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冷空气来袭南北方御寒侧重有何不同?这些实用诀窍让你暖暖过冬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中国妇女网

明天起

新一股较强冷空气再次来袭

此次降温将持续到28日

自北向南影响中东部大部地区

东北等地部分地区

气温将下降8~12℃

在冷空气活动频繁的当下

我们该如何正确御寒?

前方一拨实用小tips,请查收

冷空气来袭

南北方御寒侧重点有何不同?

气温下降

居住在南方和北方的小伙伴

分别该如何御寒呢?

侧重点各有不同!

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一般都会进行室内集中供暖,空气较为干燥,室内外温差较大,一冷一热易引发感冒等疾病。

取暖时需注意室内增湿和通风,出入房间及时增减衣物。同时可多喝温热水,使用加湿器,缓解燥热。

南方地区

由于南方地区没有集中供暖,室内较为阴冷,如果碰上雨雪天气,更加湿冷难耐。

可以采用多种物理防御措施,如空调、电暖气、电热毯、羽绒服、棉被、毛毯等。

南北都适用的保暖诀窍!

记住这些tips让你的冬日暖暖暖

未来,多地将加入“降温群聊”

寒冷的冬日

如何保暖才能事半功倍?

这些小诀窍助你有效暖身!

↓↓↓

这几个部位,需要重点保暖

头部:气温在4℃左右时,约有1/2的热量从头部散发;气温在-10℃左右时,会有3/4的热量从头部散发。

后背:背部受寒,抵御寒气的能力会大大下降。

肚脐:肚脐受凉,容易出现呕吐、腹痛等症状。

膝关节:膝关节受寒,会引起疼痛、屈伸不利等问题。

双脚:脚部受凉易长冻疮,还可能引起感冒。

日常生活中这么做,让冬天更温暖

吃热食:食用钙含量高的乳制品,如热牛奶、奶酪等。

多泡脚:晚上用40℃左右的温水浸泡双脚15~20分钟,让水没过脚踝,泡至身体微微出汗。

穿对衣:选择宽松舒适、过腰过腹的外套、高领等衣物,还可佩戴帽子、围巾等防风保暖。

警惕低温烫伤

取暖也要注意安全

冬季,自热贴、暖手宝、热水袋等

取暖方法“花式”上线

取暖的同时也要注意安全

如果使用不当

可能会造成低温烫伤

什么是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是指身体局部长时间接触41℃至45℃的低热物体所引起的慢性烫伤。

这类人群是“低温烫伤”的高危人群:感觉迟钝或睡得沉的婴幼儿、老人、瘫痪病人或醉酒者,需要特别重视。

低温烫伤有哪些危害?

一般情况下,皮肤与低温热源短时间接触,仅会造成真皮浅层的水泡型烫伤,但如果低温热源持续作用,就会逐渐发展为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烫伤。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若处理不当,则会发生溃烂,导致创面长时间无法愈合。

如何预防低温烫伤?

一是使用取暖物品时,要控制好温度,因为温度越高造成烫伤所需的时间越短。可直接调低取暖物品的温度,如电热毯调成低热挡;此外,要注意取暖物品不要直接与皮肤接触,如在热水袋上覆盖一层毛巾。

二是使用取暖物品时,要控制好时间,避免长时间接触同一部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