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奋斗者 正青春】告别黄土高原 守护雪域“天路”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山西日报

4月17日,青藏铁路唐古拉南站至联通河站区间,一名肤色黝黑的汉子和工友们在检修线路,他已在青藏铁路养护一线奋战了十余年,和工友们一道战风沙、抗缺氧,守护雪域“天路”,为列车安全护航……

这位被高原风雪洗礼的汉子就是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铁十二局集团铁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安多车间主任高钱胜。

2011年,24岁的高钱胜被中铁十二局铁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派往外地,他怀揣梦想,离开太原老家,奔赴青藏铁路,成为一名高原养路工。“至今,我仍清晰记得当年参加入职培训,局领导给我们讲的第一课就是‘什么是铁道兵精神?什么是山西精神?’,作为新一代‘铁道兵’,我在雪域高原工作十多年,时刻以‘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精神激励自己,以‘信义坚韧、创新图强’的标准不断要求自己。”高钱胜回忆道。

十年间,高钱胜带领团队攻克了青藏铁路冻害的各类养护整治难题,圆满完成拉萨西站货5站台整体改造工程、青藏线冻土区段涵洞下沉综合整治工程、青藏线隧道灾害预防工程等重点项目的施工任务,创造了世界高原冻土铁路养护的奇迹,也从一名科员淬炼成为铁路养护公司安多车间主任。

青藏铁路唐古拉南站至联通河站区间是全线养护难度最大、病害最多、自然环境最差的管段。作为铁路养护公司“北大门”的安多车间就负责这146公里的管段。这里平均海拔4700米,最低气温零下47摄氏度,每年8级大风70多次,有6个全球海拔最高车站,不到内地一半的含氧量。就在这个极限环境里,高钱胜带领工友们发扬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意志比风暴更强、追求比海拔高的奉献精神,忘我工作。冬季车间管内的冻害地段冻胀幅度大,线路设备极不稳定,整治后保质期只有两三天,为保证冻害地段的设备质量,确保青藏铁路行车安全,他经常深入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南、扎加藏布等地往返检查指导作业。

针对青藏铁路多年冻土线路路基及附属设施病害高发等情况,高钱胜将74公里的冻土线路分工到区、责任到人,观测全天候线路的实际变化数值,根据变化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养护作业,并且将每次作业的过程详细记录下来,日统计、月汇总、季分析、年总结,积累大量一手数据,为冻土线路的进一步有效整治奠定了数据基础。他在管理多年冻土区设备方面不仅能“把脉诊断”,还能“求医问药”,为管内设备最不稳定的唐古拉—安多区段设备提出切实可行的、效果明显的土护道、热棒、片石护坡和干砌路肩等防护补强措施,减少和遏制了路基外界热量的传导、对流和辐射,促使轨道设备稳定、确保行车安全畅通。

2022年是安多车间施工任务最为繁重的一年,线路全面清筛、道岔打磨、钢轨焊复、5座车站全面换铺道岔等重点施工任务一个接着一个。高钱胜组织车间干部职工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利用横道图管理,确定了车间年度整体施工安排。他预判预防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有效组织开展车间管内的施工,保质保量完成了年度施工任务。通过全年施工整治,冻土区段线路设备质量明显得到提升,为后期冻土区段线路提速夯实基础。

除了攻克冻土养护难题,高钱胜发现目前的桥隧涵检修体制改革不到位,病害整治方法落后、生产效率不高,缺乏早期发现病害现象的检查和检测方法。结合自身桥隧涵维修管理的经验,他组织车间干部、一线职工召开研讨会,确定了全面提升桥隧涵检修的质量、效率及一线职工业务能力的措施,通过为期半年的全面推广落实,有效提升了桥隧检修的质量、效率,一线职工业务技能明显提高,桥隧检修的整体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多年来,安多车间先后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先进党小组、自控型标杆车间等一系列荣誉。高钱胜个人也获得公司优秀员工、集团科学技术奖和集团劳动竞赛个人一等功等荣誉,特别是今年入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个人名单,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十几年的时光一晃而过,我从青涩到成熟,从懵懂到坚定,成长为一名中共党员。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年轻一代,我将时刻立足自身岗位,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高钱胜表示。

本报记者李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