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川大博物馆“镇馆之宝”是什么?馆长霍巍:难下定论,期待观众的答案

封面新闻

关注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李雨心

从1914年的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到如今,四川大学博物馆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历史。7月23日,大暑,这座经过扩建工程的中国西南地区建立最早、中国第一座综合性大学博物馆正式举行了揭幕仪式。

川大新馆由原四川大学博物馆和四川大学自然博物馆整合而成。新馆展陈体系由基本陈列、自然专题展、艺术专题展和临展特展构成。天地之观、自然之恋、造物之思构成了博物馆的展陈内容。

“秋胡戏妻”画像石棺

四个篇章书写蜀地的人与自然

在“天地之观”中,自然篇、考古篇、民俗篇、民族篇四个篇章,书写了四川地区人与自然的故事。

以横断山脉为中心的中国西南山地,海拔落差大,气候类型多样,水系分散,地形复杂,为各类生物的成长繁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这一展厅中,观众可以了解大熊猫、金丝猴、雪豹、扭角羚等多种稀有动物的特点和习性,还能欣赏到来自不同海报高度植物标本和照片。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大学的杜鹃花研究享誉中外。曾任川大生物系教授的方文培先生,是首位对我国杜鹃花进行系统研究的中国学者。他一生采集了数万份杜鹃花标本,发表了70余个杜鹃花新分类群,编著《中国四川杜鹃花》等书,参与编撰了《中国植物志》等。因此在这一篇章,也展示了不少方文培先生采集的杜鹃花标本和他的学术研究成果。

自二十世纪初开始,川大考古人的身影就忙碌在西南地区。三星堆遗址、汉代崖墓、邛崃唐代龙兴寺……在考古篇中,观众可以看到川大考古人的足迹,也能领略到西南地区考古事业的发展历程。

1931年春,时任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馆长的戴谦和听闻太平场附近发现了古代玉石器,便前往调查。

1934年3月,对该发现持续关注的第二任馆长葛维汉与馆长助理林名均获得了四川省政府的正式批准和四川省教育厅的发掘执照,在燕家院子附近开始了为期10天的田野考古发掘。他们采用美国考古协会推荐的探方法,利用水平仪、平板仪、钢卷尺、指南针等各种工具,现场手写发掘报告,拍照,有序收集标本,手绘实物,最后编写出《汉州发掘简报》,所获五百余件实物全部入藏当时的华大博物馆。

这次发掘是三星堆科学考古发掘之始,被认为“开启了四川考古新纪元”,同时也揭开了三星堆遗址科学考古的序幕。而后,四川大学参与的三星堆遗址祭祀坑的发掘、保护和多学科研究,采用了中国大型考古发掘研究的新模式,对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建设起着推动作用。如今,月亮湾最早发现的一批玉璋、玉琮、石璧陈列在川大博物馆中,等待着无数观众前来寻谜。

除此之外,东汉西王母画像砖、东汉仙人六博画像石、唐代菩萨立像、隋代敦煌写经《大智度论》、唐代青釉褐绿彩花卉纹胡人抱角杯、唐代青釉褐绿彩鹅杯等文物,展示出了川大在汉墓考古、古寺保护、陶瓷器研究方面的成果。

成都平原风格的窗格与屏风、清代金丝楠木嵌云石双面绘祝寿图八连屏、清代银累丝点翠镶珠玉凤冠、清代皮影全幅场景《钟馗嫁妹》……在“民俗篇”的展厅中,观众可以看到蜀地建筑、吃穿用度、民俗民风、婚丧嫁娶等民俗内容,了解近代成都老百姓的日常。

而在另一边的“民族篇”,则聚焦生活在西南地区的藏族、羌族、彝族、苗族、纳西族等多个民族,用文物和展品讲述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历史和生活。

另外,“造物之思”专题分为天与工巧:古代工艺、尺幅存心:织绣艺术、翰墨书香:书画艺术三个主题。观众可以根据各自的爱好,自行选择展厅游览。

“镇馆之宝”难下定论

“‘镇馆之宝’太多了,我们认为不同的展览单元中,都有它的‘镇馆之宝’。它不是一个单数,应该是一个复数。”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霍巍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的采访时这样说道。同时,他也期待着未来观众能够走进展厅,给出各自心中的答案。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部分商代石璧

在“考古篇”中,5件来自三星堆的巨大石璧陈列在展柜中。1927年,燕家院子水坑里发现了排列整齐的若干石璧。这些石璧的确切用途是什么?至今仍旧是悬而未解之谜。部分学者认为这是一种礼器,是祭祀用品之一。

虽然在汉代文献中记载寥寥,但是西王母确实是当时图像系统中最常见,也是民间最为推崇的神灵之一。在《山海经》中,有好几处关于西王母的描写:“有人戴胜,虎齿,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到了汉代,西王母已经发展成为了手握长生不死药的吉神,连汉武帝也曾千方百计地寻找她,以求永生。在西王母图像中,她常常都是身坐龙虎座,头戴胜的形象,身边则围绕着跳舞的蛤蟆、青鸟、捣药的玉兔等。这些,观众都能够从展柜中多件西王母主题的画像砖中能够看到。

另一件在展厅中引人瞩目的展品,则是黄公望、王蒙合绘的《山水图》轴。黄公望、王蒙均位列元四大家。黄公望更是元四大家之首,他曾得赵孟頫指授,创作了《富春山居图》《水阁清幽图》《天池石壁图》《九峰雪霁图》等,影响了沈周、文徵明、唐寅、董其昌等多名画家。新馆中的这件《山水图》轴,更是目前所知黄公望、王蒙合作的唯一传世之作。

除此之外,国内外收藏数量都非常有限的释比图经“刷勒日”,讲述了西汉刘向《列女传》中“鲁秋洁妇”故事的东汉鲁秋胡妻画像石函、多件三星堆早期发掘留下的记录资料和档案等,都因其独特的历史和人文价值,成为展厅中瞩目的存在。

记者获悉,新馆试运行阶段为2023年7月27日至8月10日,开放时间为9:00—17:00,16:30停止入馆。观众可提前通过四川大学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或官网预约参观。预约系统于7月23日上午11点正式启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