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输液大王”刘革新三发驱动创富611亿 科伦药业“一拆多”资本版图再扩容

市场资讯

关注

来源:长江商报

刘永好是市场闻名的传奇蓉商,与刘永好同出四川、同龄的刘革新正在追赶。

刘革新被誉为“输液大王”。有过国企“铁饭碗”经历、当过合资药企总经理,1996年,时年45岁的刘革新翻开了人生新的一页,创办四川科伦大药厂(即科伦药业的前身),开始了创业征程。

铁血自信加上超强执行力,刘革新瞄准大输液领域开始狂奔,科伦药业(002422.SZ)创立5年就跻身中国大输液第一梯队,创立14年之际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目前市值达404.44亿元。

借助资本市场,刘革新又带领科伦药业全面转型,逐步建立“大输液+抗生素+药物研发”三发驱动的战略格局,推动业绩的增长。

同时,刘革新玩起资本,逐步推动科伦药业产业分拆上市。去年底,专注于抗生素领域的川宁生物(301301.SZ)成功登陆创业板,目前市值为206.5亿元。科伦药业正推动分拆科伦博泰港股IPO,科伦博泰侧重于研发创新与国际合作。

产业布局成型、推动“A拆A”、“A拆H”,刘革新有望怀抱三家上市平台。他的财富也在“膨胀”,据《2022胡润百富榜》,刘革新财富达95亿元,现在他的两个上市平台市值已合计达611亿元。

铁血创业成就“输液大王”

刘革新说:“人生是一辆单向飞驰的列车。”在创业路上,他是大器晚成型。

公开资料显示,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刘革新也曾经是一个有“铁饭碗”的人,1992年,改革之风吹起,他离开了供职的国营药厂“下海”,进入中美合资的四川奇力制药担任总经理一职。1995年年底,由于不满合资美方老板们对中国员工的“不公”,刘革新和时任副总经理程志鹏、时任财务总监潘慧一起辞职,后来三人组成“三剑客”。

1996年,时年45岁的刘革新拿着借遍了亲戚朋友的一百万元,与创业伙伴们来到四川新都,在对一家胶囊厂进行技术改造之后,创办了科伦药业的前身——四川科伦大药厂,踏上人生的新征程。

创业之初的刘革新并不被外界看好,崇尚铁血精神的刘革新被质疑风格草率、鲁莽,办不好企业。刘革新不反驳,在没有真正壮大之前,他希望公司尽量低调:“我们只是量力而行,提前筛除了根本做不到的事情。”

他的第一个突破点放在了儿童用的大剂量注射液上。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都没有独立的儿童用大输液,刘革新瞄准这一突破口,决定调动所有力量生产儿童专用的100毫升大容量注射液。只用了6个月时间,科伦药业就实现了“当年策划、当年投资、当年建设、当年生产、当年盈利”的奇迹,因此,刘革新也被人称作“五当弟子”。手握这一迅速打开市场的利器,科伦药业也迅速发展壮大。

2000年,中国输液行业面临着空前绝后的变革——国家推行GMP认证,一大批未达到要求的输液生产企业和医院制剂室在规定的时限内全部停产关闭。一时间供应链骤然崩紧,输液市场出现巨大的需求黑洞,饥渴笼罩着整个行业。刘革新再度出手,推动科伦药业在不到6个月的时间内连租赁带收购把3个企业纳入体系,短时间内把产能从原有的几千万瓶提升到两亿瓶,跻身中国大输液第一梯队,被成为“输液大王”。

铁血自信、超强执行力,刘革新的行事风格鲜明。他领导的科伦药业也尽显速度:创立5年跻身中国大输液第一梯队,2010年,创立14年之际,科伦药业成功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翻开新的篇章。

全面转型找到新路

超前的战略眼光、非凡的勇气与魄力是刘革新成功的重要要素。

成为“输液大王”后,在国内大输液市场竞争格局已趋于稳定下,刘革新开始带领科伦药业全面转型,寻找新路。

2011年,科伦药业远征伊犁川宁,欲打造从抗生素原料中间体到抗生素原料药再到抗生素粉针、冻干粉针和抗生素口服制剂相结合的全产业链非输液类产品体系时,川宁项目被业内称为“疯子战略”。顶着质疑、嘲讽、反对之声,资金投入一加再加,最困难的时候项目几乎陷入停滞……在强压中,科伦药业坚持了7年,终于成功攻关,建成全球最大的抗生素中间体现代化工厂川宁生物。

2018年4月,川宁生物全面满产,成为科伦药业业绩步入爆发期的一个注脚,也成功形成科伦药业“三发驱动”中的第二发——抗生素产业链。

“三发驱动”的第三发则是创新研发。刘革新说,突围的路径,唯有创新。“哪怕吃不起饭也要搞创新”,这是刘革新对创新异乎寻常的坚持。

自2012年开始,科伦药业围绕全球和中国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疾病新靶点和新技术进展,启动了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几百项药物的研究,相继在全球制药工业界引进百余位仿制与创新药物研究领域具有丰富国际研究经验的实干型领军人才,并坚持将每年销售收入6%以上的资金投入创新。

财报数据显示,自2013年以来,科伦药业10年不到研发投入累计近97亿元。其中,2019—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2.86亿元、15.27亿元、17.37亿元、12.04亿元。2022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9.24%。

从2017年至2022年6月30日,科伦药业获批上市105项产品,并主要推动14项创新药物临床研究,实行重点项目重点突破。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4237项,累计获得专利授权2076项。公司共拥有608个品种共966种规格的医药产品,涵盖大输液产品、原料药、抗生素中间体及医用器械。

“三发驱动”下,科伦药业业绩也在持续恢复。2019—2021年,科伦药业营业收入分别为176.36亿元、164.64亿元和172.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86%、-6.65%和4.94%;净利润分别为9.38亿元、8.29亿元和11.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68%、-11.57%和32.94%。根据业绩预告,2022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6亿元—1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12%—56%。

分拆上市加强资本运作

产业布局之外,刘革新也在加码资本运作,分拆上市正是其中重要一环。

今年2月24日,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科伦博泰”)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科伦博泰是科伦药业内部孵化的创新药平台,致力于创新药物的研发、制造及商业化,是全球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的先锋及领先开发商。

据披露,科伦博泰目前共签署了九项对外许可协议,包括与默沙东订立的三项开发用于癌症治疗的多达九项ADC资产的许可及合作协议,前期及里程碑付款合共高达118亿美元(约818亿元人民币)。按2022年交易金额计,这亦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制药合作。除了业务上的往来,科伦博泰在IPO前,还引进默沙东为第二大股东,与其成功“深度绑定”。

不过,从业绩上来看,目前,科伦博泰暂无产品推动至商业化,2019年至2022年前9月,其累计亏损28亿元。

而在分拆科伦博泰赴港上市之前,科伦药业在2022年12月27日刚刚推动子公司川宁生物登陆创业板。

川宁生物是科伦药业抗生素产业链的一部分,主要生产抗生素中间体,目前产品主要包括硫氰酸红霉素、头孢类中间体、青霉素中间体和熊去氧胆酸粗品、辅酶Q10菌丝体等,多个产品市占率居国内第一。

因环保等因素历时7年时间才满产,川宁生物的债务沉重,归母净利润波动,曾对科伦的业绩造成影响,因此其IPO之路曾受到质疑。

成功IPO补血的川宁生物正走上良性发展轨道。近日,其披露业绩快报,交出上市来首份成绩单: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21亿元,同比增长 18.21%;归母净利润4.12亿元,同比增长269.58%。

目前,川宁生物正瞄准合成生物学赛道,试图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形成“生物发酵”与“合成生物学”双轮驱动。

培育业务、分拆上市,在推动医药产业布局的同时,刘革新也收获了巨额财富。在《2022胡润百富榜》上,刘革新以95亿元财富,位居第663位,排名上升201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