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国家数据局是个什么局?什么信号?有何影响?

媒体滚动

关注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冰 | 北京报道

国家数据局,真的来了!

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据新华社消息,根据该改革方案,组建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国家数据局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

从党的二十大,到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到2023年全国两会,发展数字经济和建设数字中国的顶层规划不断明晰,政策落地也在持续加速。

去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又称“数据二十条”。在这个我国首份专门针对数据要素的基础性文件中,提出了构建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制度,初步形成我国数据基础制度的“四梁八柱”。

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还发布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对于数字中国建设,这份规划布局了明确的“2522”整体框架,即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大能力”,优化数字化发展国内国际“两个环境”。

记者采访了多位代表委员和相关专家,他们纷纷表示,在政策信号已经持续释放的背景下,国家数据局的组建呼应了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许多省区市都已经陆续成立了大数据管理局,此次在中央层面设立专门的大数据管理机构,属于“大势所趋”“水到渠成”。

统筹与治理:

解决“九龙治水”,曾有15个政府部门有数据管理权限

数据常常被比作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也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生产要素”。早在2020年,我国就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首次将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写入中央文件中,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并列。

我国是一个数据大国。根据国家网信办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1年)》,2017年到2021年,我国数据产量从2.3ZB增长至6.6ZB,在2021年全球占比9.9%,位居世界第二。

再以政务大数据为例,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截至2022年9月,全国已建设26个省级政务数据平台、257个市级政务数据平台、355个县级政务数据平台。

但是,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对这个“未来石油”进行科学、公平、规范的开发、确权、利用、交易等,让其充分发挥第五生产要素的作用和价值,一直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重要命题。

在去年全国政协组织召开的“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专题协商会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主席肖钢曾表示:“调研中一些企业反映,目前大概有15个政府部门拥有数据管理权限,‘九龙治水’的现象较为突出,管理手段不适应,如何实施数据分级分类管理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尽快解决。”

在采访过程中,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到了“统筹”的重要性,需要消除“数据孤岛”和“数据烟囱”,打通数据壁垒,全国下“一盘棋”。

在得知组建国家数据局的消息后,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金台律师事务所主任皮剑龙感到非常兴奋,因为在去年全国两会上,他曾提交“关于设立国家数字经济工作局,完善我国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的建议,今年他又提交了“关于加快构建数据知识产权法治保障体系”的建议。

“我国的数字经济规模已经是全球第二,数字经济规模约占到我国经济总量的40%左右,必须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管理。设立国家数据局是与时俱进的表现,体现国家对数字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符合时代要求和发展需要。”皮剑龙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他表示,希望国家数据局早日挂牌运作,统筹谋划全国数字经济发展,组织实施数字经济建设,制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指导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各行业领域信息化建设、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加强数字产业监管,对公共数据实行集中管理。

“从长远来看,国家数据治理体系的核心在于统筹。”一直关注数据确权问题的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副主席、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连玉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今年全国两会,连玉明提交了《关于加强数据权利司法保护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提案》,建议尽快研究出台数据权利保护相关司法解释和指导性案例。

连玉明认为,组建国家数据局将会带来三大变化。一是有利于职能任务的集中化,真正建立起标准统一、上下协同、运行高效的政府数据治理组织管理体系;二是有利于权力运行的集约化,纵向打通数据采集、加工、传递、再利用、存储等各环节,横向形成首尾相连、循环通畅的数据价值链管理闭环;三是有利于资源配置的集聚化。

流动与发展:

数字经济发展将迎来更大机遇期,也将驱动科技创新突破

治理的同时,更要发展。流动的数据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近几年,各地也逐步意识到大数据的重要性,在中央的指引下,纷纷成立地方上的大数据管理局,以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而此次组建中央层面的国家数据局,可以说是破解‘九龙治水’、强化统筹发力的标志性事件。”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朱克力认为,组建国家数据局的标志性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彰显我国对数据治理和利用的重视,为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和机构支撑;二是体现我国对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决心,为提高数据资源价值创造能力提供了政策引导;三是会为数字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更大的机遇期,也会为科技创新带来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发展动力。

“数据资源也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我国虽然是一个数据大国,但仍然存在‘大而不优’的问题,数字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数字经济发展的自主可控性不高。我们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攻克关键技术,尤其是破解‘卡脖子’环节。”朱克力表示。

根据这次改革方案,中央网信办承担的研究拟订数字中国建设方案、协调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信息化、协调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协调国家重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共享、推动信息资源跨行业跨部门互联互通等职责,国家发改委承担的统筹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组织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建设、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建设等职责将划入国家数据局。

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国家数据局可能是一个副部级单位,局长由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担任。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数字经济相关部门以及中央网信办承担上述职能的相关部门或将成为国家数据局的主体。

组建国家数据局所传递出的信号令人振奋,但其面临的任务和挑战也是艰巨的。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沈括对《中国经济周刊》分析:“夯实数字中国建设的一大重要基础就是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必然要以数据要素的充分流转和数据价值的充分发挥作为核心基础。”

而对于新组建的国家数据局,吴沈括认为,未来其将在以下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建立数据基础制度,尤其是‘数据二十条’的落地;二是建立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配套;三是建设与数字中国、数字社会和数字生态相关的培育工作。而这三个板块的重要任务是一个互动的、以数据要素为轴心的整体。”

信息通信和数字政府专家陈志刚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组建国家数据局,标志着国家在数据基础制度建设,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以及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得到进一步强化。”

陈志刚认为,通过组建国家级最高数据管理机构,数据制度、数据资源、数字规划将归为一个部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中国建设规划也会被归为一个部门,这意味着,各地数据管理建设发展部门自此“中央有人”了,纵向数据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会加速,跨部门跨行业互联互通体系建设实现了统管统建,“数据大流通时代”将加速到来。

“先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数据统一大市场大概率先建成,这将会成为驱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发动机。数据要素化全面加速后,政府、市场、社会都会全面数字化,数字化不是选修课,而是必修课。”陈志刚说。

实际上,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已经开始在数据资产化和流通交易方面先行先试,而且成绩亮眼。以深圳数据交易所为例,其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31日,深圳数据交易所已完成登记备案的数据交易总计505笔,累计交易金额超过14亿元。数据提供方、数据商、数据需求方等参与主体共计605家,主要集中在深圳、北京、上海三地,交易登记备案集中涉及73类应用场景。跨境交易共14笔,累计交易金额1115万元。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数据交易所董事长张琦也在今年两会期间建议,加快国家数据交易所建设,推进数据资产化。

当数据聚起来、动起来、用起来,活起来,一幅更加波澜壮阔的数字画卷将会展开。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