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南金融助力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思考

金融时报

关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这些都与“十四五”规划强调的“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高度契合,本质上就是通过加强产学研融的深度结合,让科技为产业赋能,并且科技成果能够及时产业化,同时还要充分发挥金融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并为金融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避免出现金融泡沫化风险,从而把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金融服务有机结合起来。

 运行特点

(一)“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关键在于加强科技创新原动力。科技创新依赖于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科学研究。近年来,我国在一些核心技术方面遇到“卡脖子”难题,原因之一是基础性研究投入和研究能力还存在不足。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应用型科技领域成就斐然,形成了产业引导科技发展的方式,但还未大面积形成科技催生新产业的原始动力。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布局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通过引导企业在基础研究方面投入,消除过于重视短期利益的现象,有利于充分聚焦长期的、底层技术的关键价值,力争取得创新突破,形成科技催生新产业的原始动力,为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二)“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核心在于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产业支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实现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按照“十四五”规划纲要部署和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涵至少包括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生产生活性服务业以及为产业通畅运行所必须具备的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产业这几个部分。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匹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表现为产业基础的高级化、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价值链的延伸化增值化高端化。“十四五”时期,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而现代化产业体系能否顺利构建起来,也是检验“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

(三)“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要充分发挥金融的服务作用。现代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中,离不开强大的金融尤其是资本市场的支撑。中国的资本市场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资本市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银行等金融机构也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类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助力有技术、有科技含量的企业做大做强。建设和运用好多层次资本市场,面向科技前沿的“硬科技”领域,汇聚起一批涉及各产业链环节、多应用场景的创新企业,支持和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

 存在瓶颈

(一)科创金融服务瓶颈。金融助力科技创新以及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主要通过金融机构提供科创金融服务来实现。当前形势下,金融业要不断完善和强化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这既是国家之需、时代之需,也是时代赋予金融业发展的新使命、新机遇。但是,具体落实到科创金融服务的内容、产品以及手段上,还会存在一些瓶颈:一是科技创新企业界定比较模糊。目前,对于科创金融的统计口径,主要实行名单制,但也存在不足。比如统计名单与实际从事科创的企业数量存在一定的差异。二是科创企业的金融需求特征与传统融资模式存在多重错配。比如风险错配,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高风险性和高收益性特点,与金融机构风险要求错配。再比如期限错配,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盈利周期长,需要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这与金融机构产品期限错配。三是科创企业核心资产质押融资应用受限。作为科创企业核心无形资产的知识产权在质押融资应用和扩面方面依然存在较大阻碍。从银行端看,部分银行机构总行创设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与区域实际契合度低,加之产权价值评估难及产权变现流转难的实际问题,致使银行风险处置无抓手,审慎产权质押业务准入。四是科创企业经营特性与债务融资适配性差。初创型科创企业研发投入大,尚未有效完成研发营收转化,运营资金流较紧张,负债水平较高,整体风险较大。加之银行机构拥有的科技领域专业人才相对匮乏,对科技产品前景、企业市场竞争力较难把握,出于风险管控要求,普遍对科创企业授信较为审慎。

(二)产业金融服务瓶颈。产业金融是在现代金融体系趋向综合化的过程中出现的依托并能够有效促进特定产业发展的金融活动。目前,产业金融的演进历程已经从最初直接面向单点客户的传统金融服务模式发展到现在的沿产业链上下游布局的产业链金融模式,从而迎来了战略布局变化、商业思维变化和经营主体变化,但仍存在如下瓶颈:一是产业链金融是“非标品”。产业链金融相对于抵押贷、信用贷、流水贷这些标品来说,本身在规模总量上还是偏小。从银行的角度看,开发和管理一个产品,关注的是投入产出比,那么标品优先级必然高于非标品。虽然标品竞争激烈,但基于银行风险(创新)厌恶偏好和管理体制的属性,银行宁愿投入更高市场成本或者压缩利润等手段争夺存量标品市场,效率和效果都比研发非标品更为高效。二是金融机构的业务水平难以适应产业链运营要求。在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商业银行重点围绕核心企业、上下游购销等产生的金融服务需求开展营销,其专业化要求已经高于普通的金融业务,而产业链金融服务对商业银行的专业化要求就更高。未来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建设发展,各行业企业都在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商业银行必须积极探索运用新技术,才能契合企业在新形势下的新需求,这对商业银行跨行业的专业技术水平提出了挑战。三是金融服务同质化难以满足产业链金融的差异化需求。总体看,信贷业务在所有企业(B)端金融业务中居于绝对核心地位,最典型的B端场景即供应链场景,主要是围绕企业融资提供金融服务,包括订单融资、仓单质押等,大多商业银行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竞争已趋于同质化。但从产业链金融角度看,事实上还有大量的金融和非金融服务有待探索创新。

(三)金融科技服务瓶颈。金融科技在便利金融交易、满足多元化投融资需求、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方面为金融机构提供了积极支持。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瓶颈:一是企业端数据共享、整合与深度运用不足,“数据割裂”和“数据孤岛”问题仍然存在。金融科技的技术特征客观上对数据的丰富性和多维度提出要求。企业的大量基础数据为政府部门和银行掌握,各数据仓库间仍处于孤立封闭状态,没有实现互联互通。二是金融科技的风控要点尚未实现根本突破,线上操作规程受到线下监管要求制约。首先,金融机构很大程度上存在强调担保抵押的传统理念,信用贷款隐含了企业主个人的财产担保;其次,风险定价模型尚未完全投入应用,风险收益补偿和可持续发展机制仍待完善,且出于社会责任或抢占客户的需要,部分业务未实行差别化风险定价;再者,风险追偿核销机制仍采用线下人工、层层审核模式,企业仍面临线下开户、合同面签的强制要求。三是金融科技自身存在局限性,核心技术不够成熟,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大数据,还是区块链,或是元宇宙,目前在理论体系上都存在不完善之处,应用落地还处于实验性阶段,未来对金融效率的提高及对金融体系的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需要顶层设计为金融科技的规范发展提供指引。

 战略措施

(一)加快科产融生态圈建设及科产融一体化进程。科产融生态圈是指根据上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机理,以科技为手段、产业为核心、金融为动力、平台为拓展方式,集合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实现线上化发展的新型生态圈。这可谓产业金融3.0版本,能让科技、产业和金融耦合共生,循环发展。产业金融1.0阶段其主要特点为中心化模式,即围绕“1”个核心企业同时为供应链上的N个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提高各企业间协同化运作能力。产业金融2.0阶段,金融机构以产业链的核心企业为依托,针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设计个性化、标准化的金融服务产品,为整个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提供综合解决方案;通过技术和牌照的结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降低客户融资成本,促进金融和产业链的融合。而产业金融3.0阶段,整体向平台化方向发展,集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一体,采用线上模式,通过信息化主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配置缺位等问题。并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并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实现信息全集成与共享,金融机构可以从产品模式、业务流程等各方面更加注重客户体验和个性化定制,金融服务更加智能化,服务彻底走向以客户为中心、场景与生态并存的科产融生态圈。可以说,未来的科产融生态圈建设,是解决上述瓶颈的制胜法宝,并能帮助金融业有力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二)加大金融对国内科技创新、现代化产业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金融应重点加大对科技创新、现代化产业特别是现代制造业、数字产业以及绿色产业等领域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加快节奏,靠前发力,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注入活力。一是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金融政策支持需更加精准和稳定。人民银行将充分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通过提供再贷款或者资金激励等,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科技创新企业金融支持,实现对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领域的精准滴灌,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二是金融机构将进一步加大服务创新力度。金融机构要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尤其是商业银行,应采取更多适配的融资模式,更多侧重“投产”(产业链)、“投小”(中小企业)、“投早”(初创企业)、“投绿”(绿色低碳项目)和“投硬”(硬科技),努力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三是引导资本市场成为支持前沿领域发展的主渠道,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包括: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强化市场约束和法治约束;全面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要根据不同创新企业的梯队分布,持续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满足科创企业巨大的资金需求;逐步完善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估值定价逻辑和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四是推动金融科技服务升级。比如积极发展产业链金融科技。当前,产业链金融科技是“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最佳结合点,是推动现代化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链属关系“黏合剂”和业务增长“助推器”,可以促进产业链韧性增强,所以,必须大力发展。又比如加强金融数据挖掘与分析。通过大数据,拓宽科创企业以及产业链企业股权投资可获得性、研发能力、技术优势、专利质量、团队稳定性与市场前景等情况的数据获取渠道,加强数据挖掘与分析,建立更有针对性的科创风控模型。

(三)加强监管前提下充分发挥金融控股公司的产业链金融服务作用。金融控股公司是依法设立、控股或实际控制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类型金融机构、自身仅开展股权投资管理、不直接从事商业性经营活动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金融控股公司是金融业实现综合经营的一种组织形式,也是一种追求资本投资最优化、资本利润最大化的资本运作形式。实践表明,金融控股公司具有范围经济、协同扩张以及产业链整合等优势。金融控股集团及其子公司通过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协调联动,可以提升生产效率和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推动集团内部资源整合和共享。同时,通过一站式服务,有利于降低搜寻成本、交易成本和风险溢价成本,吸引更多的金融消费者客群,促使范围经济扩大。就协同扩张而言,金融控股公司的扩张可分为横向和纵向,而协同扩张主要体现在横向。横向扩张即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种类和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打破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子行业之间的壁垒,实现协同效应。而产业链整合是集团结构优化的过程和组织要素的有机组合过程,可分为产权整合、业务整合和管理整合。当金融控股公司的服务对象为产业链集团时,其产业链整合的优势体现在客户流、资金流、数据流、信息流的多重汇聚,有助于实现金融企业和实体企业尤其是科创企业的合作共赢,增强产融结合的依存度和效率。当金融控股公司的服务对象为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时,产业链条更加短促简洁,针对不同群体开发设计出新型产品与服务,有利于精准对接客户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金融“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正因为此,近些年来,在金融业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管理层批准设立了多家金融控股公司,这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竞争的现实选择。当然,在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下,金融控股公司逐步尝试综合化经营,一些金融控股公司特别是非金融企业投资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盲目向金融业扩张,在经营中出现了各种金融乱象,给金融稳定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此,2020年9月13日,人民银行发布了《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20〕第4号)。而且,为规范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行为,促进金融控股公司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2023年2月9日,人民银行又发布了《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23〕第1号),自3月1日起施行。尽管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新组建的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将从人民银行接管对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的日常监管职责,但是相信上述办法依然会继续得以贯彻执行。有了这些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规范和指引,金融控股公司定能规范运营,行稳致远,其产业链金融服务优势就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出来,进而有力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作者为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研究员)

主要参考文献

 ①基于信托视角的产业链金融研究,《2021年信托业专题研究报告》,2022年8月23日

 ②王力:关于金融产业与产业金融发展的思考,《银行家》,2019年第11期

 ③杨伟中:“金融科技”服务“科技金融”的理论逻辑、实践发展及风险应对,《清华金融评论》,2019年6月刊

 ④范云朋 尹振涛: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演变与监管研究—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金融监管研究,2019年第12期

 (制图 张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