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匠心浇筑“智能化采煤梦”——记山东能源兖矿鄂尔多斯公司转龙湾煤矿智能化团队

内蒙古新闻网

关注

    山东能源兖矿鄂尔多斯公司转龙湾煤矿充分依托能源集团建设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联合创新中心、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基地,深入推进辅助运输透明化建设,动态保持“277”生产标准和2个千万吨级智能化工作面连续开采、抓好国家级高级智能化矿井验收工作,建设具有转龙湾煤矿特色的矿井智能化管控平台,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高产高效智能化矿井创建模式,努力打造新旧动能转换、智能化生产示范标杆矿井。

    在转龙湾煤矿,有这样一个智能化建设团队,他们肩负着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矿井建设的艰巨任务,他们以创新为矛,锐意解决智能化矿井建设的瓶颈,披荆斩棘,打造了引领型智能化示范矿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智能化采煤远程操作

    锚定目标,坚定起步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20年11月,“随着煤炭行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煤矿开采全面进入智能化时代是大势所趋,更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转龙湾煤矿党政负责人刘万仓提出了建设智能化煤矿的明确目标。2020年12月,转龙湾煤矿被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正式确定为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至此,该矿驶入了建设智能化矿井的“高速路”。

    国家八部委印发《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煤矿智能化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将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智能装备等与现代煤炭开发利用深度融合,形成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自主学习、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智能系统,实现煤矿开拓、采掘(剥)、运输、通风、洗选、安全保障、经营管理等过程的智能化运行。

    该矿基于对煤矿智能化的初步理解上,意识到面对新设备、新系统的开拓创新、深度融合,迫切需要一支高技能、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于是从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防、选煤、信息化等多个专业抽调精兵强将,组建智能化办公室,打造了一支“敢打敢拼、勇于创新”的智能化建设团队。

    “我们的智能化团队是2020年10月成立的,共有17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都是来自各个专业的精兵强将。当时我们矿井被列为全国首批智能化示范矿井建设,井上下全方位开展智能化建设,于是公司就组建了专业的团队负责智能化项目的整体规划以及运行推进,经过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不到一年时间就建成了包括9个大系统、46个小项目推进建设”智能化办公室李月轩介绍说。

    万事开头难。面对这么一项庞大的工程,从零开始,这群年轻人横下一条心,誓要打破这个“零”。团队成员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埋头苦干,他们从学懂弄通标准、梳理各系统现状及装备基础入手,以人员素质提升、设备设施升级、现场工程质量提升、管理流程再造为抓手,结合山东能源集团相关要求,编制《转龙湾煤矿智能化矿井建设方案及三年规划》,明确了采掘系统“智能少人化”、辅助运输系统“连续高效化”、机电装备控制“远程地面化”、灾害预警系统“动态实时化”、煤炭洗选系统“集约智能化”的总体建设目标。

    务求实效,以用育人

    智能化建设过程是矿井设备升级、管理提升的过程,更是人才培养、素质全面提升的“练兵场”,该矿基于这种认识,建设初期就明确了“自主建设为主、厂家配合为辅、人员全面参与”的思想。

    项目建设前,他们边干边学,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先进设备厂家充分对接,对系统构架、性能、原理、通讯方式等进行技术研究,确保满足智能化建设需求。项目建设中,充分发挥团队成员懂专业、懂业务、懂技术、懂流程,厂家人员懂编程的优势,制定安装方案及保障措施,分系统制定安装流程、安装工艺、安装标准,确保完工即精品。项目建设后,他们深知项目建设完成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如何常态化应用才是关键,只有牢牢坚持以“真建设、真使用、真见效、真考核”的原则,才能为智能化常态化应用夯实基础。

    同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结合矿井“五三”培训机制,厚植公司智能化建设文化底蕴和人才沃土,面向公司全体员工,广集人才、挖掘人才、培养人才、成就人才,开展“智能化人才百人培训”活动,全面提升全员综合能力素质。

    转龙湾煤矿形成了具有本矿特色的智能化系统和建设模式,培养了一支熟练应用智能化生产工艺、熟练掌握智能化设备使用技能的专业化队伍;打造了一支综合素质高,根据矿井实际可自主建设智能化管控平台的专业技术团队;建成了具有转龙湾煤矿特色的智能化矿井管控系统。

     减人提效,稳产保安

    他们牢牢抓住工作面生产过程“割得下、运得出、护得住”三个关键环节,运用数据分析,找准制约因素,大力实施设备升级改造。他们对转载机、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升级改造56项,通过远程可视化集中控制替代传统的人工操作,将人员从危险的环境中解放出来。

    他们先后攻克了液压支架快速跟机移架的稳定供液、采煤机三角煤自动截割、煤流平衡控制、定位误差大、数据传输丢包多等多项技术难题。利用3D虚拟技术,建成智能化实景仿真工作面,实现了综采工作面完全自动化割煤,面内仅有2人巡检作业,大大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支架自动跟机率、煤机自动截割率均达到99%以上,煤机速度达到每分钟15米,单架拉移时间9秒以内,平均每刀割煤用时51.85分钟、最高日割煤23刀、日产达3.5万吨,真正做到了减人提效。矿井自2021年智能化建设至今,累计减少固定岗位24个、固定岗位作业人员126人,常态化保持着采煤工作面仅需5人,固定岗位均实现无人值守。矿井生产班下井人数稳定控制在200人以内。

    利用UWB精确定位技术,将车辆定位系统与人员精确定位系统深度融合,实现7类、87辆运输车辆“一张图”管控、调度功能,整体运输效率提高20%,司机违章率下降90%,保证了车辆运行安全。以职业全生命周期健康为目标的职工健康大数据管理平台更是他们集体智慧的结晶,通过该平台实现全时段、全过程、全覆盖对职工血压、心率、血氧等健康参数进行监测。如果某位职工心率出现异常,马上会反映在监控屏幕上,系统管理人员会第一时间联系他周围的职工当面向他询问情况,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安全,增强了职工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引领驱动,行稳致远

    2021年12月17日,转龙湾煤矿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智能化矿井评估验收。今年1月12日,山东能源集团组织对矿井“采煤、机电、辅助运输、选煤”4个子系统验收,全部达到示范型子系统。矿井取得18项国家专利,8名同志入选第一批煤矿智能化科技转化平台专家库。李月轩、胡忻元、郑召图、常德志等多名90后年轻人才脱颖而出,在智能化建设过程和后续维护工作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从摸索使用到项目建成,实现了从有到优。

    公司智能化建设分管副总经理王川说:“转龙湾智能化建设达到高效常态化应用效果,切实提升了矿井安全高效发展水平,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真正让煤矿工人安全工作、健康生活,获得业内一致认可,树立了智能化“标杆”矿井形象。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动智能化矿井建设提档升级,争创行业智能化标杆矿井,为煤矿智能化发展提供转龙湾方案。”

    转龙湾煤矿在煤矿智能化建设之路不断探索、创新,用“工匠精神”攻坚克难,得到了上级公司和地方政府的一致认可。他们将瞄准国内外采矿业技术前沿,不断引进新技术,研发新工艺,力争在煤矿智能化、无人化开采方面取得新突破、新成就,引领和推动煤炭行业转型发展。(闵楠 李月轩)

  • 编辑:马丽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