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海纳百川的由来

新民晚报新民网

关注

■朱 光

可阅读的建筑,已经无法满足市民挖掘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底蕴的好奇心。上海从一个小渔村到大都市,其中澎湃的历史长河又是如何流淌的?如果不是闵行区推出了话剧《大江北望》,我们对处于长江下游入海口,冲积型平原自然成为泥沙俱下“兜底处”的上海,千年来如何治水并不曾察觉——《上海县志》里记载,“松江”得名于“吴淞江”,为除水患,把“淞”字的三点水去掉,成为“松江”。《大江北望》开场提及“苏松两府”始终患于水,就是苏州府和松江府,经常发大水……黄浦江从吴淞江的支流,“翻盘”成主流,这才造就了如今浦东、浦西两岸繁荣盛世的格局。

松江出品的话剧《陆机》,则聚焦陆机这位书法家,其代表作《平复帖》更是被誉为“中华祖帖”。书法、话剧,凸显文化传承,该剧貌似呈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立言”,实则折射出其“立功”乃至“立德”之上。松江别称“云间”,就出自陆机兄弟陆云(字士龙)之口。当陆云向友人自我介绍时,脱口而出:“云间陆士龙。”松江,是上海之源。这个源字,不仅包含了天文地理,也包含了历史文化、人物掌故。

话剧,可以为一个地方一个时代的英雄、功臣树碑立传,让他们继续在这片热土上传承文化信仰、城市精神。看上海历史钩沉,还是要看上海戏剧舞台——揭秘上海海纳百川的由来,俯仰天地雄浑之间的伟大与奉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