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齐鲁政情|洛阳市长带队到菏泽考察:从牡丹之争到携手共赢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上观新闻

7月12日,洛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率队赴菏泽考察,就加强牡丹产业合作进行洽谈交流。菏泽市委书记张伦,市委常委、秘书长王军,副市长曹临陪同相关活动。

简单的消息背后,透露出不同寻常的信息。

长期以来,菏泽和洛阳都是竞争关系。菏泽是鲁西南城市、中国牡丹之都,洛阳是豫西重镇、中国牡丹花都,为了这朵牡丹花,两地一直“明争暗赛”。

菏泽当地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诗:洛阳牡丹甲天下,菏泽牡丹甲洛阳,竞争程度可见一斑。

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两地党政领导出面,共同谋划加强牡丹产业合作,意味着双方或将从竞争走向竞合,以花为媒,共谱新篇。

记者了解到,菏泽、洛阳同属中原腹地,同在黄河之畔,同为牡丹之城。但具体到产业发展上,则各有所长。

洛阳牡丹历史悠久,其人工栽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北宋,也因此,更偏重于“赏花经济”。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已举办40届,据统计数据显示,1983年第1届洛阳牡丹花会接待游客250万人次,签订招商引资合同额金额为5802万元;2021年第3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接待游客3048.43万人次,签约亿元以上招商引资合同项目118个,投资总额达1146.6亿元。牡丹文化节已成为洛阳对外开放的窗口、对外交流合作的盛会、吸引境内外资本投资融资的平台,为洛阳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但相比于赏花经济的高度发达,洛阳对牡丹全产业链的开发还有所欠缺。早在2016年,洛阳日报就曾刊文指出:偏重于单一赏花,产业链发育不全,是洛阳牡丹产业一直“长不大”的重要原因。一朵牡丹花,可以带火一座城,也足以支撑起一条产业链。

反观菏泽,则在牡丹全产业链的拓展延伸上取得长足进步。据媒体4月份报道,近年来,菏泽发挥优势、开拓创新,有力推动牡丹产业从单一观赏到精深加工、文化创意“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各类牡丹产品达11大类、超260种。牡丹芍药切花成为鲜花生产的引爆点,产量占全国半壁江山。

在牡丹研发方面,菏泽拥有牡丹科研机构20个、专利200余项,制定产业标准60余项,菏泽牡丹产业技术研究院成功获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彩色油用牡丹”“鲜切花牡丹技术研究”两项新技术填补国际空白,菏泽日益成为牡丹产业原始创新的“策源地”。

同时,牡丹加工产业优势突出。牡丹特色产业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牡丹品牌影响持续扩大,高标准融合举办世界牡丹大会、菏泽国际牡丹文旅节,吸引大批游人和客商到菏泽参观考察。

但与洛阳相比,菏泽也存在牡丹文化资源挖掘不够,牡丹文化设施建设滞后,牡丹文化元素展示较少,牡丹文旅产品开发不足等问题。

可以说,推动双方优势互补、融合互促,既是主观愿望,更是客观需要。

这次洛阳市长带队到菏泽,走进了龙池牡丹、尧舜牡丹等企业展厅和生产基地,详细了解牡丹精深加工、市场推广、品牌打造等情况;到盛世芍花智慧农业园、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菏泽分中心、世界牡丹大会会址等地,考察鲜切花规模种植、冷库储存、物流集散及牡丹文化推广等工作。

聚焦牡丹产业,两地将如何合作?

据洛阳日报报道,徐衣显在会上表示,希望两地以花为媒,发挥各自优势,组建市场化牡丹推广联盟,建立常态化产业合作机制,在文旅融合、牡丹产业等方面开展更多务实合作。

菏泽也同样敞开怀抱,愿与洛阳共赢发展。据菏泽日报报道,张伦在座谈会上表示,洛阳与菏泽同属中原地区,两地心相近、情相亲,特别是牡丹把两座城市紧紧联系在一起,已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希望两地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在牡丹产业发展、宣传推介、市场拓展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把牡丹品牌做大做强。

众行致远,美美与共。期待菏泽与洛阳两地携手共荣,让牡丹不只是一朵花。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鞠杰 报道)

芝商所集团(CME.O)表示将推出一个新的黑海小麦期货合约,交易将于6月2日开始。

高盛集团旗下私人信用Goldman Sachs Private Credit Corp.发行10亿美元高评级债券。

巴西财政部:巴西中央政府3月初级预算结余为10.96亿雷亚尔。

芝商所集团(CME.O)表示将推出一个新的黑海小麦期货合约,交易将于6月2日开始。

高盛集团旗下私人信用Goldman Sachs Private Credit Corp.发行10亿美元高评级债券。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