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首届楚文化节丨说“荆”道“楚”
转自:荆州发布
一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荆州历史源远流长。做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荆州人,我们应该对“荆”字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甲骨文中暂未见到“荆”字。最早的荆,始见于西周金文,大致有5种不同写法。如下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西周时的“荆”字本不从艸,5种写法,有从井或不从井之别。从井的“荆(㓝)”,其实就是“刑”,也就是说,荆和刑是一组同源字,早期不分彼此。“”应是“荆”字初文,本义盖指带刺的荆棘。纵横的长画示藤,两小点示藤上所生之刺。后来,字形讹变作“ ”在“㓝”的基础上累增义符“田”,成为楚文字“荆”的标准写法。楚文字虽与商周文字一脉相承,但楚人“不服周”,往往另辟蹊径,造了很多只有楚国才有的特形文字,“荆”便是其中之一。
”,即“刃(刅)”,继而减省作“刀”。“井”是累增之声符,由象形字演变成形声字。楚金文“
据我们搜集整理,楚简“荆”主要有下列几种写法:
楚简“荆”,早期字形作“
”,与周金文相同,而后字形均带“田”。字形差异主要是从刀还是从刃的区别,极个别把义符“刀(刃)”换作“攴”,这是因为在古文字当中,刀、刃互通,“攴”的本义是指手拿棍棒、皮鞭类抽打,组字时,拿刀与执棒等方式均与手上动作有关,故刀(刃)、攴在字中作义符时可互换。从攴还有一种可能,即指手持荆条抽打。
从艸的“荆”,最早见于战国陶文,作“ ”。现今“荆”就是其形的直接楷化。增加义符“艸”,是因“荆”本指一种灌木名。《说文》:“荆,楚,木也。”王筠句读:“‘荆,楚。谓荆一名楚也。木也。’以字从艸,故云木,盖此物不大,故从艸,好丛生,故楚丛林。”
“荆”在古文字中多指国名,即楚国,因其原建国于荆山一带,故名。《春秋·庄公十年》:“荆败蔡师于莘。”杜预注:“荆,楚本号,后改为楚。”“荆楚”一词,属于同义连用,在西周时期,多言“楚荆”,如“鸿叔从王员征楚刅(荆)”(鸿叔簋),“昭王广楚㓝(荆)”(史墙盘)。在楚文字中,用的比较多的,还有“”一词,可读为“荆夷”,乃楚月历专名,指楚四月,即楚之岁首,相当于夏历正月。
二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这是《左传》描述楚先民艰苦创业、锐意进取的真实写照。其实,楚人早就把这种精神高度浓缩在一个“楚”字里面了。
为便于阐述,我们先把“楚”的古文字字形列举如下:
不难看出,“楚”字早在殷商时期就有了。构字部件主要由林、足组成。林、足或置换作卉、止。这是因为林和卉均指植物,足和止(“趾”的本字)都与腿脚有关。在古文字中把这种现象称为置换义(声)符。古足疋同字,故在楚简中,“楚”有从足与从疋之别。“足”多上下分离,“疋”上下相连。小篆以上部的椭圆形是否封口来区别足与疋,后来楷书从疋,乃是由小篆演变而来。楚金文中,有时把林省作“木”,故有只从一“木”的“楚”字。
《说文解字》:“楚,丛木。一名荆也。从林疋声。”把“楚”解释作形声字。其实,疋(足)在字中也表义,“楚”严格来说是个形声兼会意字。造字本义是指在丛林中穿梭行动,这恰与“以启山林”相吻合。把楚释作“丛木”或“荆”(一种落叶小灌木),乃是引申义。荆条柔韧富有弹性,楚人多用它来制弓或用为打人的刑具。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负荆请罪”了。楚人把荆条视为上等物,曾作为贡品敬献给周朝廷,但周王府不屑一顾。用荆条打人,又引申指痛苦,遂有“痛楚”“凄楚”等词。凄有寒冷、清凉之义,继而又衍生出“清楚”一词。简书中的“楚”,多用为国名,即指楚国。楚人本姓芈,始祖鬻熊,后以熊为姓。西周时立国于荆山一带,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周人称楚为“荆蛮”,是言楚人粗野、凶恶、不开化,有贬毁之意。正因为这样,后来楚人便有了“不服周”的抵抗精神。
据悉,目前发现的“楚”字金文有近300个,楚简约200个,大多用为国名。这说明在商至战国时期,“楚”字已相当活跃,这也从侧面反映当时的楚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来源:荆州日报
编辑:鲁春雪
审核:安娇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