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构建蓝莓产业链,擦亮本土蔬菜品牌,大力发展木耳种植……怀宁县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优化产业促振兴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安庆新闻网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怀宁县充分发挥好山好水好区位资源禀赋,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有力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乡村振兴逐渐展开优美画卷。

小蓝莓开辟“增收路”

4月2日,在怀宁县马庙镇曹坦村5G蓝莓基地,村民们正忙着给蓝莓树施肥、浇水,他们相互配合、井然有序,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现在是蓝莓管护的关键时期,这几天组织周边30余名村民在基地务工,预计4月底能挂果,产量会比去年多得多,到时候还要请人过来采摘。”5G蓝莓基地负责人刘云生说,曹坦村流转1700余亩山场积极优化蓝莓产业布局,其中村集体自主经营100亩蓝莓园,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发展模式,让当地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务工、入股分红等方式增加收入。2022年,曹坦村蓝莓园收获蓝莓鲜果2万余斤,年产值达到30万元,有效带动周边村民致富增收。

近年来,怀宁县以争创全国、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为抓手,大力推进蓝莓等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利用昔日荒山种植蓝莓达7.8万亩,成为长三角最大的县级蓝莓种植区。怀宁县集聚蓝莓种植企业200余家,引进培育蓝莓深加工企业10家,形成集良种繁育、规模种植、食品加工、休闲采摘为一体的产业链条,2022年蓝莓产业产值达50亿元。

“怀宁蓝莓”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成功创建怀宁蓝莓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蓝莓)标准化生产基地,跻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怀宁县计划到2025年实现蓝莓产业“双十双百”目标,即种植规模达10万亩,深加工能力达10万吨,吸引游客100万,综合产值达100亿元。

小蔬菜长出“大产业”

春日暖阳照,时蔬采摘忙。连日来,在怀宁县石牌镇青圩村蔬菜种植基地里,各类时令蔬菜相继成熟,行走在这里的田间地头,各种长势喜人的特色蔬菜映入眼帘,村民们正在忙着采收芹菜芽、萝卜菜、马铃薯等蔬菜,现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石牌镇以产业振兴为先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比较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特色产业。该镇是皖西南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蔬菜种植面积近2万亩,每天有大量新鲜蔬菜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安庆和合肥、武汉、上海等城市,日均交易额30多万元。石牌镇倾力擦亮“石牌蔬菜”品牌,有效提高农户种植蔬菜效益,“菜篮子”成为百姓的“钱袋子”,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近年来,怀宁县调整优化产业种植结构,引导群众发展高效、绿色生态产业,让山绿起来、群众富起来。全县种植特色经济林果、特色经济作物10余万亩,特色种植产业的发展为该县带来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成了名副其实的“增收果”“致富果”,“绿水青山”变成了群众触手可及的“金山银山”。

小木耳开出“致富花”

4月2日,在怀宁县江镇镇于山村木耳基地的大棚里,一排排整齐划一的菌棒上密密麻麻地长满了肉嘟嘟的黑木耳,10余名工人正来回穿梭采摘新鲜木耳。这片木耳基地由于山村自主管理经营,在木耳的培育期、养护期、采摘期,都会优先组织当地的村民进行务工,随着基地种植规模的逐年扩大,前来务工的村民也越来越多,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就近务工增收。“现在正值木耳采摘期,村里每天组织我们来采摘木耳,工资200多元一天。”村民朱华解满意地说。

在江镇镇新合村木耳种植示范基地,十多个大棚连成一片,这里的黑木耳同样长势旺盛,一些村民正在此采摘木耳,大棚里一派忙碌景象。“在家门口上班能照顾家庭,一年还有1万多元的工资收入,我很满意。”村民邵祝云高兴地说。新合村党支部书记李严英介绍说,该村木耳种植示范基地总投资达400余万元,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并已连续四年带动全村群众享受资产收益分红,同时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带动务工增收20余万元。木耳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仅鼓起了农民群众的“钱袋子”,而且发展成为江镇镇乡村振兴的希望产业、富民产业。

近年来,江镇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大力发展木耳、紫薯、蓝莓等特色产业,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积极带动当地村民实现务工增收,带领群众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调整优化和壮大产业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保障,也是乡村振兴的持续动力。”江镇镇党委书记查旵东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