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钱:我国最早的银行汇票
转自: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唐朝商人之间流行一种钱叫“飞钱”,尽管称之为钱,事实上它并不是钱,而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汇兑制度,产生于唐宪宗时期,类似于今天银行的汇票。
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唐宪宗(李纯)时,商业发达,首都长安城有五条大道通往全国各方。水路则“旁通巴汉,前诣闽越”“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商业区布满邸店(住宿储货交易的客栈)和商肆。全国各地商人将货物运到京城销售,特别是茶叶要销往长安和西北地区,那时我国还没有纸币,商人将货物出售后,获得大量铜钱,分量很重,带回去极为不便,沿途押运不仅辛苦,时常还会遭到强盗的抢劫,很不安全。因此,人们便想了个办法,全国各地来京城送货的商人,将货物交给各道驻京的进奏院(即办事处),或者交给在各地区有分支机构的富商,由这些机构发给半联票证,另半联寄往各地相应的机构,等商人回到本地区后,持半联票证前去取款,只要两个半联相符,就可以领到货币,这种结算方式大大方便了进京送货的商人,很受人们的欢迎。
《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宪宗)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凭纸券取钱而不必运输,钱无翅而飞,故曰“飞钱”。在官府文案中,这种现象叫“更换”。人们形象地称为“飞钱”。
“飞钱”的出现,使货币流通方式简便易行,商旅不用长途行进携带大量铜钱,也不用再交运输税钱,降低了交易成本,为商人们在异地贸易活动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关于“飞钱”的传说,大都出自我国古代的志怪小说,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人们对富庶的向往。南朝刘义庆编著的《幽冥录》记载:海陵黄寻家,先贫困,忽大风雨散飞钱至其家,触篱园误落无数,随处皆拾得,后富至数千万,擅名江北。明代官修的文件中也记载:明成化十三年,北京正阳门内,东江米巷南居民李学等住房上,一场大雨过后,竟降落铜钱八十四文,叫做“雨钱”,可视为“飞钱”。明成化进士、文学家王鏊曾写诗:“苍天已闵斯人困,故向云中撒与钱,钱若了时民又困,何苦只赐于丰年”。
“飞钱”为异地汇兑的信用凭证,减少了流通领域铜钱,缓解了当时铜钱铸量不足的矛盾。“飞钱”不具备货币的职能,但是开始了货币由实物制向本位制价值符号的转变。现今学者们多认为“飞钱”是我国汇票的起源,在货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可以认为是我国钞法的萌芽。到了北宋时期,才真正出现了纸币——交子,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