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他曾舌战松井石根辩护律师

扬子晚报

关注

86年前,22位西方人士留守危城南京,成立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保护了25万多难民。同时,亦有1500多名中国同胞直接参与该委员会的工作。近日,在第七届“感恩·南京安全区”国际和平徒步活动启动仪式上,在金陵科技学院图书馆工作的张庆向记者讲起了曾外祖父许传音的故事。她流泪表示,“一定要把历史记忆传承下去,让我们的后代知道这段历史。” 

曾任鼓楼医院副院长

张庆介绍说,许传音1884年出生在安徽贵池,13岁来到南京汇文书院(金陵大学前身)读书。1915年,取得硕士学位的许传音获得庚子赔款留学基金资助,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取得经济学(铁路管理方向)博士学位。

许传音于1919年学成回国后,先在津浦路办事,后来在北京铁道部门工作。在此期间,他还曾到清华大学兼职做编辑。1928年,许传音来到南京,从事铁路方面的工作。1945年抗战结束后,许传音被委任为鼓楼医院副院长。1950年代初,退休后以出租房屋为生。

许传音回到南京工作后,就住在南京峨嵋路9-13号,一家人度过了短暂的幸福时光。他常年穿着长大褂,是一个话不多、固执的老头,别人叫他“许老头”。在家人印象中,许传音虽然受西方教育,但骨子里很传统,盖了两栋房子,希望家族能够聚在一起。平时喜欢看中医书,边看边写写画画。

许传音(右一)与家人在峨嵋路9号合影

带美国牧师取证夏淑琴遭遇

1937年12月4日,许传音受邀参加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持安全区难民的住房安排工作,并把自己的两栋洋房也拿出来安置难民。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共收录了编有完整序号的日军暴行案例470件,其中5件注明为许传音报告。1938年2月,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被迫取消后,国际救济委员会继续其原来的工作,许传音应邀担任委员会成员,他是成员中唯一一位中国人。

南京大屠杀期间,许传音还带着西方友人四处取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一家9人中有7人被杀、3人被奸,连同门内同住者,日军一次在此处就杀死了无辜平民11人。许传音从安全区一位难民口中得知这一信息后,便约上约翰·马吉牧师来到事发现场,为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留下了一段真实的屠杀现场影像。

许传音生前鲜少讲述的一段经历是,他于1947年两次出席南京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作证,报告目睹的日军杀、淫、烧、掠种种暴行。

前往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证

1946年,62岁的许传音还作为证人前往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证,用流利的英语和日军战犯松井石根的辩护律师伊藤进行辩论。由于许传音的回答缜密有力,伊藤感到根本不可能从回答中找到破绽,最后不得不结束质问。

出席东京审判时的许传音

1947年2月6日,中国政府公开审理谷寿夫案。当谷寿夫当庭狡辩拒不认罪时,庭长石美瑜传令证人出庭。出庭证人中就有许传音。他所提供的证言,最终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与南京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采信,成为给南京大屠杀元凶松井石根和主犯谷寿夫定罪的重要依据。

“妈妈那时候还小,她回忆说,当时收到电报,外公要去作证了,他积压在心里的东西,需要一个场合发泄出来,也为国家发挥作用。”张庆说着眼眶都红了,眼泪流了下来,“他太激动了,因为中国人终于有机会说出这些悲惨的事情,要让全世界知道这样的事实。我完全能体会到他当时的心情。”

许传音的墓地迁到功德园

1971年9月24日,许传音去世,享年88岁。后辈将其骨灰安葬在黄金山公墓,后来将其墓迁到雨花功德园。

2003年许传音的家人们从一则寻人启事中才知道,他是个不一般的人。南京师范大学张连红教授和美国华裔历史学者胡华玲女士给他们提供了不少有史料。从那以后,家人们也开始多方搜集、挖掘许传音的故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