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金融如何支持科技创新?陆家嘴论坛上这些交易所、银行“大佬”给出答案

上观新闻

关注

摘要:实现“不看赚头看专利”。

金融服务体系该如何支持科技创新?在6月8日开幕的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第三场全体大会上,来自交易所、银行、资管机构的多位金融界“大佬”就这个议题展开了讨论。

直接融资方面,随着全面注册制等措施的落地,近年来金融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工具逐渐多样化。

上交所理事长邱勇介绍,科创板已成为境内机构化程度最高的板块。到今年5月底,科创板上市公司达528家,行业分布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IPO融资达8200亿,打通了募、投、管、退,吸引了一大批私募基金、创投基金投资于科创企业,投资合计达到6000亿元。近三年,科创板企业营业收入规模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29%和56%,2022年平均研发投入达到16%。

港交所集团行政总裁Nicolas AGUZIN谈到了几个月前,港交所发布的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新规,也就是18C章。他表示港交所的优势在于股票通的机制,这在世界其他地方很难复制。港交所将不断增强市场活力和质量,增加新经济相关投资产品的品种和选择,引入一系列稳定的改革。在此基础上,18C章将成为未来港交所成功的关键,吸引更多企业、更多流动性、更多投资人、更多专业服务聚集,形成良性循环。

间接融资方面,近年来国内银行业针对科创企业“两高一轻”(高技术、高风险、轻资产)的特点,正在不断强化科创金融供给。

但是和实际金融需求相比,当前科创金融供给仍较为短缺。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澎首先指出,提升科创金融服务效能有三大堵点和痛点:一是科技创新本身日新月异,不断催化出一些新业态和新企业,银行业始终处在追赶的状态,还需要有快速迭代更新这个领域相关服务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二是商业银行天生比较审慎,这种审慎的风险偏好和科技创新高风险之间是有错位的。特别是在种子期、初创期的科创企业融资,本身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而传统的信贷服务面对这种特点的融资是较难介入的。三是在进一步拓展科创金融、汇聚整合各方面力量上,还需要加快打造更完善的科创金融服务生态。

对此,商业银行们正在探索新的科创企业评估体系。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纪志宏举例,建行正通过引入大数据分析方法和专家团队,围绕知识产权核心要素,从技术转化能力、研发投入稳定性和强度等等多个角度评价企业的创新能力,特别是企业是否具有持续的创新能力、发展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差别化的征信支持,把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无形资产转化成信用,实现“不看赚头看专利”。

开发性银行具备连接政府和市场的特点,对于暂时性的市场失灵,比如具有准公益性的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国家开放银行副行长王卫东表示,开发银行未来将在拓展金融服务覆盖面下功夫,鼓励金融机构围绕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基础设施等科技创新全领域服务。同时关注金融服务的可持续能力,建议以长期货币政策工具为支撑,鼓励金融机构以低成本、长期资金定向支持科技创新,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补贴、风险补偿等一系列措施引导企业加大投入。

随着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改革深化,外商资管机构也正在成为支持国内科创企业的重要角色。6月8日刚刚官宣独资基金获准开业,施罗德投资集团的首席财务官Richard KEERS就来到了大会现场。Richard表示,作为一个国际资产管理公司,施罗德非常乐见中国持续地金融改革开放,因为改革将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催化剂,比如风险投资的跨境流动,能进一步推动中国的科技创新;QFLP的扩大能为中国早期创新公司提供融资;QDLP的机制能推动中国风投公司对海外投资,通过积累海外的经验,更好地评估中国创新企业。

栏目主编:张杨

摄影:海沙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