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发现50例!中疾控最新通报→

政府网站

关注

转自:唐山发布

4月8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疾控局副局长、中国疾控中心主任沈洪兵和有关专家介绍我国新冠溯源研究情况,并答记者问。

美国彭博社记者提问:现在中方科学家、专家认为新冠最有可能的起源是什么?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周蕾介绍,其实关于新冠病毒的起源,应该说我们在第一阶段的联合研究过程当中就已经得到了一个结论,这个结论也充分展示在我们当时和世卫组织联合发布的联合研究报告里,我也是非常欢迎大家去仔细读一下我们的那份报告。在报告里,我们是很明确提出来了对本次新冠疫情起源的几个方面的假设研判的结果。首先,我们认为在报告当中,从人的方面、动物的方面、跨种属传播等这几个角度,也包括实验室的可能性,我们都做了评估。当时在武汉我们的联合专家组分成了流行病学组、动物溯源组、分子溯源组,这几个方面分别开展研究工作,因此当时得到的综合研判的结论我们认为是科学可信的。

新发现50例!中疾控最新通报→

周蕾介绍,这个结论在此我跟大家重申一下,人畜共患病直接溢出的可能性是“可能到比较可能”,通过中间宿主引入,我们认为是“比较可能到非常可能”的,通过冷链的引入是“可能”的,通过实验室引入我们当时的研究判断是“极不可能”的。

周蕾表示,在结束了武汉的第一阶段联合溯源研究以后,我们并没有停下研究脚步,又继续按照当时在武汉制定的下一阶段工作方案和建议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种种研究结果也都证实我们在武汉第一阶段的研究结论。所以针对您的问题,我们到现在并没有改变我们的判断,目前我们的观点都可以去查阅我们当时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

另外,4月8日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

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最新情况

对比4月1日中疾控通报数据,3月30日至4月6日,新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50例。

一、感染监测数据

(一)全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22年12月9日以来,各省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阳性人数12月22日达到高峰(694万)后波动下降,2023年4月6日降至2119;检测阳性率2022年12月25日达高峰(29.2%)后波动下降,2023年4月6日为1.4%(图1-1)。

(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二)全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抗原检测结果。

各省份报告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量呈现波动减少趋势,从2022年12月19日的最高189万波动下降到4月6日的1.9万。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自2022年12月9日快速上升,12月22日达高峰(33.7万、21.3%)后波动下降,2023年4月6日阳性数降至80(阳性率为0.4%)(图1-2)。

(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二、全国发热门诊(诊室)诊疗情况

(一)总体就诊人数结果。全国(不含港澳台)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数于2022年12月23日达到峰值286.7万人次,随后连续下降;2023年1月23日后就诊人数呈现低位波动,近6周(2月24日-4月6日)在波动增加后呈现平台波动,4月6日为38.4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86.6%(图2-1)。

(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说明:自2022年12月9日起,监测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诊疗量;12月21日起,增加监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诊疗量(不含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

(二)农村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数结果。全国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就诊人数于2022年12月23日达到峰值92.2万人次,随后波动下降;2023年1月23日后呈现低位波动,近6周(2月24日-4月6日)呈波动增加,4月6日为11.7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87.3%(图2-2)。

(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说明:农村发热患者诊疗量为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诊疗量(不含村卫生室)

(三)城市发热门诊就诊人数结果。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数于2022年12月22日达到峰值195.4万人次,随后连续下降;1月23日后呈低位波动,近6周(2月24日-4月6日)在波动增加后呈现平台波动,4月6日为26.6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86.4%(图2-3)。

(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说明:城市发热门诊诊疗量含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含社区卫生服务站)。

(四)哨点医院监测结果。2022年9月-12月上旬,全国流感哨点医院每周流感样病例(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数量稳定在10万左右,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就诊人数比值在2.7%-3.6%区间波动。第50周(12月12日-18日)明显上升至8.5%,第51周达到最高12.1%,第52周起快速下降。2023年第7周(2月13-19日)流感样病例占比(1.8%)开始呈现增加趋势,第10周达阶段高峰(9.1%)后开始持续下降,第13周(3月27日-4月2日)流感样病例占比为8.4%。(图2-4)。

(数据来源于824家哨点医院)

2022年第49周(12月9日),流感样病例新冠病毒阳性率开始逐渐增加,在第51和52周期间达峰值后持续下降,2023年第7周(2月13日-19日)新冠病毒阳性率下降至3.4%后小幅反弹(第8周新冠病毒阳性率为5.1%);第9-11周新冠病毒阳性率持续下降(阳性率分别为3.8%、2.7%、1.9%),第12-13周(阳性率分别为2.3%、2.6%)略有反弹。2022年第49周以来,流感病毒阳性率则逐步降低,12月下旬至2月初处于极低水平(低于1.0%);2023年第6周(2月6日-12日)以来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第10周(3月6日-12日,阳性率为53.2%)后上升趋势明显趋缓,第12周(3月20日-26日,阳性率为55.5%)达阶段高峰后开始下降,第13周(3月27日-4月2日)阳性率为50.6%(图2-5)。

(数据来源于402家网络实验室)

三、住院诊疗情况

(一)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结果。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于2023年1月5日达到峰值162.5万人,随后持续下降;4月6日下降至3889,较峰值减少了99.8%(图3-1)。

(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二)在院新冠病毒感染阳性重症患者结果。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中,重症患者数量于2022年12月27日至2023年1月3日期间每日增量近1万,1月4日增量明显下降,1月5日达到峰值12.8万后持续下降,4月6日下降至8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重症2例、基础性疾病重症合并新冠病毒感染6例)(图3-2)。

(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三)在院新冠病毒感染死亡情况。在院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数于1月4日达到每日峰值4273例,随后持续下降,4月6日为0例(图3-3)。3月31日至4月6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疗机构累计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0例。

(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四、新冠病毒感染本土病例病毒变异监测情况

(一)总体情况。2022年9月26日至2023年4月6日,全国共报送38655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共存在119个进化分支,主要流行株为BA.5.2.48(45.3%)、BF.7.14(25.2%)、BA.5.2.49(9.0%)和DY.1(8.4%)。BF.7.14.1等26种进化分支构成比在0.1%-3.1%之间,89个进化分支的构成比小于0.1%(共占0.8%)(图4-1)。

说明:1.采样日期:2022年9月26日至2023年4月3日。

2.图中标记的数字分别为BA.5.2.48、BF.7.14、BA.5.2.49和DY.1进化分支有效基因组序列数量。

3.“其它”指全国范围Omicron变异株构成比小于0.1%的进化分支。

(二)12月以来本土病例病毒变异株监测情况。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4月6日,全国共报送29965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共存在75个进化分支。主要流行株为BA.5.2.48(48.8%)、BF.7.14(27.8%)和DY.1(8.8%)(表4-1)。共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192例,其中,4例BQ.1、3例BQ.1.1、1例BQ.1.1.13、1例BQ.1.1.17、1例BQ.1.1.38、1例BQ.1.1.53、2例BQ.1.1.66、1例BQ.1.1.69、8例BQ.1.2、2例BQ.1.8、1例DT.2、1例EA.1、1例CH.1.1、1例CH.1.1.1、12例XBB.1、2例XBB.1.11.1、1例XBB.1.12、63例XBB.1.5、1例XBB.1.5.5、7例XBB.1.5.7、3例XBB.1.9、53例XBB.1.9.1、15例XBB.1.9.2、4例XBB.2.3、1例XBB.2.4和2例XBB.3。

表4-1 全国新冠病毒变异株情况

(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4月6日)

(三)新冠病毒变异分省份情况。总体来看,北京、内蒙古和天津以BF.7及亚分支为优势株;其它省份均以BA.5.2及亚分支为优势株(图4-2)。

说明:1.采样时间:2022年12月1日-2023年4月3日;

2.图中标记的数字分别为BA.5.2.48、BF.7.14和DY.1进化分支有效基因组序列数量;

3.“其它”指全国范围Omicron变异株构成比小于0.1%的进化分支。

五、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进展

截至2023年4月6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9388.2万剂次(图5-1)。接种总人数131046.5万人,完成全程接种127705.7万人,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82770.3万人。全人群第一剂次、全程接种覆盖比例分别达到93.0%和90.6%(图5-2)。60岁以上老年人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68058.2万剂次,接种总人数24170.1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3035.7万人,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19312.0万人。

(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以2022年底全国老年人专项摸底调查人口数为基数统计,截至2023年4月6日,60岁以上老年人第一剂次接种覆盖人数占老年人群的96.1%,全程接种、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人数分别占符合接种时间间隔老年人群的96.7%、92.5%(图5-3)。

(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注:1.第一剂次接种率测算中分子为接种目前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新冠病毒疫苗至少1剂次的老年人群,分母为2022年12月10日各省上报的老年人摸底登记人口数。

2.全程接种率测算中分子为接种灭活疫苗2剂次、腺病毒载体疫苗1剂次、重组蛋白疫苗3剂次的老年人群,分母为接种灭活疫苗1剂次、腺病毒载体疫苗1剂次和重组蛋白疫苗2剂次的老年人群,并且接种后间隔满28天(4周)。

3.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率测算分子为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老年人群,分母为接种灭活疫苗2剂次、腺病毒载体疫苗1剂次的老年人群,且全程接种后间隔满3个月。(由于重组蛋白疫苗实施加强免疫接种的时间短,接种3剂次重组蛋白疫苗人群目前未包括在分母中)。

来源: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网站 中国青年报 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