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翻山越岭的“牵挂”——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疗队汶川地震15周年回访活动纪实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中国科技网

刘健  李珂嘉贺  科技日报记者 张强

汶川大地震15周年之际,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举办了“重走抗震路、再续鱼水情”回访活动,6名当年参与救援的医疗队员来到了绵阳市安州区。

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跋涉,向魂牵梦绕的北川县前进。重访当年的重灾区,医疗队员们看到昔日废墟上早已铺满生命的绿色,当初在救灾一线涌现出的抗震救灾精神,在一茬茬长征人接续传承中,在这个5月,汇聚成一道坚强的暖流,激荡人心。

时针拨回到2008年5月19日20时55分,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8天,一阵婴儿啼哭声让医护人员流着泪笑了。这是全军首例在野战医疗队实施的剖腹产手术,清脆的啼哭声给灾区带来了战胜灾害的信心,也带来了重建家园的希望。

那天 ,驻扎在四川安县中学的医疗队接收了一名预产期超过两周的孕妇——20岁的钟静。地震发生时,钟静以百米赛跑的速度从山上跑下来,侥幸躲过一劫,但腹中的小生命面临着夭折的危险。被送到医疗队后,专家们为她做了仔细的检查,认为必须立即进行剖腹产。

可是野战条件下,手术设备不齐全,胎儿在母体内已经缺氧,产妇又属于骨盆狭窄,手术过程中母亲一旦大出血,母子都有生命危险。医疗队成员刘晓军和羊海琴沟通后,决定立即进行手术,同时尽最大努力降低手术风险。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孩子的父亲在帐篷外焦急等待,20时55分,随着一阵啼哭,一个3000克重的健康男孩平安出生了,刘晓军抱着啼哭的婴儿走出帐篷。孩子的父亲眼含热泪接过儿子,当场取名“叶长征”,意为把上海长征医院为民服务的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十五年后,刘晓军主任与“长征宝宝”热情相拥。

作为在医疗队出生的“叶长征”,医疗队员更乐意把小宝宝叫作“长征二号”。原来,在叶长征出生之前,医疗队已经有了一个“李长征”。“长征一号”宝宝的父母是茶坪人,5月9日出生后,头上有血肿还发烧。想出来治疗,却赶上地震。一直等到执行救援任务的解放军战士开路成功。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宝宝的症状才有所改观。于是,宝宝的父母给他取名“李长征”。此后的一个月里,医疗队又迎来了6个“长征宝宝”。

15年前,一边是废墟,一边是新生。15年来,一边是成长,一边是牵挂。

医疗队撤离后的15年间,该院历届党委坚持不懈、接力抓好对“长征宝宝”援助工作,设立了“长征宝宝”成长基金,实地走访了部分“长征宝宝”家庭,每年定期向“长征宝宝”捐赠成长基金。同时,还为安州区退役军人子女、生活困难家庭学生捐赠了一批书包文具和生活用品等。

医疗队向“长征宝宝”捐赠成长基金。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15年前,地震发生时,正在雎水镇道喜村天石矿矿井中作业的彭国华被埋。从5月12日到5月19日,整整172小时,靠着雨水、手纸和尿液,彭国华坚持到救援人员的到来。由于几天几夜不喝水,彭国华的身体机能已经紊乱。面对这种情况,医疗队黄海主任立即为彭国华制定救治方案,经过十几个小时的紧急抢救,终于从死亡线上把他拉了回来,被网民誉为“史上最牛矿工”。

时间带走了恐惧,没有带走彭国华对医疗队员的惦念。这次活动中,医疗队特意去探望彭国华。车子还未停稳,远远看见一个川北汉子等在门口,着急地四处张望。

如今,再见恩人,彭国华两眼泛起了泪花,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激动。

记者看到,生死相依的情谊并没有随着抗震救灾的胜利而终止。15年来,长征人与救治过的伤病员之间即使相隔千里,但爱却从未离开。

(受访单位供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