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并指畸形一定要手术治疗吗?术后会出现哪些问题?手外科专家一文全解

北京日报

关注

除了人们常说的”六指“,也就是拇指畸形,临床上还有一种小儿手部常见的先天畸形——并指畸形。并指畸形是一种出生后即可发现的手部畸形,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0.2‰~0.3‰,男孩发生率略高于女孩,手部并指多于足部并趾。

很多家长因为孩子的并指畸形而感到束手无策,今天,手外科主任医师杨勇全面详解先天性并指畸形,为家长排忧解难。

病因与表现

如何诊断为并指?

新生儿出生后手部虎口、示中指、中环指和环小指指蹼高于正常高度,表现为手指不同程度的并连,即可诊断为并指。

一般几个手指合并在一起?

临床两指并指相对多见,三个或更多的手指并在一起相对少见。综合征畸形多表现为多个手指并指,如Poland综合征、Apert综合征。

哪几个手指合并在一起较为常见?

并指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中环指并指,环小指并指,中环指并指和拇示指并指。

生天性并指的孩子还会有其他方面的异常吗?

并指畸形多是单独发生,部分并指患儿会伴发身体其他部位或器官的异常。临床上有超过300种综合征疾病伴发并指的表现,如Poland综合征(短指并指畸形)、Apert综合征(尖头并指畸形)、束带综合征、先天性多发关节挛综、分裂手畸形、巨指等,都可以伴发并指畸形。因此,对于并指畸形的患儿要进行全身评估和其他器官筛查,排除其他合并畸形的可能。

并指一般发生于单侧还是双侧?

单侧、双侧的发生比例各占50%。

并指畸形的发生与哪此因素有关?

大多数并指畸形没有明确的致病因素,可能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导致的。

环境因素:包括放射性辐射、特定的感染、以及激素、酒精、药物等。

遗传因素:包括染色体缺陷或基因突变。单发的多拇畸形可能是单基因突变导致,遗传模式一般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手部畸形家族史者,其后代患病概率会比一般人高。

其他疾病:并指畸形也可能是某些综合征在手部的临床表现。

并指畸形分为哪几种类型?

并指畸形的分型主要依据并指的范围、程度和累及结构,可有以下几种分型。

不完全并指:

皮肤相连未及手指全长。

完全并指:

并指的范围累及手指全长。

皮肤性并指:

仅为皮肤相连。

骨性并指:

手指之间存在指骨融合。

复杂并指:

表现为并指多指或合并其他手指畸形等更为复杂的情况。

治疗与预后

并指畸形一定要进行手术治疗吗?

绝大多数并指需要手术治疗。对于少数畸形程度较轻、简单的皮肤不完全并指,无须手术。

为什么绝大部分并指建议手术治疗?

并指畸形影响小儿手部的外观和功能,尤其是手指不能充分外展影响手部的抓握功能。此外,对于相邻手指长度差异较大的并指,如拇示指并指和环小指并指,还会影响手指的生长发育。

分指手术的最佳时期是什么时候?

分指手术的时机主要取决于并指所累及的部位和结构。

相邻手指长度差异大的并指,如

拇示指并指和环小指并指,建议1岁左右进行分指手术

。否则容易影响较长手指(示指和环指)的发育,并造成手指的旋转和屈曲畸形。相邻手指长度相近的

示中指并指和中环指并指,可以1.5~2岁手术

复杂及复合型并指,建议1.5~2岁手术

。因为2岁手术时,手部体积显著增加,手术操作的难度有所降低,有助于取得更好的疗效。

分指手术一般需要几次手术完成?

累及两个手指的并指多数一次分指手术即可完成。

两个以上手指并指,若为不完全皮肤并指,有可能一次手术完成分指;若为完全并指或复杂并指,应当分期进行分指手术,避免出现手指血运障碍。

分指手术需要植皮吗?

不完全并指的病例

,如果指间相连皮肤松弛,可以通过设计多个局部皮瓣将手背皮肤向前推进的方式,直接重建指蹼覆盖手指的创面,无须植皮。

完全并指或复杂并指的患儿

,指间连接皮肤较紧。并指分指后,手指的体表面积增加22%,因此创面直接闭合困难,需要进行全厚皮片植皮修复。

如果需要取皮,一般取哪个部位的皮肤?

常用供皮区包括腹股沟、肘前区以及内踝远端等。

手术是全麻下进行,会对小儿生长发育或智力有影响吗?

小儿手术均需在全麻下进行,全麻是很安全的麻醉方式。尚未有文献报道全麻会对小儿生长或智力产生影响。

分指手术的预后如何?

绝大多数患儿术后手部外观和功能改善满意,但预后与畸形严重程度相关。

术后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

1、 切口瘢痕挛缩造成手指偏斜及屈曲畸形。2、并指不同程度复发。3、皮肤移植相关问题 ,包括植皮坏死、色素沉着、毛发异常生长等。4、关节僵硬,活动受限。

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或减轻上述问题?

除了手术外,术后相关的辅助治疗也有助于改善预后。1、切口瘢痕管理。2、手指活动度的功能锻炼。3、术后须佩戴矫形支具来预防继发畸形的发生。4、遵医嘱定期复查和进行术后康复训练。

术后日常生活中护理需要注意什么?

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鼓励孩子多使用患肢。

供稿丨手外科 杨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