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温榆河公园“传奇”:开一处、红一处,如今它“绿肺”功能初成
转自:北京日报
又一个春天拉开帷幕。
温榆河公园如同一颗蓝绿交融的翡翠珠,镶嵌在北京城区的东北方向。过去几年,多个园区陆续建成开放,开一处、红一处,成为远近知名的打卡地。眼下,12平方公里的一期新园,迎来了它的第一个春天。
北京最大“绿肺”横跨3个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光是公园的门区就有足足100个!完全建成后,周边100万北京市民骑行15分钟就能抵达公园。
历经五年建设,公园成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金名片,也是建设美丽北京、打造公园城市的重要承载区域。
“腾”出10个颐和园
在大都市的近郊开辟一座硕大无朋的“绿肺”,着实有点传奇的意味。这个故事要从一个平平无奇的村庄讲起——朝阳区孙河乡的沙子营村。
论位置,沙子营有点偏,出了东北五环还要再赶10公里路。但这里自然条件不错,处在温榆河、清河的冲积扇上,水清砂细土壤好,几十年前就盛产稻米,质量能跟京西稻相媲美。尹德胜是沙子营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童年时代,村子被郁郁葱葱的森林环绕,一个个水洼子波光闪烁,獾、狐狸和野兔也常常造访。
上世纪80年代末,城市快速扩张,京承、京平高速等主要交通干线都穿过孙河乡。沙子营村就是打那时候开始变的,宅基地被挤得只有400亩,其余2900亩地都被租出去了,建成了出租大院、收购站、无证搅拌站。村东头还陆续建起了35家砂石厂,采砂、洗砂的噪声从早响到晚。
2015年春,本报记者曾踏访沙子营村。村如其名,里里外外都灰扑扑的,村边的来广营北路是运输砂石的必经之路,路边的尘土足有10厘米厚,一起风,连路都看不清。很多村民向记者反映:家里不敢开窗,否则小半天儿就能落一层灰。
生态代价如此沉重,村集体经济却并没有富起来。尹德胜介绍,2014年,沙子营全村的地租收入为600万元,但大量低级次产业聚集,导致垃圾清运、道路洒扫、河流清淤的资金随之成倍增长,仅清运垃圾一项的年支出就高达300万元。35家砂石场每年至少抽取900万吨清水,使用后的洗砂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排水干渠年年淤塞。
路子错了,继续走下去只能是积重难返!2015年起,孙河乡对低级次产业开展了拉网式排查,挨家挨户约谈,设定时限劝导搬离。短短几年,被沙尘掩埋的土地终于能够喘息,很多地方还种上了小树苗。
“乡里从前脏乱差,一年半载也没有一位投资商来。”孙河乡相关负责人说,当低级次产业清退后,投资客纷纷慕名而来,有大型超市,也有国际医院。可乡里却一一婉拒:留白增绿是市里的大谋略,不能一边拆一边建,得严格落实城市规划,给未来留空间。
根据北京市相关规划,六环路附近本应建成城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带。对于世界级大都市来说,建设绿隔是非常普遍的做法,这种环状森林既能起到改善生态的作用,也能防止城市“摊大饼”。
由于历史原因,本市的二道绿隔不但迟迟未能建成,反而有不少低级次产业落地生根。在产业低端、环境脏乱的三区交界处,建设一处大型“绿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城市功能规划,成为温榆河公园建设的初衷。
借疏解整治促提升,朝阳、顺义、昌平三区交界处相继腾出了空间,再加上百万亩造林的原有绿地,共同构成了公园的空间基底,总面积30平方公里,相当于10个颐和园。
三区共建成长性公园
2017年,本市决定在三区交界处建设温榆河公园,并启动了设计方案的全球征集。由城市规划、水利、园林等领域的知名设计机构共同组建工作营,编制公园的概念性规划方案。
方案显示,温榆河公园以温榆河、清河为生态空间骨架,规划建设“一心、两带、多廊、十片、多点”的整体格局,分为十大公园组团,水系、绿道、市政基础设施均互相串联,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30平方公里是什么概念?几乎和整个澳门一样大,或者相当于北京老城面积的一半。”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黄通认为,如此大尺度的公园,注定了它不会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风景区,而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温榆河公园范围内有河流、道路、再生水厂,周边还分布着天通苑、北苑等人口密集的居住区。这一切都决定了它必须要承载复合城市功能。”
生态、行洪、游憩、交通、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部门针对每一个功能都做了与之对应的规划,最终形成了十余个专题的20份报告。
温榆河公园因水成园,行洪自然是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公园巧借地势,设计了五条净水廊道和十片湿地。一旦暴雨来临,它就相当于一座大型蓄涝区,蓄水量可达1200万立方米,相当于6个昆明湖,以保证百年一遇洪水不外排。正因如此,温榆河公园成为“通州堰”分洪体系中的重要节点。
北京是“千园之城”,大大小小的公园能超过1000个。无论对哪个区来说,建公园都堪称轻车熟路。可若要三个区合力共建一个大公园,规划的难度、工程的难度、协调的难度,都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采取“市统筹,区主责”的工作机制,各区各委办局拧成一股绳,共同推动公园建设。2019年4月,温榆河公园协调小组正式成立,北京市的水务、园林绿化、发改、规自、文旅、经信等18家委办局作为成员单位,其办公室设在市水务局。
记者近日在温榆河公园协调小组办公室采访时,办公室的座机铃声此起彼伏。“刚刚是在协调一个跨区道路的施工问题。”工作人员雷国龙放下电话告诉记者。公园范围内总共要建设18条市政道路,均为“海绵道路”,不仅要交通和市政部门拍板,还要水务部门规划初期雨水的排除方式,也需要园林绿化部门研究雨水对行道树的影响。
京城最大“绿肺”,自然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成长性公园,分步实施,分期开放。”温榆河公园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李文宇介绍,公园按照“一年启动、两年示范、五年成型、十年保育、多年成景”的目标来建设。目前,示范区和一期工程已对外开放,二期正在建设中。
完全建成后,可辐射回天、后沙峪、北苑等多个大型居住区,周边100万北京市民骑行15分钟就能抵达公园,24万市民步行15分钟也能抵达公园。
各有千秋的“公园+”
芦苇苍茫,湖水中央是一座巨大的金色鸟巢,数不清的野鸟翻飞。这是温榆河公园最具网红气质的一处打卡点——观鸟台茑屋。
在温榆河公园朝阳示范区,网红打卡点还有很多。2020年秋,2平方公里的示范区率先开园,面积不大,但移步换景。来广营北路将其分为东西两园,西园拥有茑屋、柳沟、自然科普书屋、湖畔沙滩、芸上梯田等众多网红景点,东园则以自然野趣为主,花田错落,林木葳蕤。
东西两园以一条清澈河渠相连。每年春末至深秋,这条河就会变成桨板和皮划艇的乐园,摇橹船来来往往,游客能乘舟赏景。冬天也并不寂寞,沁湖会作为天然冰场向市民开放。
开园两年多来,示范区始终是京城最具人气的公园,哪怕周边公共交通并不十分通达,仍有大量市民慕名前往,节假日客流量均在1万人次以上。
好风景再加上优秀的运营,让公园百逛不厌,每开一片新园都会火。示范区开放两年后,12平方公里的温榆河公园一期也落成开园,分为朝阳段、昌平段和顺义段。在一家知名点评网站上,温榆河公园的几个园区点评数都多达数百条,远高于其他公园。
每一片园子都各有千秋。比如顺义一期主要依山谷地貌而建,以“故城记忆”为主题,二期则是“温榆画廊”和“河湾绿洲”。昌平段毗邻未来科学城,一期主打碳中和主题的“未来智谷”,二期主题为“能源谷”。
“对于一座公园来说,河流、湖泊是最灵动的景点,也是游客最喜欢的区域。昌平段一期的问题恰恰在这里,它几乎没有河湖水系。”公园相关负责人曹志明说,面对并不优越的自然禀赋,公园只能在特色上下功夫。昌平一期宛如一座户外科普博物馆,用一处处巧具匠心的景观、游戏,表达“碳中和”的宏大主题。
碳心广场是整个公园的核心区域。碧绿的草坪上,散落着明黄色的立方体雕塑,上面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传达了丰富有趣的知识。比如“牛反刍是一种碳排放吗”“气候变化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全球升温1.5℃会怎么样”……公园里还特意设置了答题积分、虚拟骑行等游戏。碰上小长假,会不定期组织旧物交换等环保活动。
三园既各有千秋,又联动运营。去年中秋节期间,同时举办了“温榆家·生态佳·游园+”系列主题活动,累计接待游客7.9万人次。“十一”期间,则有农耕自然教育、园艺体验、亲子游戏等丰富活动,吸引18.2万人次游客入园游玩。
给动植物留下荒野家园
马联合今年71岁了,是土生土长的孙河人。他见证了这片土地上沧海桑田的变迁,却意外发现,陪伴自己半个多世纪的大树,如今仍保留在网红公园里。
示范区东园的西北角,眼前的槐树枝叶繁茂,树干要两人才能合抱。“这里从前是沙子营小学,大槐树就在操场中央。我小时候,这棵树好像就是这么大。”马联合说。
数不清的原生乡土树被保留下来,为此,很多园路和设施都临时改道。这些乡土树大多是毛白杨、槐树和柳树,并不名贵,却承载着当地村民的深重乡愁。
公园保留的除了村民的乡愁,还有野生动植物的家园。从缓割芦苇的尝试,便可窥见温榆河公园对动植物的用心呵护。
“大多数公园会在入冬前割掉芦苇。这是因为秋冬季节气候干燥,干枯的植物容易引发火灾。”朝阳段园林部负责人崔东平告诉记者。可在寒冷的冬季,芦苇丛却能给水鸟和昆虫提供珍贵的藏身之地。于是,公园决定实行精细化管理,分批定时割掉芦苇。
在漫长的冬天,芦苇经冬不割,公园会开辟防火道,并加强巡视,以免火灾之虞。开春后会割除约一半芦苇,之所以不能全割掉,是因为有的鸟儿要在春季繁殖,也需要芦苇丛。
这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仅在2022年,温榆河公园范围内就监测到614种动植物,其中,国家级和市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47种。中华秋沙鸭、东方白鹳、疣鼻天鹅等保护动物,都曾在茑屋附近留下倩影。
在这座“绿肺”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在不断发生着。不久前,老张扛着照相机去温榆河观鸟,透过长焦镜头,他惊喜地发现了一种城里不常见的鸟儿——冠鱼狗。“它们把巢筑在了陡峭的堤岸上,很隐蔽,从外观看是一个很深的洞。”
惊喜之后,担忧也随之而来。3月1日起,本市通过河流水位调度,抬高温榆河的水位,以扩大水面和滩涂面积。眼下,水位连连上涨,眼看就要淹到冠鱼狗的鸟巢了!
老张发了条微信,将此事告知温榆河公园协调小组的工作人员。水务部门和生态保护专家商议后,当天就做出了决定:通过精细化的水资源调度,暂停水位上涨,先让冠鱼狗安心筑巢繁殖。
今后,温榆河、清河交汇处还将建设一处“温榆生态心”。根据规划,温榆河公园总面积达30平方公里,将有30%的面积用于留野。其中,“温榆生态心”就是最大的一处留野区,婉拒游客,草长莺飞,为繁华都市增添一处近自然的动植物栖息地。
(原标题:吐纳若兰 ——温榆河公园“绿肺”功能初成)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 朱松梅
流程编辑:u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