并不一定感染了流感病毒,也可能感染了其他病原体,最常见就是得了普通感冒。二是流感病毒有多个型别(除了甲型外,还有乙型)和亚型(甲型有H1N1亚型、H3N2亚型)可以引起流行,感染某个型别或亚型后,还会有患上其他型别或亚型流感的风险。而流感疫苗是覆盖多个不同型别和亚型的多价疫苗,通常用的是三价和四价疫苗。如果感染某种型别(如甲型)的流感后接种疫苗,其中包含的其他型别(如乙型)流感的成分仍然能发挥预防该型别流感的作用。此外,同一个流行季,通常是由不同的型别和亚型共同流行,比如目前就是甲型H3N2亚型为主,其次是乙型流感。既往也出现过同一个流行季,流行的优势株由一种型别逐渐转变为另一种型别的情况。

所以,即使近期出现过感冒症状,痊愈后还建议尽快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感染,降低患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近日,国家疾控局发布2023版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公众佩戴口罩指引

哪些情形或场景应佩戴口罩?

选择哪些口罩?

一起来看看

👇

指引指出,呼吸道传染病的常见病原有新冠病毒、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吸入带有病原体的气溶胶或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为指导公众科学佩戴口罩,有效保护公众健康,制定本指引。

一、应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

1.新冠病毒感染、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感染者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距离小于1 米,下同)时。 

2.出现发热、咳嗽、流涕、咽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

3.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诊、陪护、探视时。

4.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外来人员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托幼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时。

5.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 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机构的医护、餐饮、保洁、保安等公共服务人员工作期间。

二、建议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

1.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乘坐飞机、火车、长途车、轮船、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

2.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进入超市、影剧院、客运场站、厢式电梯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时。

3.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时。

4.与出现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共同学习、生活或工作期间。

三、 建议不佩戴口罩的常见情形或场景

1.进行体育锻炼时。

2.处于露天广场、公园等室外场所时。

3.3岁及以下婴幼儿。

四、口罩选择

1.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或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建议佩戴N95或KN95等颗粒物防护口罩(无呼吸阀)或医用防护口罩,其他人员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2.儿童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或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建议选用儿童防护口罩,其他儿童建议选用儿童卫生口罩。

3.口罩产品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五、其他注意事项

1.个人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和需求自主选择是否佩戴口罩,并注意及时更换。

2.心肺功能障碍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佩戴口罩。

3.各地疾控部门应及时动态发布当地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形势,提醒公众科学佩戴口罩。

本指引将根据呼吸道传染病防控需要动态优化调整。各地各部门可根据地方和行业实际,参照本指引制定本地和本行业的口罩指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