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棉花画:一“花”一世界
3月17日至23日,第四届福建省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大赛在德化举行。漳州棉花画非遗传承人郭美瑜的女儿吕嘉慧所创作的棉花画《珠玑抱团露嘴笑》获得银奖。
回望过往半个多世纪,漳州棉花画在艰难岁月中诞生,经历了鼎盛风光与萧条沉寂。如今,年过七旬的郭美瑜仍在为保护和传承棉花画技艺四处奔走,这颗蒙尘遗珠正慢慢重回大众视野……
忆往昔风光无限
位于漳州市艺术馆三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陈列着一幅长3米、宽3米、高80厘米的沙盘式立体棉花画。这幅作品展现了九龙江沿岸龙文塔、南山寺、南靖土楼等18处漳州著名的旅游景点和历史建筑。画中的亭台楼榭、山水花鸟、碧波木船等元素,均是郭美瑜和团队以染色的脱脂棉絮、桃胶水为主材料,辅以棉纸、铜线,一点一点捏制、拼合而成的,创作时间长达两年半。“其他地区的棉花画都是平面的,而我们可以做出浮雕和立体的效果,这是漳州棉花画最大的特色。”郭美瑜说。
漳州棉花画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代。据《漳州二轻工业志》记载:“清代,漳州城、石码镇的棉被店比较集中,大都是夫妻父子店,有的开设弹棉工厂,专为棉杂店加工棉被。”当时漳州城一带聚集着许多弹棉被高手,为了让棉被更有卖点,他们利用彩色棉花,创造性地在棉被胎面上揉线、铺花、缀字、镶嵌,制作出繁简不一的吉祥纹样图案或祝福文字,这就是棉花画的雏形。
漳州棉花画真正成为一门工艺,是在上世纪50年代。据《漳州名产志》记载,1959年,时任龙溪专署美术工厂负责人的侯楚霖,在龙溪专区展览馆举办展览期间,创造性地把原本附着在棉被胎面上的图案分离出来,用脱脂棉上彩粘出家禽、水鸟等造型。1962年农历虎年,他采用绸扎架构,脱脂棉上彩,塑造立体猛虎。1963年,漳州市棉被社在新华西路开设一间门市部,为招徕顾客、寻找弹棉业的出路,两位弹棉匠黄家声、游秋源运用彩扎、彩塑、浮雕、国画等工艺,将小猫、金鱼、花鸟等“小玩意”镶嵌到玻璃框里制成独立工艺品,吸引不少人围观。
人群中有个“固定观众”,正是当时正在新华小学念书的郭美瑜。“这些小动物、花鸟很漂亮,我很喜欢。每天开校门前、放学后,我都会来店里看。”这些惟妙惟肖的棉花画,在年少的郭美瑜心中种下了种子。
1971年,黄家声组建棉花画生产车间。一次偶然的机会,18岁的郭美瑜和其他四名女孩一起进厂学艺。一开始,姑娘们只能帮着师父打下手,从洗玻璃、轧棉花、装相框等基础活做起。第二年,郭美瑜终于有机会接触松鹤的制作,她回忆:“鸟的翅膀是最难做的,要一层一层、一片一片地裁剪、拼贴。师父要求严,哪怕是最底层的覆羽,也要把每一缕形态梳理清晰,做不好就重新做。”1980年前后,游秋源的子女游苍生、游庆扬、游雪红也陆续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投入棉花画的研习制作,擅长猫、狗、鹿等动物形象制作。
上世纪80年代,漳州棉花画产业风光无限。据《福建省志·二轻工业志》记载,“1985年,漳州地区已有十几家工厂生产棉花画,产值达132.01万元,比1984年增长132%……1987年生产80696幅,产值有220万元,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10多个省市……”当时,不少棉花画作品远销海外,漳州市民每逢乔迁、新婚,也把新房中挂有棉花画作为得意之事。
繁荣的生产带来创作工艺的日臻完善:1980年和1981年,游秋源在棉花画基础上,利用腈纶绒线和涤纶银线色彩鲜艳、质感优良和光泽闪亮的特点,大胆创新了绒线画和银线画;1983年,漳州第二棉花厂家声牌棉花画获省优质产品奖;1987年,郭美瑜与电工杨志森合作的电子声光棉花画《丹凤呈祥》获省优质产品奖、省工艺美术百花奖。
浮沉中峰回路转
棉花画的声名鹊起,吸引了众多工厂一拥而上。为抢夺订单,企业之间大打价格战,加之国画、书法等竞争产品进入市场,这个行业很快落寞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漳州棉花画厂纷纷倒闭,盛极一时的棉花画几乎到了人散艺绝的境地。
为了维持生计,郭美瑜只好于1991年回家,与父亲一同打理家里的照相馆。游苍生和游庆扬也另谋生路,做起了玻璃批发生意。不过,他们并没有就此放弃棉花画。
“我父亲常常说,就算穷死饿死,也不能放弃棉花画。”游氏兄妹无日或忘,一有空暇,就会回到工作室制作棉花画。而郭美瑜则在自家照相馆里,用棉花画技法制作了水仙盆栽、鹦鹉、枫树等一个又一个精致的摆件。
2004年,中央电视台《夕阳红》节目组来到法国一户普通人家拍摄节目,主人指着挂在墙上的一幅棉花画,跟远方的来客打招呼:“欢迎来自棉花画故乡的朋友。”彼时,棉花画已在它的故乡漳州几乎消失了十几年。
消息传回国内,传回漳州。大家这才猛然想起,那曾经钟爱的棉花画如今何在?几经辗转,漳州市二轻联社主任周建成找到郭美瑜,希望她能重启棉花画事业。
“一开始我是不太愿意的。一来,家里的相馆经营得不错,收入稳定;二来,曾经一起做棉花画的姐妹,都不愿再做了,我担心一个人忙不过来。”面对郭美瑜的犹豫,周建成让她先做一两幅作品参赛试试。2005年,郭美瑜的《春色满乾坤》在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上一举获得铜奖。
这次获奖,让郭美瑜声名大振。比赛、展会订单越来越多,郭美瑜也越来越忙。为了赶作品,她常常赶工到凌晨一两点,有时实在忙不过来,只好把相馆关起来。取相片的顾客扑了空,跟她抱怨:“你开的不是照相馆,是‘雨伞店’啦,一会儿开一会儿关的。”
2006年,郭美瑜最终决定关闭郭家祖传近百年的老店“璇宫照相馆”,全身心扑在棉花画事业上。此后,她制作的棉花画获奖无数:《孔雀》获第六届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大赛银奖,《玉羽献瑞》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铜奖……
2010年,棉花画被确认为漳州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郭美瑜成为棉花画传承人;2012年,郭美瑜被授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探索中传承推广
在郭美瑜的工作室里,有一幅待完成作品,画面内容是一棵古朴苍劲的胡杨树,树下有几只野兔奔跑,郭美瑜给作品起名为《历尽沧桑气节留》。“我在新疆的时候,去了胡杨林,感到很震撼。回来我就开始做,做了两个多月了。”郭美瑜说。
去年元旦前夕,郭美瑜来到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赴一场“棉花画之约”。新疆的师生们看到平日里再熟悉不过的棉花竟能做出这么惟妙惟肖的艺术品,发自内心地惊叹。“当时原本只安排10个老师来学习,结果来了100多个老师。”郭美瑜说。
这些年,棉花画的传承者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门技艺:游氏兄妹选择把棉花画作为业余爱好,默默继承父亲的遗志,创作一幅又一幅精品。郭美瑜全身心投入传承推广,每周都会去漳州市实验小学的非遗社团给孩子们授课,她的女儿吕嘉慧从小耳濡目染,跟随母亲学习了棉花画技艺,现在常常去漳州市青少年宫、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授课。每逢漳州开办重要文旅活动,郭美瑜母女也会受邀前往展示技艺,她们还数次带着棉花画登上央视舞台,绝美工艺惊艳众人。
然而,惊艳的背后,是鲜有人愿意坐的“冷板凳”。郭美瑜说,棉花画基本技法包括抽丝、按压、捏、搓、扎、剪、叠贴、刷胶固化,每一样技法又包含很多小技巧,光基本功就要练上好几年。“完成一幅作品,往往需要几个月时间,现在很少有人能真正静下心来做。”
产业化缺乏条件,技艺门槛又相对较高,几位传人也日渐衰老。采访中,他们都向记者表示担忧:“就怕这门手艺断了。”
由漳州市工信局、漳州市二轻联社与漳州职业技术学院联办的“漳州工艺美术传习中心”预计于今年6月投入常态化运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旅游学院办公室负责人吴艺梅向记者介绍:“传习中心特别设置大师讲堂,接下来将把木版年画、棉花画、微雕、漳绣等漳州非遗技艺融入到学生的美育教学、实习实践中,利用各方资源推动产教融合,激发非遗传承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