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长宁医生提醒:这个病要早治疗,否则后果很“炎”重!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上观新闻

今天(10月12日)是第27个世界关节炎日。在诸多关节炎类型中,类风湿关节炎因病程长、易反复、致残率高等特点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关节内一科主任医师朱琦提醒:类风湿关节炎的早诊断早治疗,以及长期坚持规范治疗,是控制病情发展最重要的办法。

光华医院关节内科病房内,78岁的孔阿姨向记者展示着她已经严重变形的双手。从1972年至今,孔阿姨已经前前后后在光华医院看了50年的类风湿关节炎,这次也是因关节疼痛肿胀加剧,重新住进了医院。

回想起多年的患病史,孔阿姨说:“最初我患上类风湿关节炎的时候只有28岁,也就是手指关节疼,来到光华医院看了一年半觉得病好了,医生的话不放在心上,药也不吃了,后来就复发了。”

接过孔阿姨的话,朱琦说:“8年后她再次来医院就诊时,我们发现她的关节破坏非常严重。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来说,只有早诊断早治疗,通过持续规范治疗来严格控制疾病活动度,才能把对关节的损伤降到最低。”

朱琦介绍,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它以关节炎为主要表现,发病部位多为手、腕、足的小关节,早期常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和晨僵等症状,晚期可出现关节僵硬畸形、骨骼肌萎缩等症状,甚至可发展为残疾。其中女性好发,发病率为男性的2—3倍,高发年龄为40—60岁。在病房当中,类风湿关节炎也是关节专科主要的病种。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1. 晨僵

晨起关节粘滞感,早晨起床时关节活动不灵活或僵硬的主观感觉,起床活动一段时间后症状即缓解或消失,同时可伴有四肢发凉、麻木等现象,持续时间多超过60分钟。

2. 对称性、多关节病变

以腕关节、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等小关节受累为主,也可累及肩、肘、膝、踝。

3. 关节疼痛

关节疼痛也是所有类风湿患者的表现,其中以手关节最为常见,其次是足趾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肘关节。疼痛多呈持续性和对称性,时重时轻并伴有压痛。

4. 肿胀

因关节腔积液或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引起,多呈对称性,可出现明显的关节肿胀,常伴随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指间关节的肿胀,因形似纺织用的“梭子”,因此也称为“梭形肿胀”。

5.畸形

病情发展到晚期,患者会出现多种关节畸形,最常见的是手指关节(天鹅颈、纽扣化等畸形)和脚趾关节(拇外翻等畸形),膝、肘、肩关节也可因结构破坏而变形,严重者病变关节失去活动能力。

6. 关节外表现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除了危害关节,还会危害其他器官组织,如皮肤、血管、心脏、肺脏、肾脏、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若有发热,多为低热;部分患者出现类风湿结节、血管炎、心包积液等表现。

“一旦出现手指关节的对称性肿胀疼痛,或者出现晨僵,早上起来觉得关节僵硬,不能握拳,活动以后才能够得到改善等情况,就要引起重视,尽早就医排查。”朱琦提醒道。

“目前,我们在临床上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手段,包括改善症状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缓解病情的抗风湿药,以及更新的生物靶向制剂。同时,我们还会结合中医辨证治疗,加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中药。”朱琦介绍,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规范治疗,能够达到控制关节肿痛、抑制关节破坏进程的效果。

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不可忽视。“要充分休息,饮食摄入营养全面,避免感染,如感冒腹泻、尿路感染等加重病情的因素。另外,还要注意避免外伤。”朱琦说道。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1.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穿衣注意防寒防湿;戒烟;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克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

2. 适度运动

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比如跑步;多晒太阳。

3. 保护关节

尽量用较大、有力的关节,减小小关节受力;不要让关节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姿势。不要使关节长时间处于变形位置。

4. 合理饮食

饮食方面保证营养均衡,可以吃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喝牛奶补钙,不要吃刺激性食物和高脂食物。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稿:赵 立、何郁柠

摄影:何郁柠

编辑:竺嘉茹

责编:王 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