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巫溪的情思

上游新闻

关注

□文猛

一线天游思

因为美丽的巫山,激荡的大宁河,我们把这方山清水秀的地方叫巫溪。

以前,从巫山到巫溪,水路是大宁河,纤夫拉纤,竹篙撑船,几十里水路要花一天的时间。旱路是大宁河悬崖中间的古栈道,背篓负重,打杵探路,悬崖峭壁,豺狼虎豹……不管是水路还是旱路,唯一的感受就是命悬一线。如今高峡平湖,水涨船高,汽笛长鸣,从巫山进入大宁河,两三个小时就到达巫溪县城。从奉巫高速公路进入巫溪,一个小时就到达巫溪。

我们已很轻松地走到巫溪县城,我们就奔着巫溪著名的一线天去。

走出巫溪县城,县城以上的大宁河至今依然有船有篙有纤夫,顺水行舟时桨叶尽收,随波逐流,轻快得很。逆水而上之时则号子声声,纤索紧绷,半日行不到几里水路。巫溪人就在河岸边的山崖上凿了条叫川峡线的公路。有了路,就有了车,却难见宁河放舟了。往日行船至一线天胜景的白鹿镇需一天一夜,如今乘车就那么一个多小时。

说是坐车,两边还是那刀削般的荆竹峡、白鹿峡、七蟒峡,遮天蔽日。高峡的压抑,峡中散不开的马达轰鸣,我们恹恹欲睡。

“到啦——”司机一声拉长的吆喝把我们惊醒。伸头看去,还是高峡,天色更暗。

这就是一线天?

“这是鹿门峡!”

再往前,没一会儿工夫,突然天光顿开,豁然开朗,眼前一片开阔的田野,房屋,鸡鸣,狗吠,人影,尽在眼前,让我不能自已地背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不一会儿,我们又茫然了,这么开阔的田原能构筑成一线天?

司机没有回答我,默默地穿过这片叫徐家坝的田野,说没有公路可走时就到了一线天。话刚说完,公路就在青青的大山前消失了,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灿烂的桃林,一条小河从桃林尽头的峡谷中奔流而出……

走入峡谷,光线骤暗,两边100多米高的峭壁如一对括号相拥着脚下宽约丈许的清清的小河,小心翼翼地站在河中色彩斑斓的石墩往上看,我们惊呆了,两岸倾壁欲合,峡顶绿树扶疏,藤蔓垂挂若帘,那翠绿的山岩使劲地往中间靠拢,却不相连,留下一道宽二三十厘米、长约里许的亮线,“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岸似双屏合,天若匹练开”偌大的天空压挤在这么一道曲折的绿光带中,省却了蓝天、白日、鸟影,只切取那么一道亮光高悬,朦朦胧胧地映照着这古岩、清河、水声……

这一切显然应归功于头顶那两道各属一座山的像一对情侣的脸般的山岩,如果他们耳鬓厮磨,抱在一块,就成了山洞,洞中就没有了那道美丽的亮色,只有蝙蝠、怪虫、尘土飞扬;如果彼此相拒,各自以山的巍然耸立,则只是一道沟,流淌山风苦雨溪声——于是他们选择了这样美妙的、伟大的距离。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生相依。”

这是太阳藏在灿烂的朝霞中就要喷薄而出的那声鸟鸣,是寒雪下那粒绿芽就要绽开初春时的那层薄寒,是听到久别的老屋中那声犬吠时的那段石板路,是给深爱的人儿寄出求爱信时的那串邮车叮铃……这两座山岩便不只是岩啦!

借着头顶洒下的那道光,踩着光亮的石墩谨慎地向深处走去,突然见里面有几个背着背篓的山民,非常轻快地踏起一路水花向我们走来。天哪,他们从何处走出来?山民们说,高高的山上还有叫高峰、塘垭的两个村庄哩。朝着山民的来路走去,天光渐亮,不一会儿就明艳一片,眼前又是一片广阔的田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在这里实在是再贴切不过了。一线天是山民们天天必经之路,让我们好生羡慕,谁知他们十分平淡。只说这里冬暖夏凉,河中鱼特别多,峡口的山桃、野杏、野樱桃之类的野果也特别丰盛,上山下山之时总要在这里歇息,摸一串鱼回去晚饭下苞谷酒喝,摘几捧野果送给妻子儿女们吃。

司机看了我们一眼,我知道司机的意思,这也是一种距离,但我们千里奔来看此美景,一睹为快,和他们天天路过歇息摸鱼摘果蹚水过河,不都一样的美吗?一个美得理想,一个美得实际,一个美得伟大,一个美得平淡。

我们问山民,“这峡是不是叫情侣峡?”

山民们显得很惊诧,他们说:“没得那么洋怪怪的名字,叫母猪峡哩!”

我们奇怪咋叫这么个不雅的名字呢?山民指着我们看周围,峡中上下都窄,而中间鼓圆,真似母猪之肚呢。

嘿,大俗才大雅,既实际又贴切得很。

双溪溶洞别有天

位于巫溪境内的三峡胜景——双溪溶洞的发现纯属偶然,是盐泉古镇宁厂街上一个放羊娃为追一只野兔偶然发现的,可那时的巫溪实在太穷,大家也就没有当回事。

记得十年前我和几个作家到以盐泉和半边街闻名天下的巫溪宁厂古镇采风,走遍了半边街上吊脚楼中的人家,询问溶洞的事,却很少有人上山看过。还好有位叫王大福的老船工答应愿意陪我们上山看溶洞。

说是爬山,其实是攀岩,那岩极陡,又没有路,只能攀着高大的灌木艰难地往上爬。有几处还是王大福先上去,然后放了绳索下来把我“提”上去的。在离大宁河300多米的高处,我们发现了一个洞,洞呈弓形,宛若卧龙栖身之地。我们只好迂回而进,躬身而出,可没爬几步,立刻天光明艳,青山绿水,难道这就是那向往之洞?又爬了一段,又见一洞,此洞更小,不过有一对石狮子搔首弄姿、惟妙惟肖。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可看之处。大家很是失望,王大福说他也从来没有上来过,还说不久前县旅游局来人考察时是请的那放羊娃带的队,大家就怀疑走错了路线,又返回来从另一边寻去,终未见着。

今年又到巫溪,一下船,就直奔宁厂古镇,我倒要看看三峡库区中那美丽神奇得让一拨又一拨的人看了乐不思蜀的大溶洞究竟藏在哪里?

街还是那依山傍水的半边街,楼还是那些临河而建的吊脚楼,只是街后的陡岩上多出了一坡钢筋水泥架就的梯子和“双溪溶洞”四个斗大的红字。第一处还是那弓形的洞,不过有了名字叫回龙洞。第二处还是那对美丽可爱的石狮子,取名为“金狮洞”。再往前走百余步,向导说这就是那放羊娃儿发现的主洞“琳宫”——嗨,当年真可惜,溶洞奇绝之美就在于还坚持前走百余步。

走进琳宫,迎面是一尊十米多高的仙翁,白发须眉,安详静坐,十分逼真。仙翁左右或石林密布,或仙童泛舟,或雪松挺立。其中有一段被称为“鹊桥相会”的天桥,由乳石横生而成,这在全国各个溶洞中实属罕见,至今是谜。仙翁左侧有一尊高大的炼丹炉,下面红色的乳石似炉火熊熊,炉中有汪水,水中有许多鹅卵石般的乳石好似炼成的仙丹,一只癞蛤蟆正欲纵身取丹,可是眼前一把神剑倒垂,让它只好望而却步。

拜了仙翁,饮了丹炉中水,人就成了仙,就可奔赴仙女们居住的瑶池啦,这是琳宫中最为抒情的一片奇景。碧波荡漾的瑶池宽约半亩许,四周均是石幕相围,其中左边一角有一挂又高又大的金丝玉罗帐,围住另一汪清水盈盈的“仙浴池”,大概这是仙女们洗澡的禁地,连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只好转过头来移眼别处,游人当然不敢多看,漂亮的向导盯着你哩!

怪不得民谣中说:“到了大宁大昌,三年不想家乡”,大宁河边的姑娘们可是瑶池中的仙女呀!

红着脸离开瑶池,突然眼前一亮,天哪,多么宏大的龙王殿。挡着瑶池的一方是一幅宽大的石幕,左右皆有小巷与瑶池相连,好似一个巨大的舞台。舞台正中有一根被称为“国宝”的石柱,纤细而修长,通天接地,高近30米,径不过四寸,人称“定海神针”。神针之下还有几截断柱残痕,一石猴又刚好在断柱中站起,自然这桩公案又归到悟空头上了。其实早先这里是两根石柱,其中一根是因为山岩下修公路放炮震塌的,悟空只好当个“填刀人”啦!

再往下沿着洞中唯一的人造景观蟠龙柱下300多米就到了更为宏大的海底世界,海石花、海螺、水母、龙虾、神龟托塔——看什么像什么,想什么像什么,任凭你想象的骏马驰骋。

“巧施造化力,宛与人世殊;深沉窥水府,莹静适仙都。”可以作诗,可以大吼,已开发出的大溶洞会把你的诗、你的歌回荡得异常宏大、明亮。

从海底世界返回龙宫天堂须经过一坡叫“洞中一线天”的岩缝。那岩缝极窄,仅容一些不太胖的人攀岩上升。脚下是钟乳石凿成的石梯,头上是深到好几百米的岩缝和那条长200多米的亮线,比巫溪县境内母猪峡那里的真正一线天险多啦!

艰难地攀登中有机会与向导对话,巧的是向导叫王双溪,她父亲就是十年前那位帮助我们上山寻洞的老船工王大福。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万州区作家协会主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