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疼痛一定是肩周炎吗?

南宁晚报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四肢骨伤科罗显德
肩痛是肩关节疾病的常见症状。主要包括肩关节及周围肌腱、韧带的损伤或退变,也见于某些内科疾病的牵涉痛。有很多人认为肩关节痛伴活动受限就是“肩周炎”,加大关节活动,结果越动越严重,其“罪魁祸首”很可能是肩袖损伤等。下面列举一些常见肩痛疾病的诊疗思路。
一、临床诊疗步骤
第一步,判断创伤与非创伤:通过主诉及病史、结合查体,主要排除肩关节脱位、肱骨近端骨折、肩锁关节损伤等创伤性痛。
第二步,肩部内源疼痛与外源性牵涉痛:一旦排除了创伤性痛,第二步是排除外源性牵涉痛。详细病史和仔细查体是必须的。通常,外源性则难以定位疼痛。例如疼痛来自胸部或腹部,则疼痛本身常是模糊的。
1.如果疼痛放射至肩部及手臂甚至手,则可能是颈或者臂丛神经受压导致。
2.每次肩痛发作时出现出汗或呼吸困难的可能存在心肌缺血。
3.近期遭遇车祸等外伤导致的肩部疼痛可能存在脾脏损伤。
4.常见外源性牵涉痛如下表:
(1)神经科:胸廓出口综合征,肩胛上神经卡压,带状疱疹,颈椎病,脊髓病变,偏瘫肩。
(2)腹部:肝胆疾病,膈肌病变-右肩。
(3)心血管疾病-左肩:心肌缺血、腋静脉血栓。
(4)肺部:上叶肺炎、肺尖肿瘤、肺栓塞。
第三步,盂肱关节内与盂肱关节外部疼痛:在排除外源性牵涉痛以后,此时将判断疼痛是否来自盂肱关节以外。此类疼痛症状患者常能够较准确的定位,例如肱二头肌腱疾病引发的疼痛常出现在结节间沟,或定位于肩锁关节部疼痛的肩锁关节炎等。
第四步,盂肱关节内疾病的判断:确定了关节内源性疼痛以后,临床医师就要通过检查肩关节主被动活动度、力量、撞击试验等来判断具体病因,例如肩袖撕裂、肩周炎等。
二、非创伤性肩痛的常见病因
1.肩袖损伤。是最常见的肩部疼痛原因之一。表现为肩关节主动活动疼痛且活动受限,但被动活动疼痛则较轻、基本不受限,同时大部分患者还有特定的疼痛弧:即肩关节主动外展60°~120°时肩痛,肩关节外展<60°或>120°时,肩痛减轻甚至消失。
大多数肩袖撕裂是一个进行性的机械磨损的过程,先引起肌腱的退变及纤维化,然后肩袖滑膜的表面部分性撕裂,最后导致肩袖全层的撕裂;肩关节撞击综合征是肩袖损伤最常见的类型;多见于老年人;少数患者由急性外伤所致。此时过度活动会加重肩袖损伤的程度,若进展为巨大肩袖撕裂(肩袖撕裂长度>5cm等),则治疗比较困难。
2.肩峰撞击综合征。是指盂肱关节在进行外展或上举动作时,肩峰下的空间结构受到肱骨头与肩峰的撞击和反复摩擦,引起的肩峰下滑囊和肩袖肌腱炎症、退变,甚至肩袖撕裂,引起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肌力下降等。
3.肩周炎。为粘连性肩关节周围炎,是指肩关节周围韧带、肌肉、肌腱、滑囊等软组织损伤、退变进而造成了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体格检查可表现为肩关节各个活动角度均受限,肩关节十分僵硬,和冻住一般,故又叫“冻结肩”,且肩周炎的患者遇冷时疼痛加重。肩周炎少有外伤史。通常属于可逆性的病变。常见引发肩周炎的病因:中风、帕金森,以及其他需要肩关节制动的情况。
4.肱二头肌腱炎。是一种退行性病变,患者主诉肩前部疼痛,在举重物、提购物袋等以及伸过头顶时加重。在此肌腱走行的结节间沟部压痛明显。部分患者,在二头肌腱短头止点的喙突部亦压痛明显。患者屈肘、前臂旋后时疼痛加重。
5.盂肱骨关节炎。受寒、过度运动史,肩关节酸痛不适;肩关节活动基本正常,肩部广泛性轻压痛;表现为关节盂、肱骨头的关节软骨磨损和撕裂。
6.肩关节钙化性肌腱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其特点是钙盐在肩袖肌腱中的沉积,引起关节周围炎症反应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典型的亚急性低度疼痛,也是首发症状,疼痛通常在夜间加重。而在钙化后阶段则表现为剧烈的疼痛及明显的活动受限。此外,钙化性肌腱炎可伴有局部发热。
7.肩锁关节炎。肩锁关节处局部肿痛,肩关节上举150°以上或极度被动内收可加剧,肩关节上举、水平内收受限。
8.化脓性肩关节炎。发热,肩关节肿痛,伴功能障碍;体温升高、肩关节弥漫性肿胀,广泛压痛,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高。
总结
肩关节疼痛原因较多,要找专科医师正确诊断与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甚至不正确锻炼也会导致病情加重。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