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让禾下乘凉梦照进现实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黑龙江日报

□秦薏颜 本报记者 马一梅

旭日东升,众星拱北,天下粮仓,绿色屏障。黑龙江正以其独有的大农业、大平原、大粮仓自然禀赋,向世人展示着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实力与气魄,更以自立自强的现代化农业强省之姿一步步将“禾下乘凉梦”照进现实。

盛夏时节,走进位于北大荒农垦集团建三江分公司七星农场有限公司的“万亩大地号”,只见水田漠漠、满目青翠,几名农场职工正在熟练地操作着无人机巡检农情,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近年来,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因地制宜兴修新金融“水利工程”,以产业级思维构建“智慧乡村”综合服务体系,引流金融活水润泽61万农户和7000余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累计投放线上惠农贷款近1000亿元,为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节约融资成本20多亿元。

把脉良种 “科技芯”产出“安全粮”

稻禾底下好乘凉,好种出好粮,有粮心不慌。如何把好“种业振兴”这根脉,端牢“中国饭碗”?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强化金融科技支撑,引流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三农”,引导农民形成信用自觉,充分发挥“种业振兴+粮农权益保护”1+1>2的金融杠杆推力,为粮食安全旋上“安全阀”、拧紧“双保险”。

培植科技自立自强的“金种子”。“我现在要做的是提取大豆胚芽DNA,通过比对选取优质种子。”在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现代化育种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将一株株翠绿的大豆幼苗移入培养皿。“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石。我们一直致力于为市场提供优良的种子品种和专业化种植解决方案,承担着‘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重要使命。在生产、加工、销售以及种植基地建设、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探索种源‘卡脖子’技术难题攻关等诸多环节,都离不开建行的资金支持。”近年来,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向垦丰种业投放近20亿元资金,为“德美亚1号”“龙垦3092”“三江6号”“垦川香”等优质种子品牌装上“科技芯”,让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为打好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翻身仗”奠定了有利基础。

攥紧粮食稳产增收的“钱袋子”。“农民愿不愿意种粮、愿意种多少粮,关键看种粮能给农民带来多少收益。”黑龙江的玉米播种集中在每年3月份,收获季节集中在9至10月份。本应忙着种植的季节,五大连池市太平乡兴华村的种植户刘力国却犯了难。受年初玉米价格波动影响,粮价一跌再跌,去年收的玉米还有很多没来得及卖出去。在价格下跌的市场环境下,粮卖还是不卖,成了刘力国的烦心事。对此,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启动了粮农收益保障机制,为包括刘力国在内的100多户经营主体提供了玉米看跌期权业务,涉及玉米600余吨、种植面积300余亩。一个月后,玉米价格持续下跌,得益于大宗商品套保业务的全力保障,农户通过行权损益获得100元/吨的补偿,有效规避了市场价格风险,既打开了卖粮的“粮袋子”,又守住了农民的“钱袋子”。

涵养信用就是金山银山的“好种子”。为改善长期以来形成的“人情社会、信用荒漠”的农村信用环境,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智慧乡村”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入手,不断探索信用量化和变现的方法路径,瓦解了金融乱象的温床,“能不能贷信用说了算”的观念深入人心。“过去贷款又是五户联保,又得请客吃饭,一不小心还可能让违法中介钻了空子。自从我前年用上‘智慧乡村’线上平台贷款,建行看我信用良好、还款及时,还给我优惠了利率。现在明白了,信用就是我的资本,越诚实守信就越能获益。我们村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在争当‘信用户’,我们村也成了让人羡慕的‘信用村’。”看着手机里比去年多出来的10万元贷款额度,双鸭山市饶河县朝阳村农户徐双颇感自豪。在2023年农贷投放期,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农户信用类融资产品授信占比高达96%,在倡导诚信文化营造“大环境”的同时给农户带来了“真金白银”。

深耕黑土 “招招鲜”才能“吃遍天”

三江平原稻花飘香,飞鹤牧场牛羊欢畅。从专注主粮金融供给,到支持农林牧全面发展,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秉持大食物观,从满足人民群众“吃得饱”向“吃得全”“吃得好”的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搭平台、连网络,汇集更多信用数据,助力服务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在同业首创“龙牧贷”“农户畜牧贷”纯信用生猪养殖贷款,研发“龙链易贷”产业链版贷款产品,将畜牧养殖户纳入金融支持范畴。同时,针对“一域一业”“一县一品”的特点,开展个性化产品创新,“龙林快贷”“龙榛快贷”“花生贷”“木耳贷”“养牛贷”“烤烟贷”等一系列产品为县域经济插上了腾飞的“金翅膀”。

激活林下经济一池春水。在大兴安岭地区林业局职工刘长胜承包的北极村前哨林场鹿苑,游客们被一串串清脆的鹿铃和身着鄂伦春民族盛装的刘长胜所吸引,纷纷驻足打卡拍照。“这里不仅体感凉爽,空气还特别新鲜,摘野果、看极光、玩漂流,还能近距离投喂这些可爱的驯鹿,真是太惬意了!”从“火炉”重庆一路向北,置身于北极村这个天然“大氧吧”,感受驯鹿部落原始与现代交融的文化氛围,游客李红霞一家大呼过瘾。“我们林场职工一年除了春秋二季护林外,没有其他收入来源。想着承包这个鹿苑改善一下生活条件,可是没有资金支持也真发愁啊!要不是建行为我们林场职工送来了贷款,让我凭信用就拿到了10万元钱,这鹿苑也不会有这么大起色,现在来观光旅游的人也多起来了,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每每说起建行对林场职工的支持,刘长胜总是心怀感激。

丰富畜牧产业供给链条。“快来看看我这小仔猪成色咋样?”怀抱着还未满月的仔猪“星星儿”,大庆市林甸县蒋明生猪养殖场法人蒋凤明高兴得合不拢嘴。“年前那段时间由于疫情的原因,生猪销售渠道受到严重影响,原本300斤左右出栏的生猪养到700斤,饲养成本急剧升高,资金周转出了问题,在我着急上火的时候,建行到村上宣传‘龙牧贷’,我顺利地贷下来140万,我想啥时候用就啥时候用,利息按天跑,不用不花钱,挺方便。而且利息就3厘多。” 据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乡村振兴金融部负责人介绍,“龙牧贷”投放以来已累计授信近5亿元。

助力特色产业突围“出圈”。群山环抱下的牡丹江东宁市大肚川镇闹枝沟村热闹非凡,一排排色如墨玉、状若元宝的春木耳喜获丰收。农户们趁着天晴无雨,正在把刚刚采摘下来的木耳收入背篓再拿到晒场晾晒。“种木耳用钱的地方太多了,刚开始建行推出‘木耳贷’的时候,用手机几秒钟就申请到账了,我都不敢相信。现在我们村的农户就认准建行贷款了,方便又实惠,村里有几个农户用咱贷款扩大了种植规模,还赶上行情好一下子就富了!”木耳种植户齐锡国道出了农户们的心声。如今“木耳贷”在东宁市已火爆“出圈”,土特产已形成大产业,近4亿元资金让2700余个农户步入了致富“快车道”。

立足“千万” “一处富”变为“处处富”

从第一笔线上涉农贷款“垦区快贷”的诞生,到如今已覆盖全省13个地市、99个市县区和128个农林场,汇集了1.82亿亩确权土地数据,100万农户、9800家农资经销企业、8300家新农主体、1100家社会化服务主体的生产经营数据以及600多亿元的补贴数据。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智慧乡村”综合服务体系项下贷款产品已增至26款。在发扬“智慧乡村”首创精神的同时,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也将学习浙江“千万工程”典型经验的实效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基层治理,推动美丽乡村、美丽生态、美好生活有机融合的深度实践。

助力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在佳木斯富锦市砚山镇巨福村,村委会会计王旭伦兴奋地向前来调研的建行工作人员反馈:“自从建行给我们上了‘三资’管理平台,就实现了‘三务’阳光公开。特别是账务审批环节,都是实时到账、实时审批,帮助我们村集体提升了管理能力和效率。再也不用在镇政府、镇服务中心和银行之间来回跑了。‘裕农通’线上线下金融支持更是到位,老百姓有啥生产和技术问题都到这个APP上问,实在不行就到现场大家商量解决办法。”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深化“三级书记”下乡调研实践,深入田间地头问需于民,为村集体开立账户2660多个,累计为17个市、县、乡上线农村“三资”平台,交易量突破3万笔;为近1800个行政村上线“智慧村务”平台,助力健全乡村诚信体系,切实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

有效壮大村集体经济。在齐齐哈尔富裕县忠厚乡蓬生村,推进大垄适度规模经营壮大村集体经济百村示范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我们村主要以110cm和130cm大垄为主。由于土地种植面积的扩大,无论播种、撒药还是收割打包,对设备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每年设备维修、保养费用更是一笔大开销,更别提想更换几台新设备了。但是村集体缺少抵押物,我们根本找不到合适的贷款渠道。”伴随着“托管云贷(集体版)”的成功授信,蓬生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王永文如释重负,不仅村集体机动地可以作为抵押物,还延长了贷款期限,彻底解决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准入门槛高、抵押难、贷款额度低的问题,让乡村产业兴旺之路越走越宽。

建设美丽乡村新生态。在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定点帮扶的哈尔滨市延寿县六团镇富源村,驻村工作队立足村情,围绕带动脱贫群众可持续增收,蹚出了一条生产经营规模化、多元化、标准化的电商产业帮扶之路,打造出黑木耳和甜食玉米示范基地以及“建源情”产业特色品牌。村民争当致富带头人、文明道德楷模,投身种植养殖,发展庭院经济,纷纷找到了致富门路,富源村的村风村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由原来的“上访频发村”华丽转变为“精神文明村”。

①“智慧乡村”助力农户玉米稳产增收。

②“木耳贷”在东宁市火爆“出圈”。

③集体版“托管云贷”为村集体融资解难题。

④建设银行建三江支行工作人员深入北大荒农垦集团调研。

⑤大庆市林甸县养殖大户蒋凤明向建行工作人员介绍生猪出栏情况。

⑥“龙林快贷”让鄂伦春小伙承包的鹿苑越来越红火。

⑦金融活水润泽黑土沃野。

本版图片均由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提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