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起正式实施加油站作业安全规范(AQ 3010-2022版)

市场资讯
来源:原油成品油国际油价
加油站作业安全规范
近期,应急管理部批准发布AQ 3010-2022《加油站作业安全规范》,该标准结合加油站行业发展及运行管理现状进行修订,考虑企业习惯,重点对作业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确保标准安全性更强、适用性强,有利于实际操作。将替代AQ3010-2007,自2023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标准修订背景
Standard Revision Background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内汽车保有量和加油站数量持续增长,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油站属于带有存储设施的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油品易燃易爆,车辆和人员相对密集,其卸油、加油等作业环节中存在油品泄漏、火灾爆炸等风险,一旦发生事故,极易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影响社会稳定。
2007版标准自2008年1月实施以来,对减少和预防加油站作业事故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时代发展,部分条款已难以适应加油站作业安全管理和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对原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本次编制修改的主要内容
Main contents of the revision
1
增加使用手机支付的安全要求
基本要求中删除了“加油站内不应使用移动通讯设备”,增加了关于手机扫码支付活动的安全要求。
加油站提供手机支付是客户的普遍需求。研究表明,加油站内因使用手机造成油气燃爆事故是一种概率较小、在可接受范围内的安全风险。
我国加油站均设有油气回收系统,加油作业区可燃气体浓度已大幅降低,考虑到扔然存在潜在油气泄漏事故的可能,为加强安全风险管控,如果加油站允许客户在加油作业区进行手机支付操作,应设置可燃气体声光报警装置。
当出现报警时,应立即停止使用移动通讯设备和加油相关作业 ,按预案进行应急处置。
2
更改卸油前静置时间的要求
将卸油前油罐车静置时间由15min调整为5min,静电风险可控,并且可提高卸油效率,避免油罐车停留时间,进一步降低安全风险。
新版标准不再规定初始流速,因为GB 50156-2021《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对进油管的设计已有防进油喷溅静电的考量。
新版标准不再规定油罐车卸油后静置5min,因为目前加油站均采用油气回收密闭卸油,风险可控。
卸油结束,检查现场确诊安全后,即可引导油罐车离开,减少油罐车在加油站的停留时间,进一步降低现场风险。
3
增加对自助加油作业的要求
人体静电是自助加油的主要安全风险之一,静电放电容易引燃油箱口处挥发油气,帮应采取措施提醒客户释放人体静电。
加油站应为摩托车客户提供安全加油服务,用加油枪为摩托车加注油品,是与GB50156-2021《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技术标准一致。
加油前要求驾驶员和坐乘人员下车,摩托车停放平稳,预防邮箱口起火对客户造成伤害。
4
更改清洗油罐和动火作业要求
删除了原8.1.1和8.1.3条,因为在标准的第4节中已进行了规定。删除了原8.1.2条,因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加油站应采取地下渗泄漏防护措施并进行检测,这里不再作出要求。
在清洗油罐中增加了清罐作业特殊工种施工人员证件、安全教育培训等要求,增加了专职监护人员和安全员的要求,增加了设置警示牌的要求。
增加了清罐通风要求,增加了氧气含量和油气浓度含量检测要求,增加了氧含量和油气浓度定时复测要求,提高作业环境的安全检测。增加了恶劣天气下的作业要求。
增加了清罐作业消防措施设置要求和罐底污杂处理要求,避免危险废物引发事故。
增加了动火作业分级管理规定,GB30871。
5
更改安全标志的管理要求
现行安全标准对安全标志的设置已有明确规定,删除原标准的相关内容。增加了自助加油标识的规定;增加了加油站区域划分标识的规定。
6
重新定义作业区、加油作业区
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作业区”、“加油作业区”和“卸油作业区”的定义,删除了加油站、加油岛和动火,对爆炸危险区域定义进行了修正。
标准的主要技术变化
Major technical changes in standards
本标准是针对加油站主要作业风险规定的基本安全要求,加油站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多种风险管控措施,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建立健全加油站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确保安全生产。
标准执行过程中,应正确理解条款要求,重视技防与人防相结合,管控好各类安全风险,预防事故的发生。
附件
Enclosure

今日油价|成品油自媒体|超十万+油客关注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