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以“诗书之路”进一步提升辽宁文化形象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辽宁日报

本报记者 朱忠鹤

4月24日,首届辽西走廊历史文化讲坛在锦州市举行。辽西走廊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对于这条廊道,与会的专家学者在深入剖析其文化内涵的同时,还就如何利用与发挥好它的当今价值各抒己见。

辽西走廊具有重要历史与文化价值

4月24日下午,首届辽西走廊历史文化讲坛在锦州市举行。据悉,这是第一次围绕“辽西走廊”举办的跨行政区域的学术会议。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渤海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赤峰学院、朝阳师专等高校和文博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辽西走廊以及辽西走廊文旅融合等话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我国有四大民族走廊,即河西走廊、藏彝走廊、南岭走廊、辽西走廊。其中,辽西走廊以辽西地理区域命名。辽西是一个文化地理学概念,不是仅指行政区划上的辽宁西部,还指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区。该文化区地处辽宁、河北、内蒙古自治区三省区交界处,是东北与中原的衔接部位,域内相关地级市主要有承德、秦皇岛、赤峰、锦州、朝阳、阜新和葫芦岛等。

因地理环境独特,辽西区域内河流与山脉交错,山脉和大海相间,历史上形成了两条东北—西南走向的著名廊道,即穿行于山谷之间的大凌河廊道和蜿蜒于山海之间的滨海廊道,总称为“辽西走廊”。

渤海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崔向东表示,就历史与文化价值而言,辽西走廊具有重要意义。它既是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渔猎文明和海洋文明的连接地带,也是催生古代文明起源的重要力量,还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经贸往来的典型场域,同时也是文化交汇、传递与多元共生的重要地带,用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力量推动了以汉文化为底色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发展。

崔向东认为,与河西走廊、藏彝走廊相比,辽西走廊的文化符号是“诗书之路”。“诗书之路”强调的是文化和精神层面。历史上,辽西走廊在持续不断的交流中产生了众多具有较高文化属性的物质遗存。同时,辽西走廊上持续进行的文化传播也让中华文化认同得到了加深。“东亚文化认同依靠的不是物品、技术,而是书籍所代表的精神文化。从辽西走廊文化传播交流的结果看,‘诗书达于礼教’,辽西走廊是名副其实的‘诗书之路’。”崔向东说。

崔向东表示,辽西文化是中华文化总根系中的直根系,应该利用辽西走廊“诗书之路”的文化符号,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

辽西走廊区域文化整合势在必行

作为一条重要的经贸往来、文化及民族融合的廊道,与辽西走廊相关的地域应携手发展、共同前行,这已成为各方达成的共识。在首届辽西走廊历史文化讲坛上,不论是与会学者,还是参会听众,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授张志勇表示,辽西走廊区域文化整合不仅具有难得机遇,而且势在必行。辽西走廊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化石文化、玉龙文化、长城文化、契丹文化等极大地丰富了这一区域的文化内涵,正因如此,在转变观念、深入做好学术等基础性研究工作后,要打造出具有明显标识性的文化品牌,并通过持续不断地宣传,向外界叫响这一品牌。

辽西走廊与其他廊道比,具有独特的海洋文化特征。葫芦岛市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员孟玲表示,辽西走廊有着数千年延绵传承的海洋文化,区域内散落、埋藏了大量珍贵的海洋文化遗产。这些遗存时间跨度大、内涵丰富、类型多元,为辽西走廊学科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学术资源。在深入发掘辽西走廊深厚的地域文化的同时,要让包括海洋文化在内的文化遗产得到进一步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建设大局服务,通过辽西走廊文化推进本地经济与文化的振兴发展。

锦州市博物馆、锦州市图书馆以及渤海大学在校大学生参加了此次讲坛。一名辽宁籍大学生表示,之前对辽西走廊的文化内涵、历史意义以及当今价值并不是很清楚。通过参加讲坛,让她认识到辽西走廊在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更让她意识到这条廊道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旅游和经贸价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