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湖北加快“世界光谷”建设行动 到2025年诞生1家千亿级科技领军企业

长江商报

关注

长江商报消息 湖北正加快建设“世界光谷”。

近日,湖北省政府发布《加快“世界光谷”建设行动计划》(下称《计划》),提出到2025年,“中国光谷”世界影响力初步显现,力争实现“五个一”目标,即打造1个国家实验室、开展100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诞生1家千亿级科技领军企业、培育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形成1个万亿产业集群。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光谷”。

湖北将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策源地

《计划》要求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策源地,突出“四个面向”,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东湖科学城,推进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战略科技力量建制化布局,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攻关,鼓励未知领域的原始创新和破壁性探索,推动科教深入融汇、产教深度融合,做强科技创新策源引擎。聚焦“光”领域,巩固和发挥光通信、激光等光电子核心领域领先优势,以芯片为重点突破口,以点带面完善细分产业链条、形成产业板块,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稳定性和竞争力,前瞻谋划、加快布局硅光一体化、光电一体化等前沿领域和未来产业新赛道。

湖北将通过构建高水平实验室体系、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高能级产业创新平台来建设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通过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前沿引领技术创新、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鼓励未知领域创新探索来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攻关。聚焦高端芯片、关键设备、基础原材料、基础软件等领域,突破存储芯片、超高速光收发模块专用芯片、功率半导体芯片、传感芯片、光纤传感网络用特种光芯片与器件、OLED有机发光材料、超快激光器种子源、工业基础软件等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聚焦新一代通信、高端装备、生物科技、智能科技等前沿领域,加强6G、量子通信、超高速光传输、化合物半导体、微机电系统(MEMS)、三维异质异构集成、忆阻器、量子点OLED、激光跨尺度极端制造、三维多轴装备集成、3D生物打印、医疗人工智能、人机交互及人机共驾、复杂环境感知等技术攻关,形成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支持可见光通信、碳基集成电路、脑机接口、万物智能互联等下一代信息技术研发;支持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基因编辑、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单细胞多组学、合成生物科技、组织工程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生命科学技术研究;支持氢能、新型储能等未来能源技术,以及新一代半导体材料、超导材料等未来材料技术研究。

在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力度方面,支持“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强化行业技术引领,增强产业关键环节控制力,发展成为全球细分行业领军企业。支持领军企业组建高能级产学研创新体系化平台,共建任务型联合体承担国家科技专项等重大任务,开展底层技术、关键材料、核心部件等研发攻关。支持领军企业建立垂直整合一体化业务模式,通过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实现技术进步,增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鼓励领军企业开展国际专利布局和国际标准创制,打造一批享誉全球的知名品牌。到2025年,培育百亿级以上科技领军企业20家,新增省级以上产业创新联合体5个。

十大举措推动“世界光谷”建设

《计划》提出,未来3到8年,湖北将坚持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一体化推进,加快实施十大关键举措,力争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世界光谷”建设全面起势、加力提速。

十大举措分别是创建光电子信息领域国家实验室、实施顶尖科学家引进培养工程、实施“尖刀”技术攻关工程、培育千亿级科技领军企业、建设世界一流光谷科学岛、搭建国际领先的硅光芯片创新平台、打造全球化合物半导体创新中心、举办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东湖科学论坛、打造承载国际产业交流合作功能的“光博会”以及推进一套体制机制改革措施。

《计划》提出,到2025年,力争获批光电子信息领域国家实验室;引进培养全球顶尖科学家90名;力争培育1家千亿级科技领军企业;光谷科学岛基础设施全面建成,一批创新平台投入使用;将东湖科学论坛打造成为国家级创新论坛;将“光博会”打造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光电子信息开放平台。到2030年,依托光电子信息国家实验室诞生一批前沿和颠覆性原创技术成果;成为全球顶尖科技人才聚集地;培育2家千亿级科技领军企业;光谷科学岛全面建成,成为国际一流的创新集聚区;东湖科学论坛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水平、前沿性的创新论坛;“光博会”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彰显,成为“世界光谷”的闪亮名片。

“世界光谷”建设将聚焦存储器、车规级芯片、三维集成技术、EDA、激光跨尺度极端制造、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领域,到2025年,推动100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到2030年,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和竞争力大幅提升。支持武汉新芯、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九峰山实验室、江城实验室等单位建设国内首个12英寸商用硅光芯片创新平台,2024年底前完成硅光工艺平台通线和工艺设计套件(PDK)开发;到2025年,完成12英寸基础硅光流片工艺开发,形成国际领先的硅光晶圆代工和生产制造能力;到2030年,打造12英寸硅基光电融合工艺线,建成全球前三的硅光芯片特色工艺线,器件性能达到国际领先,形成广泛的光电子芯片加工能力。在化合物半导体领域,到2025年,实现4条化合物半导体试验线完全国产替代,完成基础领域研究、新材料、新工艺的集成验证,“生长”出从光芯片、光模块到光器件的产业链条;到2030年,建成化合物半导体领域面向全球开放共享的集成创新研究中心,覆盖基础技术前沿研究、产业链集成验证、产业孵化等环节,引领全球化合物半导体技术进步。

●长江商报记者 徐靓丽

责编:ZB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