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热搜了!顶流诗人朋友圈大曝光

央视

关注

上映没几天《长安三万里》乘风逆势单日票房再次破亿,总票房正式突破7亿。江山千里,长安恢弘壮丽,主打的就是一个群星璀璨,“顶流”诗人“神仙打架”:浪漫如李白,Q弹如杜甫(被电影里的小杜甫萌到的请举手),踏实如高适……一不小心,就窥探到了大唐“顶流”们的“私密生活”。

热搜置顶,诗人们的朋友圈也被曝光了!原来,私下里,他们竟然是“这幅面孔”呢。

×

李杜:崇拜!特崇拜!极度崇拜!

×

诗仙和诗圣的友情故事里,“崇拜”元素占了主角。在小杜甫的眼里,李白简直是“完美偶像”的代表,李白呢,也确实如此。

气场两米八,圣上礼遇规格高。当年李白奉旨入京,唐玄宗“降撵步迎”,还亲自给这位高冷无敌的大才子调理营养粥,这待遇,当朝为官的老人儿,以及诸如杜甫这样从小立志为官的小年轻们说不羡慕都是假的。

“诗仙”title(头衔)独一无二。当时朝廷的三品大吏贺知章见到李白,秒变迷弟,直呼李白“谪仙人”。已经在长安“如鱼得水”的李白、贺知章还有其他六个人还因为爱喝酒临时搞了个“组合”——“饮中八仙”,绝对C位的李白可谓是唯一的“双肩挑”:诗仙+酒仙唯白而已。小杜甫哪里见过这阵仗,当即成了“粉丝儿”。

更重要的是,李白不是空有头衔(空有头衔的话杜甫也不能被迷成这样),咱就说说李白的《大鹏赋》,什么叫畅销书,这就是!洛阳纸贵,人手一本,没看过《大鹏赋》,诵不出几句经典词,咱都不能说咱是大唐潮人。

在这样实绩与事迹的陶冶下,杜甫后来见到李白的激动可想而知,和李白成为忘年之交,并不断“鸡”自己成为后世所谓的“诗圣”,终于和“爱豆”平起平坐,也算是李杜的双向奔赴了。

大唐TFboys:二王一高谁与争锋

×

说起高适的好友圈子,王之涣和王昌龄必须榜上有名。三人在当时的诗坛基本齐名,而且私交甚好,不说天天约,也基本是一个月要约几次的频率。

三人最爱约“平价”一点的旗亭,主要是三个人当时都没功名,没做官,也没啥钱,赊账来点小酒唠嗑,谈天说地,偶尔畅想着没准还能不花钱听一听名伶唱曲儿。

还别说这好事儿还真让他们碰上了。有这么一次,旗亭来了10个伶官演出。王昌龄一时兴起提议,诗坛上咱三个一直被人说旗鼓相当,不如今天决出个高下,看这些伶官都唱谁的诗,也看看谁在当今“流行乐坛”最火。王之涣、高适跃跃欲试之。

第一个伶官上来唱了一首《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名作;第二个伶官上来就是“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高适的《哭单父梁九少府》;第三位上来高歌一曲《长信秋词》,又是王昌龄的作品。这就尴尬了,三首下来,王之涣的作品还没一首,你说他慌不慌。心慌嘴得硬,王之涣豪言:这都是下里巴人唱的曲子,你们一会看今天最漂亮的那位伶官唱的谁的诗,肯定是我的!不是我的,我就从此“退出诗坛”!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究竟王之涣从此会不会告别诗坛呢?最漂亮的伶官开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正是王之涣的《凉州词》。感谢这位伶官,为大唐保住了一位虽然产量少,但是篇篇是精品的诗人。

元白:距离不是问题,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神交

×

该说不说,着实羡慕白居易和元稹的友情。后世大家苏轼曾经超级“磕”这一对儿:元轻白俗(这里指的是两位的作品都很通俗易懂)。

老白30岁的时候在长安第一次遇见元稹,那年小元23岁。当时老白刚考上进士没一年,小元中了明经已有八年,两人同时参加了公务员考试,同时成为校书郎。校书郎是个闲职,一有空哥俩就摸鱼约饭、约酒、约看“演唱会”,友谊日渐增长。

闲的久了,俩人还是有抱负的,决定不如在华阳观租个“自习室”,参加制科考试,谋求个重要职位也好发光发热。狠狠学个三个月后,两人双双考上重要官职,在长安一待就是五年。

后来小元去越州任职,老白去了杭州、苏州,距离不远,但是架不住两人感情好啊,时不时就要互诉衷肠,小元有时候会给老白写信,说说自己的新感情,老白呢也会回信,一来二去这俩人就发明了互递书信的保密工具“诗筒”,把相互写的诗歌装在竹筒里,千里传书,小秘密只能给你看。

老白被贬到九江的时候,给小元回信:“把君诗卷灯前读”,小元那晚也给老白写了一封信:“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两人心有灵犀,互相安慰扶持,友情界的巅峰了。

韩柳:“寒流”CP 朋友一生一起走

×

扛起“寒流”CP大旗,要知道古往今来这么多并称,只有韩愈、柳宗元这对儿是当时就存在的!

“孔孟”并称相差几百年,“李杜”里,两人虽说有交集,但是杜甫当年还是个“Q版”的,别说像李白有百万粉丝,杜甫那会子连“粉末”都没有。

再看“韩柳”,他们在当年科举认识,同为监察御史,是同事;同为古文运动创始人和领袖人物,是同仁;生活上,二人年龄相仿,甚至被贬都是前后脚,一整个就是“患难真情”。

不过,韩柳CP还有一位共同好友——刘禹锡。刘禹锡和“韩柳”同样在科举认识,刘禹锡这人擅长议论,韩愈善于长文,好家伙两人一见面就会你来我往“争论”几句,柳宗元一般就成为“法官”,调和一下,给两人评判出个高低。虽说柳宗元和韩愈更为亲密,但是“柳大法官”从不做和事佬,一定是坚持真理的。

不过两人其实也曾经有一点点小小的互相猜忌。这还得从韩愈早一年因为民请命被贬说起。韩柳平时聚会唠嗑的时候,会聊一些官场见解,韩愈被贬正是因为一些言论不被当朝接受,被贬的韩愈左思右想,自己到底在哪里说过这些话呢,细思恐极:不会是柳宗元这小子出卖我了吧?这事儿最后并没有定论,韩愈偷偷纠结了一阵子也就过去了。第二年柳宗元因为永贞革新被贬,“墙倒众人推”,唯有韩愈一人专门写作力挺老哥们。经历了种种,两人感情升温,估计韩愈自己都不记得曾经怀疑过柳宗元这事儿了。

或是崇拜向往,或是观念相和,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大唐“顶流”诗人们的感情,那一定是真情流露,绝不掺假:开心的时候一起饮酒哈哈笑,失落的时候也能互诉衷肠嘤嘤哭一下,可以针砭时弊,也能勾肩搭背;作品是“神仙打架”,交情是“神仙友谊”,真的是让人慕了慕了!

图片制作:滚滚

素材来源:百家讲坛、跟着书本去旅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