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对话诺贝尔奖得主② 罗伯特·奥曼:没有激励机制 经济将缺乏增长动力

封面新闻

关注

对话诺贝尔奖得主② 罗伯特·奥曼:没有激励机制 经济将缺乏增长动力

02:33

编者按

2023年,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经济增长动力明显不足。与此同时,全球供应链重构及保护主义势力抬头,使各国经济面临结构性调整压力。

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世界经济如何复苏?我国经济如何高质量发展?为了寻找答案,封面新闻记者专访多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

本期独家对话的对象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奥曼,听听他对激励机制的最新解析。

▶人物

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罗伯特•奥曼

罗伯特·奥曼 (Robert Aumann),1930年出生,数学家、经济学家。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曾担任以色列数学学会主席,国际博弈论学会首任主席。

罗伯特·奥曼是博弈论发展史上的核心人物,因“通过博弈论分析改进了人们对冲突和合作的理解”,他与托马斯·谢林(Thomas Schelling)共同获得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会指出:“罗伯特·奥曼是对无限重复博弈进行全面正式分析的第一人。重复博弈理论增强了人们对合作先决条件的理解——为什么当参与者很多、互动不频繁、互动很可能中断、时间范围很短或他人的行动无法被清楚观察到时,合作会变得更加困难。对这些问题的洞察有助于解释价格战和贸易战等经济冲突。”

谈经济学

大部分经济学

都可以用“激励”概括

在罗伯特看来,博弈论是关于拥有不同目标的多个个体或团队在对局中制定策略的科学研究。他曾表示,在对局中,每个人都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改变策略。

博弈论是现代数学的分支,也被广泛用于经济学、金融学、国际关系、政治学、军事战略等领域。

谈及博弈论的核心,罗伯特向封面新闻记者表示,博弈论最重要的内容是利用激励机制(incentive)来实现目标。

他认为,“激励机制是人们在博弈论中最应该掌握的内容,它并不难理解,却是博弈论的精华。分析了给另一方或另几方提供何种激励是非常有必要的。”

罗伯特表示,在经济领域,大部分经济学都可以用“激励”来概括。“想让人们按你的想法来做事吗?如果想,需要给他们激励。没有激励,就没有做事的动力。”

罗伯特还表示,每个人都有需求,他们的需求应该得到满足。每个人都有能力,他们的能力应该得到锻炼。他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尽可能多地工作。比如,一个科学家要尽所能去做科学,一个公共汽车司机应该开好车,服务好公众。比如,一些没有足够食物、衣服、教育的人,应该得到需要的东西。

“如果不工作,需求也能得到满足;如果付出巨大努力,却得不到比不努力者更多的东西,那为什么要努力?”罗伯特认为,“人们如果没有动力,就不会工作。经济将会发展非常缓慢,增长乏力,这就是为什么激励很重要。没有激励机制,整个社会的经济将缺乏增长动力。”

谈贸易摩擦

从重复博弈角度看

受长期利益驱动会考虑对方利益

记者注意到,2005年,罗伯特在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演讲中,曾提到战争的“经济分析”。“我说的不是如何为一场战争提供资金,或者如何在一场战争后进行重建。我说的是导致战争的动机(incentive),以及建立防止战争的动机。”

罗伯特举例,1947年至1991年,美国与苏联出现了冷战,当时美苏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想阻止战争,显然应该解除武装、降低军备水平,但解除武装可能会导致战争。”

罗伯特认为,“激励机制”其实是美苏没有爆发“全面热战”的原因。他认为,美苏都拥有核武器,任何一方都不愿用常规武器攻击对方,因为有被核武器报复的风险。即使一方在一场战争中赢了,也将是一个灾难。核武器的存在是为了不被使用,它会起到震慑作用。双方考虑到对方拥有核武器的事实,就不会轻举妄动。

“所以,我认为核武器实际上是一种和平的工具,这可能颠覆你的认知。核武器的存在对双方来说,对每一方来说,都给了对方一种威胁,而不至于做得过火。”罗伯特说。

谈及当前存在的贸易摩擦,他表示,虽然不清楚细节,但从重复博弈角度来看,如果双方预期到交易次数会增加,那么受长期利益的驱动,就会考虑到对方的利益,为再次合作创造条件。

寄语青年

选择喜爱的事业

形成“正向循环”

记者注意到,罗伯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不时会被问到对年轻人的建议。“我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

罗伯特也曾谈及自己青年时代的选择,“博弈论是应用数学的分支。在我的学生时代,应用数学是被看不起的。当时就很多纯粹的数学家,他们趾高气扬,看不起它。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我对数学的喜爱。”

“我认为当年轻人必须选择职业的时候,应该选择真正喜欢做的事情。”93岁的罗伯特对封面新闻记者说,“如果你喜欢滑雪,就可以成为一名滑雪教练。如果喜欢做生意,就应该开一家公司。对于喜欢做的事情,你通常会做得很好。当你做得好的时候,就会更喜欢这件事,这会形成正向循环。”

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张馨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