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洋葱快评|“萝卜刀”流行校园,不必大惊小怪

齐鲁晚报

关注

评论员 朱文龙

一甩刀出来,再甩刀回去。近来,一款名为“萝卜刀”的玩具风行校园。有学校周边文具店一天就能卖出上百把“萝卜刀”,某线上网店单月销量更是突破10万件。

所谓“萝卜刀”,是一款形似萝卜的彩色塑料仿刀玩具,能借助自身重力实现刀体滑动。“萝卜刀”的可玩性高,契合了孩子爱玩的天性,深得孩子喜爱,甚至有成为孩子间社交媒介的趋势。

“萝卜刀”,被孩子们视为“宝贝”,在一些家长看来却是隐患重重,最好能够禁止销售。

根据报道,部分家长希望禁售“萝卜刀”。一则是出于安全考量,在他们看来,“萝卜刀也是刀”,虽说是塑料制品,但其顶部很坚硬,如果用力过猛,或者是不慎摔倒,还是有可能对眼睛等脆弱部位造成伤害。

二则,是担心孩子使用萝卜刀模仿刺、捅等动作,可能会对其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形成暴力思维习惯和攻击心理。

孩子是家长的心头肉,牵涉到孩子的事情,家长们总是会慎之又慎。担心“萝卜刀”可能会伤害孩子,这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在这件事情上,没必要太过担心,更不必非要禁售“萝卜刀”而后快。

诚然,“萝卜刀”顶部是有些坚硬,但是其刀刃很钝,钝到不能称其为刀刃,且锋利程度远不如铅笔、圆规等文具,划伤人的概率并不高。如果“萝卜刀”因所谓“安全隐患”被禁售,那么,“危险性”更大的铅笔、圆规岂不也有被禁售的风险?

至于“萝卜刀”会激发孩子暴力倾向,也没有必要过分担心。要相信,正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没有那么脆弱。很多 “80后”“90后”小时候都打过雪仗、玩过水枪。这些游戏攻击性乃至对人体的伤害程度,都要比“萝卜刀”大得多。但玩着这些游戏长大的“80后”“90后”群体的整体价值观构建显然并未受到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必要放大“萝卜刀”的危险性。

总之,对于“萝卜刀”流行校园,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玩具。对于家长而言,可以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规避能够预料的风险,而不是以“安全”的名义,剥夺孩子玩玩具的权利。毕竟,童年只有一次。那些玩具,对家长来说,可有可无,但对于孩子来说,却可能是一段美好的、不可替代的回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