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国新办中外记者见面会:新一代产业工人讲述自己的故事展示荣誉感和责任感

上游新闻看点

关注

“五一劳动节”马上就要到了,4月28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部分第十六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和全国技术能手代表围绕“技能成才 技能报国”的话题与中外记者进行了交流。

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获悉,本次受邀与媒体见面交流的是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钳工特级技师郑志明、安徽阜阳技师学院院长靳柯娟、南方电网云南昆明供电局继电保护员特级技师李辉、中国船舶集团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船舶电焊工高级技师魏凤云、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数控铣工首席技师马小光五位代表。通过他们的讲述,新一代产业工人展示了自己强烈的荣誉感、责任感,也展示了未来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的广阔空间。

马小光:扎根生产一线25年

80后的马小光现任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数控铣工首席技师。马小光扎根生产一线25年,完成300余项关键产品试制攻关任务,取得工艺创新成果20项,获得国家专利10项。在工装模具、液压传动、行走系统多个生产环节,首创先进工艺方法,大幅提升装备质量和生产效率。近年来,他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每年解决重要技术难题10余项。

他指导的青年技能人员中,5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0人获得省部级以上技能竞赛前十名。他曾担任北京市数控技能大赛组委会专家、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特聘德育教师、北京市参加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集训队的实操教练等。

作为新时代技术工人,马小光在见面会上表示,今天拥有了更多创新创造的条件,并且技能人才在国家快速发展阶段,拥有了更多可以发挥作用的机会。他相信,只要静下心来立足岗位学好技能,将来就能干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对于“每天在车间与机床和零部件打交道,是否觉得枯燥”的问题,马小光说,反复加工某一个零件,会感觉到一些枯燥和无味。但是如果能够通过加工过程中的声音振动,判断出加工状态,并且能够用自己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去掌控零件微观变化的规律,这时候就能感受到加工的快乐所在。特别是在解决加工技术难题后,可以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和自豪感。

李辉:取得国家专利50项

今年52岁的李辉,现任南方电网云南昆明供电局继电保护员特级技师。他在一线一干就是31年,带领团队先后完成技术攻关60余项,主导制定国家标准2项,解决国际性难题1项,拥有行业首创技术6项,取得国家专利50项,完成创新成果孵化26项。他发明的“智能矢量测量分析仪”,精度达到国内领先技术水平。他实施的“不停电快速调电装置”科技成果转化,成为电力系统调电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他累计培训技能人才1900余人次,带领工作室实施高端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优秀人才80余人。

对有些人认为的“技能人才的身份地位不高”的话语,李辉表示,他始终相信“工作不分贵贱”“有作为才有地位”,一项新技术有没有缺陷,工程设计、实施方案有没有问题,是需要技能人员来把控的。把控得好,可能出的就是优质产品、优质工程。把控不好,可能就要出大问题。

这些年来,技能人员在生产实践中,不可替代的地位越来越凸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薪酬待遇方面,公司建立了技能、技术还有管理三条相互贯通的通道,这就让技能人员有了盼头。“虽然我是一名普通的技能人员,但我的薪酬和我们部门负责人的待遇持平。”李辉说,他的两位工友与企业副总经理的待遇持平;第二,在话语权方面,企业建立了党组织服务联系机制,和党委书记签订服务联系协议,技能人员也得以列席党委会,有了更大的发言权,也可以有更大的作为。

李辉还介绍,当年他参加工作时只是一个中专生,如果不学习,可能寸步难行,更不要说能有所创新。另外,在工作当中,要善于发现“专业之美”。他从事的继电保护专业,主要的保护装置要在1/100秒完成电气量的检测、计算、逻辑判断,然后发出正确的指令,很多专业技术在这里可以用精妙绝伦来形容。对“有人说搞这个专业太辛苦了”的说法,李辉说,自己更多感受到的是成就感、快乐和幸福。

郑志明:从职高生成长为全能型专家

1977年出生的郑志明,1997年参加工作,现任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钳工特级技师。郑志明从事钳工26年,从一名职高毕业生成长为集车、焊、铣等技能于一身的全能型专家、高技能领军人才。他发明的“调芯钻孔法”“研推修锉法”独门绝技,对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可以控制在0.002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1/40,手工画线钻孔位置误差控制在0.02毫米以内。他的徒弟多次在国家级技能大赛上斩获大奖,他的一名90后徒弟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针对“给有志加入到技能人才队伍的年轻人哪些建议”的提问,郑志明表示,现在的年轻人,首先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能、新的技术,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觉悟。过去在工厂里面,基本上是工人围着设备转,靠工人手工操作来完成各种生产。而现在,工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车间里基本上是机器人围着设备转。这个情况,也对广大工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学会机器人自动化控制技术、数控编程技术等等。另外很多精密仪器、设备的组装调试需要人工来完成,这就需要工人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掌握更多先进的技能、操作方法和工艺,才能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

郑志明认为,现在的年轻人要把自己的理想融入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当中,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魏凤云:“船厂花木兰”扎根船舶行业27年

今年45岁的魏凤云,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船舶电焊工高级技师。魏凤云扎根船舶行业27年,先后参与了液化天然气船、超大型集装箱船、不锈钢化学品船等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船舶建造。带领工作室不断创新工艺,推进高效焊接,解决诸多焊接难题,被称为“船厂花木兰”。她深入各作业区开展现场讲座,讲授焊接工艺方法,每年培训电焊工上千人次。她的徒弟在国家和省部级职业技能竞赛中摘金夺银,成长为中央企业技术能手、上海工匠、上海市技术能手等。

见面会上,有记者问她:如何在工作岗位上坚持践行“工匠精神”?对此,魏凤云讲述了一个自己的故事:十年前,她所在的公司承接了一批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建造任务。不锈钢化学品船建造难度众所周知,因为是首制船,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委派她去负责质量管理工作。魏凤云考虑到,要想把产品做好,首先要想到提质增效、降本增益。船东的要求比较高,要求液货舱面要达到一个镜面状态,也就是承载化学品的船舱焊接质量要达到镜面的状态,用手摸上去不戴手套,是滑的。魏凤云提出要创新工艺,要用高效焊接代替传统的焊接方法,她不断和质保部门、船东进行沟通,取得他们的同意。

“我在想,不管同不同意,我们先拿事实说话,先做了再说。我就带着我的团队,不到3个月的时间,做了五种焊接工艺的对比,攻克了这个难关,最终拿实验结果和一系列参数给船东看时,获得了他们的认可。”魏凤云说,实船应用以后,焊接的效率比原来提高了两倍,船东也对其竖起了大拇指,说他们工艺做得像艺术品。魏凤云觉得,工匠精神的践行就是追求卓越,坚持创新。

靳柯娟:学院一系列办学模式被全省推广

靳柯娟所在的安徽阜阳技师学院始终锚定“服务发展、稳定就业”办学方向,精准对接产业发展,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靳柯娟在见面会上介绍,建校之初的时候,由于办学效果还没有显现,社会还不认可,家长也不满意,所以招生也很难。当时每一年招生也就在1000多人。他们不断创新办学模式,逐步探索出“学校像工厂、教室像车间、老师像师傅、学生像徒弟”的四像办学模式,为企业解决了用人问题,学院也成为阜阳市的招商名片,办学效果达到了政府满意、企业满意、家长满意、学生满意。社会认可了,现在每年开学季,学生报名的场面非常火爆,每年招生5000人以上,现在在校生规模达到了近2万人。

每年毕业季时,企业进校园招聘的场面也十分壮观,有的专业毕业生需要提前预定,有的学生同时被几家企业争抢。现在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8%以上,像焊接技术、智能制造等专业的毕业生,他们的月薪可高达1万元以上。

除了“四像办学”,靳柯娟还创新了“三个围绕”模式,即“校长围绕厂长转”“专业围绕产业转”“教学围绕生产转”。其中,“校长围绕厂长转”就是为企业培养技能人才,“技校怎么办”当然是厂长说了算。近年来学院与上百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合作的模式也是多种多样。“专业围绕产业转”就是地方有什么样的产业,学院就建什么样的专业。“教学围绕生产转”则是直接把企业生产线引进到学校,学生按照生产流程进行实训。毕业以后,学生可以直接上岗。

靳柯娟说,学院的“三个围绕”“四像办学”模式现在已经被安徽省列入十大改革创新案例,并向全省推广。

上游新闻记者 李洪鹏

编辑:杨波

责编:郎清湘 邹渝

审核:冯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