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GALA怒摔提词器,却反被群嘲“塑料”摇滚

音乐财经

关注

在台上砸提词器,没有赢得一片叫好声,更没想到这一届观众不认账,直接被全网群嘲。

7月12日,GALA乐队主唱苏朵选择了正式道歉。

事件发生在7月9日,当时在江西上饶广丰大唐时光音乐节的现场,GALA乐队突然将提词器抱起来摔在了地上,并在台上说出了这句话——“台上摆提词器是***所有乐队的耻辱!

现场的观众表示,当天下午4点左右GALA乐队上场,唱了40分钟左右,GALA后面还有4支乐队等待上台演出。

这一突发事件在网上持续发酵后,主办单位出面表示,这是乐队嗨起来之后的一些花絮,后面已将提词器修好,未影响演出效果。但针对这样的行为,不少网友和现场观众纷纷表示“没素质”、“好幼稚”以及“相当不尊重人”。

当然,GALA也有支持方。说唱歌手Psy.P在ins上转发了“音乐节现场GALA乐队扔掉提词器”的视频并表示支持:“太帅了!这行为太牛X了!”

之前Psy.P曾在演出现场做过“类似”的事情,他表示自己在录节目时一上场就要求节目组关掉提词器,原因是他认为真正的Rapper演现场不需要提词器。

提词器虽然能帮助人们在公开场合更好地表达自己,避免演出流程发生失误、意外和尬场的情况,但确实引发过不少争议。因为提词器是一个工具,行业过度使用提词器会削弱歌手的表演能力。

不过,在音乐节现场安排提词器是主办方出于保障演出顺利进行的专业态度,是避免音乐人有时候头脑发懵而出现歌词卡壳的常见失误问题,带给歌迷更好的现场观演体验。因此,乐队能不能用提词根本也没有明确标准,用或不用都看个人意愿,不用也不会片面彰显乐队更具“摇滚精神”。

其实,提词器属于基础配置之一,即便不是演唱会,在脱口秀、演讲、论坛和辩论等公开场合,提词器的存在都能带来安全感,帮助台上的嘉宾感受到确定性,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避免因为忘词或错词而影响到原本的内容表达质量。

在GALA乐队摔提词器的相关视频评论区里,有网友“热心”给了他们恰当好处的解决方案。也有歌迷表示认同,“演几首歌就几十万还用提词器就真的太没有职业素养课,不然真的是侮辱台下的观众。所以我认为苏朵做的没毛病。

有网友评论道:“如果没有提词器,周杰伦的演唱会大概有一半时间是粉丝大合唱。五月天可能会即兴创作一首全新填词的新歌。”

其实,行业也不乏有些十分具有“人性化”的提词器,其详尽程度甚至赶超剧本。

在此前鹿晗演唱会上,“社恐提词器”就出圈了。这个提词器里包含了在演唱会现场鹿晗与粉丝互动的聊天内容,如“我看你们都去吃卤煮了”、“卤煮拉面烤肉”、“北京还有什么好吃的”、“你们去哪里打卡了”、“你们知道吗我小时候就住在附近”等等。

尽管摇滚乐主唱砸琴的故事历来有之,但砸的都是自己的设备,砸别人的东西,首先得赔,其次在众多观众看来,也显得个人没有素质和涵养。

也因此,GALA摔提词器的方式,在网络上不仅没有赢得一片叫好之声,反而引发了网友们的批评,认为主唱过于情绪化,过于标榜自己“塑料”的摇滚精神,没有考虑自己可能会给其他演出嘉宾带来的困扰和麻烦,更没有看到其他乐队可能有着不同的需求。

事件发酵引起群嘲后,乐队对此解释表示正式演出前不知道会有提词器出现,并且当时提词器缠住了乐队话筒的线,现场反馈后也没有工作人员帮忙处理,已经第一时间与主办方沟通赔偿,主办方表示没有损坏不需要赔偿。

尽管最后没有造成严重影响,但互联网上的观众们,仍然表示不理解。这件事带来的争议令网友们开始审视主唱的音准和多年创作乏力的问题,更令不少老粉回忆起多年前GALA乐队以演出的名义募集粉丝当MV群演的“骗局”。

2017年,当时GALA乐队发微博称要开演出,票价2元,且只有100人的名额。然而乐迷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才发现是被以看演出的名义叫来拍摄MV的。最后苏朵上台向大家解释,大致就是投资失败,乐队太穷,之前召唤了大家来当群演,但是报名的人不多,所以才出此下策,最后诚恳地向到现场的乐迷道歉,希望大家配合。但是这种欺骗的方式激怒了不少观众,在微博上,也曾引发过嘴仗。

从流量来看,现在GALA在抖音处于上升期。

今年五一期间,GALA一则唱着英语“破音+跑调”的演出视频碎片曾多次登上过热搜热榜。尽管堪称车祸现场,但“可爱的跑调主唱”依然吸引了众多路人粉丝,更夯实了忠实粉丝对GALA的喜爱之情。在抖音,GALA乐队现在有近40万粉丝,#gala乐队的话题拥有7.9亿次播放量。

GALA乐队成立于2004年,是一支老牌乐队,现由苏朵、石亮、苏依拉和于政组成,代表作品有《追梦赤子心》《Young for you》。告别过去的穷,现在GALA乐在流媒体平台的流量大盘也处于上升期,演出和商务资源属于行业的中坚力量。2020年,GALA受邀参加了B站的跨年晚会,2021年,参加了北京卫视的跨年演唱会,2023年,GALA乐队活跃在各大音乐节舞台上。

从本次热点发酵的舆论声浪来看,显然苏朵低估了大众舆论的带来的口碑“反噬”。情绪上头,制造一次出格事件,到底会是“一片叫好之声”还是迎来“一片群嘲”?对于乐队来说,其实都具有较高的不可控性。

GALA在平台享受到了流量加持所带来的好处,但也体会到了被大众谴责带来的“坏处”。不过,既然GALA乐队已经发布了道歉声明,就让这事翻篇过去吧。正如一位网友引用道歉信的中颇具搞笑意味的一句话来点评此事的落幕,“瞬间丧失了艺人的自我修养,哈哈哈哈哈哈哈。

编辑:黎婧驿 / 排版:河清 / 审核:文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