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全国两会看福建】推动医疗资源下沉 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

福建东南网

关注

东南网3月10日报道(本网记者 冯川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点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如何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如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区域均衡布局?怎样深化医保改革?今年全国两会上,怎样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代表委员积极建言医疗资源下沉

全国政协委员阮诗玮建议要针对医疗特殊性,建立基层医疗机构“接得住”并“愿意接”、大医院“愿意放”且群众“愿意去”的动力机制,推动形成分级诊疗和强基层良性互动发展;成立省分级诊疗标准委员会,制定出台分级诊疗标准,实现分级诊疗“有标准可依”;加快制定出台各级医疗机构诊疗目录,完善转诊审批制度;抓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提升工作,提高诊疗量和县域就诊率在绩效考评中的比重;重点拓展基本医疗服务内容,落实签约居民在就医、转诊、医保等方面配套政策,完善相应激励约束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陈椿建议,将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融入城乡多规合一规划,给予大健康产业配套扶持政策,对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开展数字供应链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卫生健康供给改革,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基层医疗健康服务,实现医疗服务的普惠性、均等性、可及性,让疾病的预防康复和健康管理更及时有效。推动传统医疗健康产业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服务模式的重构,促进其业态、质量、效率三优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健康新生态。

全国政协委员谢良地建议,把社区作为健康、医疗、养老的堡垒来建设,每个社区都要把预防疾病、强身健体当作统一的思路来进行布局,让区域的老百姓有地方锻炼,有地方了解健康知识,有地方看“小病”。

福建多措并举 守护群众健康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省聚焦百姓“看病难”问题持续发力,以“大病重病在本省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等小病在乡村解决”为目标,以创建区域医疗中心为抓手,以做强做优市县医院为重点,以促进基层首诊为导向,坚持全省“一盘棋”,加快构建均衡布局、上下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为老百姓有序就医提供保障。

2022年,我省卫生健康事业取得了可喜的进步。7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密集入闽,6个项目已投入运营。远程会诊、医学影像等县域“六大中心”基层辐射率超过85%以上,服务人次同比增长245.99%。4所设区市级中医医院列入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项目。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实现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覆盖应用,惠及6486.82万就诊人次。全省医养结合机构、机构总床位数同比增加9.4%、13%。

2020年以来,福建先后推进3批7家医院列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2022年3月,省政府又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签订合作协议,依托部分省市中医医院,争创中医类区域医疗中心。为了进一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和均衡布局,2021年以来,我省启动首批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分布在三明、泉州、龙岩、莆田等地。我省正在实施新一轮医疗“创双高”,2022年确定了14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4家县级医院纳入国家“千县工程”。

我省还着力构建“三医联动”信息共享平台,推进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截至去年年底,全省结构化电子病历、远程影像、远程心电诊断覆盖全省99%、78%、9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加载中...