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输血反应和应对方法有哪些?

海南特区报
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患者出现的一系列与输血有关的不良反应。输血反应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了解输血反应及其应对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1.发热反应:是最常见的输血反应,一般在输血过程中出现。患者出现发热、畏寒和寒战。是由于输血的血液制品中有致热源(如白细胞)、变质或污染所致。出现发热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给予患者吸氧,同时对剩余的血液制品进行封存,以便查找发热原因。
2.过敏反应:是输血反应中比较严重的一种,通常在输血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出现皮疹、皮肤瘙痒、呼吸困难、低血压休克等症状。是由于患者对血液中的某种成分过敏所致,应立即停止输血,应用抗过敏药物治疗。
3.血型不合:由于患者与供血者的血型不一致,导致血液成分在体内交叉配型,引起输血后血型不合。输血前需要严格核对患者血液成分和申请单信息,输血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采取措施。
4.急性肾损伤:是由于患者长期输血,体内积累了大量的肾毒素导致的。在输血前,按照医嘱严格执行输血流程,在输血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急性肾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5.循环超负荷:过量输血,会导致血容量急速增加,出现急性心功能不全、肺淤血、左心衰竭等症状。多次输血或红细胞,可能导致受血者铁负荷过量。此时应立即停止输血,遵医嘱应用速效利尿剂,如呋塞米等,必要时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缓解。
总之,输血反应是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通过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病情,甚至挽救生命。患者在接受输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自身的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得到及时的救治。同时,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输血反应的应对方法,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海南省中医院 李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