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跳绳点亮农村孩子梦想
转自:中国体育报
“应该发展什么运动?适合发展什么运动?”这是2010年赖宣治初到七星小学任体育教师时思考的问题。“我们学校原来是广州市花都区的一所农村学校,很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和务工人员子女。学校资金、场地、器材都很匮乏,发展很多体育项目都受限,在尝试了篮球、足球、田径后,我们将目光放在了跳绳上。”赖宣治说。
经济实惠、场地局限小、对器材要求低等原因成为赖宣治选择的跳绳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当时花都区教育局也开始推广跳绳运动,让赖宣治坚定了尝试的信心。
十余年间,七星跳绳队不断成长。2014年,队伍赴安徽参加全国比赛,拿到团体总分第一和36枚金牌;2015年,到迪拜参加首届世界学生跳绳锦标赛,获得27枚奖牌;2016年世界跳绳锦标赛,七星小学跳绳队代表中国出战,首次站上世界跳绳团体冠军的领奖台……这所农村学校先后培养出39名世界跳绳冠军,11次打破世界跳绳纪录。
万事开头难。七星跳绳队组建之初并不顺利——学生对跳绳运动不了解、家长不支持都成为学校组队的“阻碍”。于是赖宣治开始潜心研究跳绳,怎么才能跳得更快?什么样的动作最不容易受伤?什么装备最合适?因为坚持,赖宣治从一个跳绳“门外汉”变成“专业户”。他说:“当时没办法,现实逼我一定要尽快学习。那时网络还不发达,我就利用周末时间上网学习,看别人如何跳绳,然后研究动作、绳子的材质。我发现‘弓腰半蹲式跳绳法’最快。”同时,赖宣治还在绳子的材质上动起了脑筋。“我在多次尝试后发现摩托车的刹车线特别适合做跳绳,我希望从方方面面帮助队员提高成绩。”
跳绳不仅让孩子们取得了骄人成绩,更帮助他们增强了体质和信心。赖宣治介绍:“我们学校很多学生是留守儿童,性格比较内向自卑,参与跳绳运动后,尤其是他们拿到冠军后,我发现他们的性格越来越开朗,成绩也从原来班级的倒数变成了前几名。很多以前毕业的学生看到学弟、学妹拿到世界冠军后,也会发朋友圈自豪地说:‘这是我学妹,我也是七星小学毕业的。’”
六年级学生苏铃渲是七星跳绳队的一员,主要项目是单摇。她告诉记者,30秒单摇非常考验速度和耐力,尤其是最后10秒。“每次我都告诉自己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从前腼腆的她通过跳绳结识了很多朋友,性格也逐渐活泼起来。“我们是团队参赛,所以相互之间的沟通信任非常重要。比如在进行交互绳花样跳绳时,两个负责摇绳的队员无论频率还是高度都要保持绝对一致,跳绳的队员也必须跟上节奏,十分考验团队默契。参与跳绳运动让我对团队合作和团队精神有了新的理解。”苏铃渲说。
改变不仅体现在学生身上,也为学校带来了巨大变化。数字最能说明问题——发展跳绳特色以来,七星小学从原来只有100多名学生到现在拥有2300余名学生,学校设施从只有一栋教学楼变为现在设施齐全、建设漂亮的校园,老师由原来的11位增加至现在的140多位,体育老师更是由原来只有赖宣治1个人变成现在的16个。“之前我们学校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体育成绩都是垫底的,现在已经从‘差校’变‘优校’了。”赖宣治自豪地说。
小小跳绳,还带动了区域体育和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局副局长江盛根说:“多年来花都区深入开展跳绳运动,涌现出七星小学、花东学校等跳绳特色学校,形成了闻名全国的区域发展氛围,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了广阔坚实的平台。全区中小学体质健康优良率、合格率常年保持在50%和96%以上,体质得到明显提升。”(李治华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