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这条公路修在“刀背”上

上游新闻

关注

□罗昭伦

在重庆市石柱七曜山刀背梁,有一条修在“刀背”上的公路,这条全长不到20公里的公路,最窄处只有5米左右宽,两边都是悬崖陡壁。远远望去,就像一把大刀的刀背一样,既险峻又壮观,被称为重庆“醉美的刀片公路”。

1驾车上山,一路风景一路歌

刀背梁位于石柱六塘乡和大风门之间,因其雄、奇、险、峻,形状酷似刀背而得名。境内重峦叠嶂,奇峰林立,山势陡峭,景色神奇,集华山之险、峨眉之峻、黄山之秀于一体,是石柱旅游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的那天,我们驾车走过一段平坦的公路,开始爬山前,带路的朋友提醒说:“前面就是刀背梁了,那是一段沿着山脊背顶端修出的山顶公路,山高路窄且险,开车要小心。”

车子进入刀背梁的入口,并没有感觉到险在哪里,大家都放松了警惕,我心里哼起了韩红的歌曲《天路》。可没过几分钟,大家开始紧张起来。车子在山路上行驶,感觉就像行驶在刀片上,公路两边的嵯峨怪石,既壮观又惊险,令人战战兢兢。

这一线的山脊,并不平直。点缀在刀背梁上的公路,时而呈U形,时而呈S形,时而呈M形。摇下车窗往外一望,不宽的路梁两边,悬崖凌空,裸露着的黑褐色碎石,仿佛随时都有滑坡的危险。

有人做过测量,这条全长20公里左右的路,最窄的路段大约只有5米宽,山脊蜿蜒,危岩罗列,宛如在刀片上“长”出来的天路。左边是悬崖峭壁,右边是万丈深渊,两边都不靠,公路就在山脊顶端蜿蜒起伏。

打开车门下车,站在并不算最高处的地方,我的第一感觉是:风很大,天上的白云飘得飞快,地上的风车“呼呼呼”转个不停。路边,被风化掉的石头,轻轻用手一抠,就会掉下来,石头上有数不清的裂痕,好像蜘蛛网一样,漂亮至极。远处的山崖,顶部被植被覆盖,而裸露的悬崖则是层层叠叠的岩石,像书本一样叠放在山中,记录着这里的绿水青山。

过了最惊险的那一段“刀背”后,我们将车子停在一个稍宽的地方,下车拍照纪念。我站在平缓处摆个姿势,感觉两腿有些微颤。没有护栏,探头往下望,谷深不见底,一下子感觉有些心慌。

站在山顶,回头望去,既有“一览众山小”的气势,又有“山外有山”的感觉。苍山、天际、白云,大大小小、高高矮矮的山头,尽收眼底,突然一下子就感觉高大起来。抬头望去,只见那远处的山与天相连,分不清哪是山哪是天。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只觉得此刻与天空如此接近。

这里的大小树木,树树不凡,百看不厌。悬崖上,有一棵千年老树,树不高,只有三四米,没有叶子,底部的根从一边扎进石头中,又从另一边的石头冒出来,一直向悬崖底伸去。

在这里,既能欣赏到群山的雄伟壮阔、灿烂的霞光,也能目睹刀劈斧削般的悬崖、曲折陡峭的山路、云雾缭绕的远山,委实有“一路风景一路歌”的情状。

2路在天上走,扇儿云中飘

胆战心惊之余,感叹修建高山公路的不易。

这是一条怎样的山路?据说,这条建在山脊“刀背”上的路,并不是什么乡村交通要道,而是为建设风力发电而修筑的材料运输道。之所以要将道路建在“刀背”上,是因为那些电力风车全都要耸立在高高的山脊上。绵延30余公里的七曜山大堡梁风电场,是重庆辖区内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由风电集团建造的50座风力发电机,源源不断地将风能转化为电能,输往千家万户。

2014年,国家能源集团看上了这里的风力资源,要把风电群建起来。要运送风力发电机的底座、扇叶等部件,开始了这条路的修筑。风电集团对这里进行了简单硬化、拓宽,方便运送设备的车辆进入。自此,刀片“天路”才初具规模。

道路硬化后,这里不知不觉地火了起来。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自驾爱好者来此寻找心跳的感觉,许多外地游人也慕名而来。

站在一个巨型电桩下面,朋友说,这个地方叫大风门,因常年大风呼啸,山中“呜呜”而得名。放眼远眺,整个七曜山脊梁,连绵高耸着看不到底、数也数不清的风车,在山间若隐若现。只听见山风呼啦啦地尽情狂叫着,发出“呜呜”之声,像万马齐喑,似暴雨欢骤,又若涨潮前的海浪,浩浩荡荡地翻腾着。巨大的叶片各自不停地迎风旋转着,发出巨大的“嗡嗡”声,煞是壮观。

在“一棵树”观景台,望着那伸到蓝天中的扇叶,觉得自己小得就像一粒尘埃。巍峨险峻的山峦、直插云霄的风电、云雾流瀑的气势,呈现出壮丽迷人的神奇景象。路在天上走,扇儿云中飘,就是其生动形象的写照。

3运盐的马帮,曾成群结队走过

七曜山由十余座海拔超过1800米的山峰组成,因山系中有七座高耸的山峰,似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星而得名,系国家地质公园,刀背梁是其重要的景观之一。

途中,当地朋友指着对面一座酷似一条巨龙的山说,那就是素有“第二峨眉”之称的龙骨寨,以雄奇险峻、佛教文化历史悠久而著称。

据《石柱县志》载:位于三汇乡龙骨山上的龙骨寨,四面绝壁,仅有羊肠小道通寨顶。寨顶平坦,有形似螃蟹、雄狮、蟾蜍三怪石和形如青狮、白象的两座小山分卧寨前,有宽不盈尺的栈道将青狮、白象与龙骨寨连为一体。寨的四周常常云雾环绕,寨顶时隐时现。

整座山寨极其雄伟秀丽,神奇隽永,四周悬崖跌宕,险象环生,山脉高低起伏,蜿蜒蛇行。龙狮抢宝、金扁担、金鸭子、古栈道、藏经阁、碑刻等几十处景观,有机结合成一条腾空欲飞的青色巨龙。明嘉靖年间,法号“哪佗”的和尚,受“峨眉”长老之令,寻访养性修行之仙境圣地。后在龙骨寨建寺庙、筑殿堂。“哪佗”大师收集整理上报的龙骨寨资料现存在峨眉山金顶大庙中。每年的观音菩萨庙会和“敬南天门”庙会,善男信女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人们为何要在如此艰险的地方克服万难修建道路,甚至付出生命代价依然前仆后继?朋友解释说,这里有路的历史,要倒推到很久以前。早在明代,这样的道路便已遍布七曜山的悬崖峭壁之上,刀背梁这段路就是石柱到彭水、丰都的大路,也是盐巴运输的必经之路。作为古代西南地区的经济支柱,盐道的畅通绝非小事。路修好后,成群结队的马帮在云中时隐时现,热闹非凡,与刀削斧劈般的绝壁和一望无际的密林形成鲜明对比。

但最重要的还是,七曜山一带发现了铅矿。在明代,锌锭和盐铁一样被列为严控产品,牢牢控制在官府手中,私人冶炼、拥有、贩卖锌和锌制品,都是妥妥的“牢底坐穿”的重罪,一不小心就可能丢掉小命。七曜山是全国锌矿石的主要产地之一,这里的锌矿开采后并不直接外运,而是就地冷炼,做成成品锌锭再运走。如今,锌矿早已开采完毕,只留下了冶锌遗址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盛经开区文旅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